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它的特点并不是完全脱离老师的指导,而是相对的自主,也就是说需要老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在特定的情境下,适时点拨、引导。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土呢?作为教师要采取哪些指导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营造愉悦和谐氛围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大脑被激活,大脑所产生的活性物质使神经系统网络易接通,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存储和提取的速度也快,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们营造出愉悦而又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观点。
二、创设良好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学贵有疑。而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那什么是问题情境呢?“简单地说,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大量事实表明,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性的情境,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兴趣的激发又会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将会促使他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让学习成为自主而有个性地学习。比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经常引用“小悦悦”事件作为教学的背景材料,广东佛山2岁的小悦悦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司机逃逸,七分钟之内从她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针对这一材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来看待这些路人的,你有何感想?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顿时便灵机一动,让学生展开讨论: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赞成“伸出援助之手”的同学占了大多数。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我想: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我让他们准备五分钟,最后讨论开始了。有的同学提出不应伸出援助之手,怕讹上自己,社会上做好事被误解甚至被讹上的事情较多。更多的同学提出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提出要关爱她人的生命健康,当她人的生命遭遇困境之时要给与帮助,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解结果很快就明朗化,在讨论、辩解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在互相交锋的过程中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不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吗?所以,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既能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反映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必将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收获,也使教师得到更多的启示,真正使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加强时政热点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新课内容,结合一定的时事热点来教学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教学时,介绍了时事热点:“中美撞机事件”,学生的情绪一时激动起来,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从王伟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去以实际行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呢?学生交流热烈,言语中流露出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情绪。公开发言时,有的说从王伟身上看到了一种视死如归、奉献祖的高尚情怀;有的说看到了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最后,大家一致表示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而奋斗。这种时事热点激趣的教学方法比单纯地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对学生对教师都受益匪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始终认同这一点。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凡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尝试。希望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能够做一个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中尽可能“不见自我”,要创造最大的空间,去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让学生自由、快乐的成长!
一、营造愉悦和谐氛围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大脑被激活,大脑所产生的活性物质使神经系统网络易接通,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存储和提取的速度也快,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们营造出愉悦而又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观点。
二、创设良好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学贵有疑。而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那什么是问题情境呢?“简单地说,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大量事实表明,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性的情境,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兴趣的激发又会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将会促使他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让学习成为自主而有个性地学习。比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经常引用“小悦悦”事件作为教学的背景材料,广东佛山2岁的小悦悦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司机逃逸,七分钟之内从她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针对这一材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来看待这些路人的,你有何感想?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顿时便灵机一动,让学生展开讨论: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赞成“伸出援助之手”的同学占了大多数。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我想: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我让他们准备五分钟,最后讨论开始了。有的同学提出不应伸出援助之手,怕讹上自己,社会上做好事被误解甚至被讹上的事情较多。更多的同学提出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提出要关爱她人的生命健康,当她人的生命遭遇困境之时要给与帮助,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解结果很快就明朗化,在讨论、辩解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在互相交锋的过程中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不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吗?所以,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既能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反映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必将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收获,也使教师得到更多的启示,真正使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加强时政热点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新课内容,结合一定的时事热点来教学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的教学时,介绍了时事热点:“中美撞机事件”,学生的情绪一时激动起来,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从王伟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去以实际行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呢?学生交流热烈,言语中流露出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情绪。公开发言时,有的说从王伟身上看到了一种视死如归、奉献祖的高尚情怀;有的说看到了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最后,大家一致表示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而奋斗。这种时事热点激趣的教学方法比单纯地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对学生对教师都受益匪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始终认同这一点。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凡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尝试。希望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能够做一个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中尽可能“不见自我”,要创造最大的空间,去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让学生自由、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