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 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中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这沉重的使命。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 “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表达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 作为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心口如一言 文一致”,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教学的全部工作就浓缩在这八个字里。初中三年要求学生做到嘴上说的, 全是心里想的,凡是心里想的,都能说出来,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何况又要求文章与言语的和谐一致,那就 更是不容易了。这里涵盖着“思想--言语--文字”之间转化,是个语言心理行为的大工程。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其实在许多课程的学习中,写作已经在起这样的作用,只不过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可以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
1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1 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 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1.2 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 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 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 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 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1.3 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 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 ,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 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 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 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2 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对写 作教学方式作过许多探索,得到公允的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至今开展课外活动也有半个多世 纪了,并且作为教育的一种法则写进了教学大纲,可是仍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学生 还在为“写什么”而苦恼。国外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学校里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引导;二 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育。这后两条途径都属于课外活动 的范畴,实际上是两条途径,即课内与课外。
2.1 校外课外活动;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及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 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 、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2 校内课外活动
2.2.1 阅读。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 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
2.2.2 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 实践,无论达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 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
2.2.3 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等。这项活 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 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学生自办小报,教师要从内容到形式等诸多方面给以具体指导。要注意循序渐 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
2.2.4 班会。教师除了要重视 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说话训练。班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 ,不但使学生主动“说”,而且组织能力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2.2.5 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学校、年级、班级应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的课文作必要的 拓宽和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等教育。
2.2.6 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学习积极性。实验证明,竞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我认为个人之间竞赛优于团体之间的竞赛。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 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基础知识比赛,诗歌散文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应有计划地开展。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 问题,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 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果。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要防止和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 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 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 也就达到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表达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 作为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心口如一言 文一致”,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教学的全部工作就浓缩在这八个字里。初中三年要求学生做到嘴上说的, 全是心里想的,凡是心里想的,都能说出来,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何况又要求文章与言语的和谐一致,那就 更是不容易了。这里涵盖着“思想--言语--文字”之间转化,是个语言心理行为的大工程。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其实在许多课程的学习中,写作已经在起这样的作用,只不过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可以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
1 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1.1 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包括命意)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 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1.2 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 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 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 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 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1.3 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 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 ,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 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 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 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2 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对写 作教学方式作过许多探索,得到公允的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至今开展课外活动也有半个多世 纪了,并且作为教育的一种法则写进了教学大纲,可是仍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学生 还在为“写什么”而苦恼。国外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学校里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引导;二 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育。这后两条途径都属于课外活动 的范畴,实际上是两条途径,即课内与课外。
2.1 校外课外活动;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及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 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先进单位 、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2 校内课外活动
2.2.1 阅读。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 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
2.2.2 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 实践,无论达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 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
2.2.3 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等。这项活 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 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学生自办小报,教师要从内容到形式等诸多方面给以具体指导。要注意循序渐 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
2.2.4 班会。教师除了要重视 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说话训练。班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 ,不但使学生主动“说”,而且组织能力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2.2.5 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学校、年级、班级应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的课文作必要的 拓宽和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等教育。
2.2.6 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学习积极性。实验证明,竞争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我认为个人之间竞赛优于团体之间的竞赛。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 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基础知识比赛,诗歌散文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应有计划地开展。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 问题,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 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果。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要防止和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 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 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 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