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具有的复杂性特征有:系统元素多样性、关系复杂性,系统多层次性、非线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复杂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34-02
高校学生工作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1]。故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由众多系统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运作和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将直接影响着学工系统的运转和效率,了解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将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适切性,促进系统的良性运作。
一、复杂性及复杂性特征
目前,对复杂性的定义很复杂,其涉及的内容千差万别,定义的方式、标准也各不相同。有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转化来定义,如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有从计算机与形式语言或符号来定义,如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复杂性;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复杂性是系统的属性,明确指出:“所谓‘复杂性’实际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学。”也有从哲学角度来定义,如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提出了客观复杂性的概念,但各种定义均没有给出关于复杂性的统一和明确的尺度。[2]
因复杂性难以被赋予某个简单的定义,部分学者就尝试对复杂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建立某种一般性描述,而不试图限制于某个特定的先验定义。其中,保罗·西利亚斯(Paul Ciliers)归纳出复杂系统的10个特征。(一)复杂系统是由大量要素构成的;(二)大量要素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这种相互作用必定是动力学的,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三)复杂系统中的任何要素都在影响若干其他要素,并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四)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保证了小原因可能导致大结果,反之亦然,这是复杂性的一个先决条件;(五)复杂系统相互作用于某个相对小的短程范围,即主要是从直接相邻接受信息;(六)复杂系统相互作用之间形成了回路,任何活动的效应都可以反馈到其自身,有时是直接的,有时要经过一些干预阶段,可以是正反馈,也可以是负反馈;(七)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八)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运行;(九)复杂系统具有历史,不仅随着时间而演化,而且过去的行为会对现在产生影响;(十)复杂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对于作为整体系统的行为是无知的,它仅仅对于其可以获得的局域信息作出响应。[3] 颜泽贤等人将复杂性特征归纳为四点:1、有相当数量和多样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有相当紧密的相互联系,即元素与其相互联系的多样性;2、这些联系是非线性的;3、這些联系是非对称性的;4、这些联系处于有序与混沌之间。[4]复杂性是作为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的结果而涌现出来。
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一)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要素多样性、关系复杂性
构成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要素众多,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主体要素,即学生、教师、其他教职员工;内容要素,即学生工作的性质、内容、目标与方法等;机制要素,即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联接与调节机制等;环境要素,即学风、校风、传统以及社会风尚等。[5]
为了简化和深入分析学生工作系统,我以如下方式构建学生工作系统,即考虑个体的人——学生、教师——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复杂系统的要素,并将此系统的边界限定在一所高校之内,则该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要素,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老乡关系、社团成员关系等。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发生横向或纵向关系;由各子系统构成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又会与社会系统如公安系统,及校内其它系统如教务系统、后勤系统等之间发生横向关系。要素的多样性和关系的复杂性是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多层次性
复杂系统具有层次性与层次结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层次性就是对该系统进行纵向系统分析。我认为学生工作系统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子系统:校级、院级和学生子系统。
校级层面主要是指在学校层面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主体。它主要由学生工作处(部)、团委、研究生工作部等部门组成,其中学生工作部包含学生工作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等。
院(系)级层面主要指在院(系)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部门,它既要接受校级层面的指导,也要根据院(系)的特点开展各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它包含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和班主任们。
学生层面主要指由所有学生,以及由学生组成的各类、各层次的团体构成。
各层次子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构成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主体部分。
(三)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反馈性特征
反馈性是指系统或要素把信息输送出去,然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反馈调节是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作出正确决策和保障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协调运转的重要前提。如院(系)级层面的子系统要想运作良好,既要了解学校层面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还要了解学生层面的具体信息、对政策的反映和要求,这样院(系)层面子系统的运作才能既有政策性又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四)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非线性不满足叠加原理,即使非线性系统内的许多微小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整个学生工作系统作为整体与外界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很难用线性关系的特征去描述。同一时间、地点,同样的授课人、授课内容,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却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很难精确地预测某一次活动或活动对某一人所产生的效果;我们对许多相同的现象如学生沉迷于网络也很难给出精确的、一致性解释。在学生工作系统中,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一果多因或同因不同果、同果不同因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提醒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工作系统中的“小事”,在事件处于初始状态时,就要密切关注其动向及变量因素的变化,重视“蝴蝶效应”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五)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都不是静态的,都与时空密切相关,并会随时空不断地变化。一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及其分布位置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如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数的增加,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少数民族政策,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二是系统具有开放的性质,总是与系统外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并有所发展。如学生工作系统中学生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基本处于变化之中;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工作系统内的平衡等;三是某一子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其它子系统或系统整体的变化。如学生数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数的变化;学校层级的政策变化将直接导致学生层级的正或负反馈。
(六)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是指学生工作系统在整体上的性质并不等于它的多个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下的机械相加,系统整体的新质是其要素、部分所没有的。刘新跃等人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存在着整体概念模糊、责任不具体,分工定位不明确、任务分解不清楚,工作目标的整体统一性不够、联系度不高、协作力不强,学生工作主导部门权威性的导向功能不足等问题[6]。高校学生工作系统整体性运作的效果取决于各子系统、各要素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任何层次的要素或子系统在出台相关政策或从事某种活动时,应从整体上思考政策或活动的效果,应考虑有时局部的优化可能造成整体的恶化。
参考文献:
[1]于培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之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8,(4).
[2]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3]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M]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4-6.
[4]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3.
[5]梅劲枝,王镜宇.论大学学生工作的系统性与层次性[J].新闻天地,2002,(10):53-54.
