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项时代性、道德性的系统工程”。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目的不明确、环保宣传不到位、学生的环保行为等问题,笔直试图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开发环保校本课程等途径出发,改善该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环保教育;途径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好环境,基本上已经成了全球共识性的问题了。人类社会能走多远,能有多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环境问题的态度,换句话说,环境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认识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知道怎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学会利用一些可再生的自然能源逐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对于已经遭到污染的环境如何加以治理,都是环保教育急需要教给学生的一些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培养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1.从农村的生态问题及治理的角度出发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两个差距:城乡差距和东西差距,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在做均衡化教育发展,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即使“均衡”了硬件设备的配置,师资等软件的配置是很难均衡的。也就是说城乡以及东西的以师资为主的软件配置是难以达成平衡的。因此,城市教师等人员的眼界和素养也非农村学校所能及,环保等新课题也不见得能被农村小学带入课堂,进入学生的视听中。
2.小学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
生态化环保意识是人对生态环境的一种思想、观念及倾向的心理反映。农村小学学生是未来农村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学校和农村家长及社会沟通的桥梁之一,通过他们来宣传环保教育,可以避免直接对村民进行理论说教,且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保意识已经被看作一个人是否具备社会公德的标准之一。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形成个人意识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将环保意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得学生的环保行为从强制变为一种自觉规范的行为,也是极为重要的。
3.让学生将环境破坏问题定位到自己身边
我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前提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空喊保护环境无法触动学生以及站在学生背后的家长,但是如果将环境恶化问题对应定位到学生的身边,那就给教师进行环保教育提供给了现实依据,师生都鞥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从而能更好地认识任何自然的关系,能更好的开展环保教育和实践活动。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原因及表现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在内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乡镇企业崛起,各种家庭小作坊兴起,也有大量的工厂、企业迁入农村,这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发展,大部分农村都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的现象。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人口的大流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或者求学,这些人群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在他们生活场地附近经常能看见白色垃圾,个人的生活卫生也不是特别好,普遍缺乏环保意识,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意识淡薄
无知造就无谓。大部分农村孩子甚至家长不是故意要破坏环境,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破坏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缺乏环保的一些基本常识。什么白色污染、河流污染等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基本是空白区域,所知甚少。很多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停留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水平。但是,我们知道,环保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2.环保目的不明确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宣传此类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避重就轻,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人都有环境保护的参与感和相关感,明白我们保护环境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3.环保宣传不到位
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知道水电资源的宝贵,是因为家长经常向他们传达水电要交钱,水电费用高等思想所致,而一旦脱离了需要缴费的环境,学生的节约意识马上消失,如在学校里,水龙头里的水经常是哗哗地留着,教室里的灯经常是彻夜开着,大家完全没有缺水缺电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环保意识,且环保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能再局限于家庭这個小范围。
4.学生的环保行为差
虽说知道环境保护靠大家,但是我们作為人都有一种劣根性,那就是喜欢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人前因为有舆论道德机制的制约,我们会自觉,但人后因为没有监督,我们的劣根性马上体现出来。
三、农村小学生环保教育的途径
因此,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除了个体的自觉以外,更多的要依赖于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
1.将环保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
新课改提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环保教育就是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有一项分数是德育分,作为教师我们就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做文章。对外学校可以要求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内可以要求学生搞好自身的卫生,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生的环保情况打分积分,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正常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题材及视角,理由身边有限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列举出更加具体更加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加深记忆,再进行环保教育的宣传,这样的教育效果就很明显了。
3.环保教育还得进行社会实践
我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就是一项环保行为。在这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购买种子、树苗,在校园附近种花、种树,为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增添一些绿色。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后,首先就会阻止家长乃至于亲戚好友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家长也会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进而减少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长期有效坚持,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善很多。
4.可以将农村环境保护开发成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
就目前来说,环保问题在这个国际社会都是一项热门话题,学校就可以借助这股东风,开发出一门与环保相关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课时,讲解环保知识,探讨废物利用等话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实践,变废为宝,借此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形成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大交通大学学报,2009(1).
