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是,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沟通方法和必要的交流技巧,从而在交往的过程中致使后进生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隔膜,这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希望融入集体却又被集体冷落的矛盾,希望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鼓励却又担心老师看不起自己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后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内心还比较脆弱、敏感、多疑等等。
因此,要想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教师不但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更要付出耐心,讲求心理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满怀期待,不放弃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要对后进生充满耐心、信心和期望。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进行交往时,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机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原来,这一项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的。他通过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调动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所以,教师不应该放弃后进生,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对他们满怀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友好、尊重和期待,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热情、肯定的倾向,积极、愉快的心理,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
2 发现闪光点,鼓励后进生
后进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导致他们总是有强烈的失败感、失落感,失败感、失落感又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处处表现出已不如人的消极情绪,从而失去上进的动力。
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正面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与一位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聊天时,当我问到他最近学的怎么样时,他一改以往的沉默不语,自豪的说:“语文老师说我比以前有进步了。”后来经了解因为他在听写字词时,比以前有一点进步,语文老师及时鼓励了他。教师的鼓励之所以对后进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进生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但是,对后进生的鼓励要准确把握住这个学生的特点,要语言中肯、亲切、真诚,要实事求是,要恰倒好处,如果不注意这些,效果会适得其反。
3 多给后进生一些“肢体言语”
“肢体语言”是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肢体运动与触摸、肢体姿势与外表、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来实现。“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师的“肢体语言”往往是一次赞赏的抚摩、一个赞赏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或者是一次亲切的走近他、热情的拥抱等等,老师用无声的动作和神态告诉学生,我相信你能,我关心你,我期待着你的进步,那就必然会在这个学生身上产生惊人的教育效果。
4 拉近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最新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往往与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重视与后进生的这种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就会对他们造成有意无意的伤害。比如有的老师常把学生叫进办公室,批评、教训他们,或是一些老师对自认为比较“烦”的学生開口就是一句:“站远点,我看到你就烦!”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许就是这一句话,其后你对他根本没有任何教育效果,也许还会让这个学生记恨你一辈子!
在与后进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他们边走边谈,也可以请他们坐下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量与他们离得近一点,让他们感到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一种亲切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编排上,可以让他们的座位尽量靠前。而不要总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面。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时不时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当中去,甚至走到某些后进生的身边,或低头看看他们,或给他们一个期待的眼神,这些都会给后进生一种巨大的力量。随着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
5 创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激励后进生
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也可以称为精神环境)。这里重点谈谈班级心理环境的建设。班级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浓厚的学风。在这样的班级中,后进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的乐趣,感受到同学的关爱、老师的关心,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非常和谐。
可是,大量的班级现状却是,同学之间关系冷漠,部分优生歧视差生,导致很多差生在班级中孤独、冷漠、自卑、厌学,甚至产生对某些同学、对某些伤害过他的老师、对学校的报复心理。所以,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老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便得心应手了。
怎样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呢?①要建立正面帮助后进生的激励机制,让后进生在班上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②建立优生对后进生的帮助机制,教师要对优生进行单独教育;③要在班级中建立起平等参与机制,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能够参与的活动,要鼓励他们大胆地、积极地参加;④要及时注意对任何一个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⑤教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后进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后进生的心灵相通,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行感其人,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希望融入集体却又被集体冷落的矛盾,希望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鼓励却又担心老师看不起自己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后进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内心还比较脆弱、敏感、多疑等等。
因此,要想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教师不但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更要付出耐心,讲求心理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满怀期待,不放弃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要对后进生充满耐心、信心和期望。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进行交往时,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机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原来,这一项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的。他通过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调动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所以,教师不应该放弃后进生,要改变“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对他们满怀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友好、尊重和期待,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热情、肯定的倾向,积极、愉快的心理,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
2 发现闪光点,鼓励后进生
后进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导致他们总是有强烈的失败感、失落感,失败感、失落感又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处处表现出已不如人的消极情绪,从而失去上进的动力。
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正面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与一位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聊天时,当我问到他最近学的怎么样时,他一改以往的沉默不语,自豪的说:“语文老师说我比以前有进步了。”后来经了解因为他在听写字词时,比以前有一点进步,语文老师及时鼓励了他。教师的鼓励之所以对后进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后进生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但是,对后进生的鼓励要准确把握住这个学生的特点,要语言中肯、亲切、真诚,要实事求是,要恰倒好处,如果不注意这些,效果会适得其反。
3 多给后进生一些“肢体言语”
“肢体语言”是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肢体运动与触摸、肢体姿势与外表、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发现,在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来实现。“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师的“肢体语言”往往是一次赞赏的抚摩、一个赞赏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或者是一次亲切的走近他、热情的拥抱等等,老师用无声的动作和神态告诉学生,我相信你能,我关心你,我期待着你的进步,那就必然会在这个学生身上产生惊人的教育效果。
4 拉近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最新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往往与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重视与后进生的这种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就会对他们造成有意无意的伤害。比如有的老师常把学生叫进办公室,批评、教训他们,或是一些老师对自认为比较“烦”的学生開口就是一句:“站远点,我看到你就烦!”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许就是这一句话,其后你对他根本没有任何教育效果,也许还会让这个学生记恨你一辈子!
在与后进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他们边走边谈,也可以请他们坐下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量与他们离得近一点,让他们感到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一种亲切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编排上,可以让他们的座位尽量靠前。而不要总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面。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时不时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当中去,甚至走到某些后进生的身边,或低头看看他们,或给他们一个期待的眼神,这些都会给后进生一种巨大的力量。随着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
5 创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激励后进生
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也可以称为精神环境)。这里重点谈谈班级心理环境的建设。班级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浓厚的学风。在这样的班级中,后进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的乐趣,感受到同学的关爱、老师的关心,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非常和谐。
可是,大量的班级现状却是,同学之间关系冷漠,部分优生歧视差生,导致很多差生在班级中孤独、冷漠、自卑、厌学,甚至产生对某些同学、对某些伤害过他的老师、对学校的报复心理。所以,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老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便得心应手了。
怎样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呢?①要建立正面帮助后进生的激励机制,让后进生在班上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②建立优生对后进生的帮助机制,教师要对优生进行单独教育;③要在班级中建立起平等参与机制,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能够参与的活动,要鼓励他们大胆地、积极地参加;④要及时注意对任何一个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⑤教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后进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后进生的心灵相通,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行感其人,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