[6]刘新跃,邰蕾蕾.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6):9-12.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复杂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34-02
高校学生工作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1]。故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由众多系统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运作和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将直接影响着学工系统的运转和效率,了解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将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适切性,促进系统的良性运作。
一、复杂性及复杂性特征
目前,对复杂性的定义很复杂,其涉及的内容千差万别,定义的方式、标准也各不相同。有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转化来定义,如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有从计算机与形式语言或符号来定义,如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复杂性;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复杂性是系统的属性,明确指出:“所谓‘复杂性’实际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学。”也有从哲学角度来定义,如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提出了客观复杂性的概念,但各种定义均没有给出关于复杂性的统一和明确的尺度。[2]
因复杂性难以被赋予某个简单的定义,部分学者就尝试对复杂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建立某种一般性描述,而不试图限制于某个特定的先验定义。其中,保罗·西利亚斯(Paul Ciliers)归纳出复杂系统的10个特征。(一)复杂系统是由大量要素构成的;(二)大量要素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这种相互作用必定是动力学的,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三)复杂系统中的任何要素都在影响若干其他要素,并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四)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保证了小原因可能导致大结果,反之亦然,这是复杂性的一个先决条件;(五)复杂系统相互作用于某个相对小的短程范围,即主要是从直接相邻接受信息;(六)复杂系统相互作用之间形成了回路,任何活动的效应都可以反馈到其自身,有时是直接的,有时要经过一些干预阶段,可以是正反馈,也可以是负反馈;(七)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八)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运行;(九)复杂系统具有历史,不仅随着时间而演化,而且过去的行为会对现在产生影响;(十)复杂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对于作为整体系统的行为是无知的,它仅仅对于其可以获得的局域信息作出响应。[3] 颜泽贤等人将复杂性特征归纳为四点:1、有相当数量和多样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有相当紧密的相互联系,即元素与其相互联系的多样性;2、这些联系是非线性的;3、這些联系是非对称性的;4、这些联系处于有序与混沌之间。[4]复杂性是作为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的结果而涌现出来。
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一)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要素多样性、关系复杂性
构成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要素众多,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主体要素,即学生、教师、其他教职员工;内容要素,即学生工作的性质、内容、目标与方法等;机制要素,即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与反馈机制、联接与调节机制等;环境要素,即学风、校风、传统以及社会风尚等。[5]
为了简化和深入分析学生工作系统,我以如下方式构建学生工作系统,即考虑个体的人——学生、教师——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复杂系统的要素,并将此系统的边界限定在一所高校之内,则该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要素,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老乡关系、社团成员关系等。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发生横向或纵向关系;由各子系统构成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又会与社会系统如公安系统,及校内其它系统如教务系统、后勤系统等之间发生横向关系。要素的多样性和关系的复杂性是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多层次性
复杂系统具有层次性与层次结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层次性就是对该系统进行纵向系统分析。我认为学生工作系统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子系统:校级、院级和学生子系统。
校级层面主要是指在学校层面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主体。它主要由学生工作处(部)、团委、研究生工作部等部门组成,其中学生工作部包含学生工作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等。
院(系)级层面主要指在院(系)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部门,它既要接受校级层面的指导,也要根据院(系)的特点开展各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它包含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和班主任们。
学生层面主要指由所有学生,以及由学生组成的各类、各层次的团体构成。
各层次子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构成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主体部分。
(三)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反馈性特征
反馈性是指系统或要素把信息输送出去,然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反馈调节是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作出正确决策和保障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协调运转的重要前提。如院(系)级层面的子系统要想运作良好,既要了解学校层面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还要了解学生层面的具体信息、对政策的反映和要求,这样院(系)层面子系统的运作才能既有政策性又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四)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非线性不满足叠加原理,即使非线性系统内的许多微小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整个学生工作系统作为整体与外界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很难用线性关系的特征去描述。同一时间、地点,同样的授课人、授课内容,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却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很难精确地预测某一次活动或活动对某一人所产生的效果;我们对许多相同的现象如学生沉迷于网络也很难给出精确的、一致性解释。在学生工作系统中,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一果多因或同因不同果、同果不同因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提醒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工作系统中的“小事”,在事件处于初始状态时,就要密切关注其动向及变量因素的变化,重视“蝴蝶效应”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五)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都不是静态的,都与时空密切相关,并会随时空不断地变化。一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及其分布位置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如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数的增加,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少数民族政策,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二是系统具有开放的性质,总是与系统外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并有所发展。如学生工作系统中学生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基本处于变化之中;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工作系统内的平衡等;三是某一子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其它子系统或系统整体的变化。如学生数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数的变化;学校层级的政策变化将直接导致学生层级的正或负反馈。
(六)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是指学生工作系统在整体上的性质并不等于它的多个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下的机械相加,系统整体的新质是其要素、部分所没有的。刘新跃等人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存在着整体概念模糊、责任不具体,分工定位不明确、任务分解不清楚,工作目标的整体统一性不够、联系度不高、协作力不强,学生工作主导部门权威性的导向功能不足等问题[6]。高校学生工作系统整体性运作的效果取决于各子系统、各要素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任何层次的要素或子系统在出台相关政策或从事某种活动时,应从整体上思考政策或活动的效果,应考虑有时局部的优化可能造成整体的恶化。
参考文献:
[1]于培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之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8,(4).
[2]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3]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M]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4-6.
[4]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3.
[5]梅劲枝,王镜宇.论大学学生工作的系统性与层次性[J].新闻天地,2002,(10):53-54.
[6]刘新跃,邰蕾蕾.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