关键词:农村小学;环保教育;途径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好环境,基本上已经成了全球共识性的问题了。人类社会能走多远,能有多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环境问题的态度,换句话说,环境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认识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知道怎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学会利用一些可再生的自然能源逐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对于已经遭到污染的环境如何加以治理,都是环保教育急需要教给学生的一些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培养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1.从农村的生态问题及治理的角度出发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两个差距:城乡差距和东西差距,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在做均衡化教育发展,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即使“均衡”了硬件设备的配置,师资等软件的配置是很难均衡的。也就是说城乡以及东西的以师资为主的软件配置是难以达成平衡的。因此,城市教师等人员的眼界和素养也非农村学校所能及,环保等新课题也不见得能被农村小学带入课堂,进入学生的视听中。
2.小学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
生态化环保意识是人对生态环境的一种思想、观念及倾向的心理反映。农村小学学生是未来农村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学校和农村家长及社会沟通的桥梁之一,通过他们来宣传环保教育,可以避免直接对村民进行理论说教,且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保意识已经被看作一个人是否具备社会公德的标准之一。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形成个人意识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将环保意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得学生的环保行为从强制变为一种自觉规范的行为,也是极为重要的。
3.让学生将环境破坏问题定位到自己身边
我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前提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空喊保护环境无法触动学生以及站在学生背后的家长,但是如果将环境恶化问题对应定位到学生的身边,那就给教师进行环保教育提供给了现实依据,师生都鞥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从而能更好地认识任何自然的关系,能更好的开展环保教育和实践活动。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原因及表现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在内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乡镇企业崛起,各种家庭小作坊兴起,也有大量的工厂、企业迁入农村,这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发展,大部分农村都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的现象。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人口的大流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或者求学,这些人群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在他们生活场地附近经常能看见白色垃圾,个人的生活卫生也不是特别好,普遍缺乏环保意识,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意识淡薄
无知造就无谓。大部分农村孩子甚至家长不是故意要破坏环境,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破坏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缺乏环保的一些基本常识。什么白色污染、河流污染等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基本是空白区域,所知甚少。很多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停留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水平。但是,我们知道,环保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2.环保目的不明确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宣传此类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避重就轻,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人都有环境保护的参与感和相关感,明白我们保护环境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3.环保宣传不到位
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知道水电资源的宝贵,是因为家长经常向他们传达水电要交钱,水电费用高等思想所致,而一旦脱离了需要缴费的环境,学生的节约意识马上消失,如在学校里,水龙头里的水经常是哗哗地留着,教室里的灯经常是彻夜开着,大家完全没有缺水缺电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环保意识,且环保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能再局限于家庭这個小范围。
4.学生的环保行为差
虽说知道环境保护靠大家,但是我们作為人都有一种劣根性,那就是喜欢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人前因为有舆论道德机制的制约,我们会自觉,但人后因为没有监督,我们的劣根性马上体现出来。
三、农村小学生环保教育的途径
因此,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除了个体的自觉以外,更多的要依赖于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
1.将环保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
新课改提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环保教育就是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有一项分数是德育分,作为教师我们就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做文章。对外学校可以要求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内可以要求学生搞好自身的卫生,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生的环保情况打分积分,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正常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题材及视角,理由身边有限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列举出更加具体更加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加深记忆,再进行环保教育的宣传,这样的教育效果就很明显了。
3.环保教育还得进行社会实践
我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就是一项环保行为。在这天,我们就可以通过购买种子、树苗,在校园附近种花、种树,为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增添一些绿色。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后,首先就会阻止家长乃至于亲戚好友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家长也会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进而减少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长期有效坚持,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善很多。
4.可以将农村环境保护开发成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
就目前来说,环保问题在这个国际社会都是一项热门话题,学校就可以借助这股东风,开发出一门与环保相关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课时,讲解环保知识,探讨废物利用等话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实践,变废为宝,借此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形成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大交通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