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三题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式概念“普世价值”确实具有一定的普世意义,但是,将它作为当代各文明通约的底线伦理则可,作为强求其他文明的唯一标准则需审慎对待甚至拒斥。普世价值在当代中国有其特色内涵与表达。
  关键词:普世价值;认识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普世价值”(the Uuniversial Ethics)又称作“普遍伦理”、“普适价值”、“普世伦理”、“全球伦理”或“世界伦理”,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价值论,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一、目前学界关于“普世价值”的多面揭示
  多数研究者认为,普世价值具有三个层面的语义: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具有普遍永恒性,它不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世价值命题。[1]
  根据讨论者立场的不同,普世价值可分为“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两个不同的类别。客观主义认为,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们必须认识、接受和实践这种价值观,而不能随心所欲的挑挑拣拣。对客观普世价值的拒斥和反对,是一种落后和不开化的表现。相对主义则认为,人类没有绝对的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也是相对的,每个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内部共有的价值观念。坚持价值观念的相对性和多样化,本身就是普世价值的体现。在近代东方民族反抗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侵入时,常常采用这样一种相对主义的普世价值立场。
  也有人指出,所谓“国际通行”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体系,就是指西式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法治等等。他们把普世价值观说成西方独有的东西,或者美国独有的东西,或者某个阶级所独有的。还有的把它和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文化对立起来,力图让特定阶级、特定文化的价值变成适用于一切阶级、国家、文化的普世价值。
  当前在我国,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政治主张和政治指向这样一些热点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近几年来,国内外某些人所鼓吹的“普世价值”的具体内容是以抽象形式包装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并非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宣扬“普世价值”思潮具有极强的政治指向性,集中在民主、自由、人权、宪政和私有财产权等问题上,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外某些势力利用我们深化改革的形势,企图通过“普世价值”外衣伪装,把他们那一套旨在根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盘西化主张塞给我们的一种手段。这是关系到我们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问题,必须给予其以毫不含糊、旗帜鲜明的拒绝回应。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非相互对立,相反,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应当尊重和提倡普世价值,这样才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二、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种认识论基础学说
  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主要由如下几大基础理论提供支撑。
  一是普遍人性论。其基本观点是,价值一般是对于人的需要和利益而言的,而人的需要和利益一般被理解为人性问题,因此价值问题与人性论直接有关。普遍人性论预设普遍人性的存在,进而根据这种普遍的人性来建立適合的普世价值。因而,只要能够证明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并且这种人性不是离间人际关系,而是亲和、凝聚人际关系,也就能够证明存在着普遍的和共同的价值———普世价值。比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已及人。[2]在西方,康德认为,人有共有的先验范畴,并独立于经验。这就为预设共同的人类意向提供了某种论证。
  二是进化论。达尔文认为在动物中发展出某种良心的机制,跟在人类当中发展出良心的机制,实际上是一致的。人和动物都具有一些社会性本能,包括亲慈子爱的感情在内。[3]道德和价值,就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则,是种族生存延续的需要,深深植根于本能当中。达尔文认为:“良心的形成,是人这种社会性动物所具有的社会本能(主要包括恩爱和同情心)进化的结果,是这种社会本能在人的心理层面即自觉意识当中的反映。”从遗传基因上来说,人类是同源的。可以说,人类从来没有丢掉过这些共同的东西,只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或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他们以不同的表述方式都指向共同的东西。[4]而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意味着普世价值。
  三是多元文化论。多元文化论认为,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要求相互交流借鉴,这种内在要求的存在使价值趋同、文化趋同、普世价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价值观念趋同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比如说在典型的非洲部落,如果一旦有殖民者或者外国游客来了之后,向这些部落的人教授还有别的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一些年轻人就会马上接受并同以前的生活方式相比较,从而会改变或者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的趋同同样出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5]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是人类有普世价值的一个重要证明。
  四是新契约论。其代表人物美国的罗尔斯用一种新契约论方法确定普世的政治正义原则。其《正义论》主要探讨怎样的制度更好、更合理、更符合正义原则。在“无知之幕”基础上,预设人完全没有立场又具有认识能力,在交往中能够达成共识。所达成的共识便是普世价值的反映。这一普世价值可以与人性、利益、阶级等背景因素无关,而能由契约的达成证明其存在。
  我们认为,普世价值是存在的,需要作科学的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普遍人性是体现于特殊个体中的全面的、具体的人性,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人性。人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三、中国“普世价值”的实践探索与价值认同
  普世价值在多样的具体文化中,必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事实上,中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不缺少普世价值的因素,但表现与他文化迥异。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天人、同真善、合知行、道中庸”。显然,这是极具生命力的普世价值。由于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主体文化传统等多发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有很大区别,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直到现在与别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有着差异。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普世价值在中国的特殊性,它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相融合。
  事实上,中国对于西式“普世价值”的实践认同也是由来已久。早在1945年4月,中共代表董必武就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联合国宪章精神在成员国间得到认同,可算作一种普世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制定并签署了体现共同价值观的一系列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条约和协议。如: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李保东大使指出:“和平、自由、平等、公平与正义,是我们的前辈们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确立的最朴素的普世人权价值,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也从实践上反映了对普世价值的承认。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当代中国在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普世价值的表现形式必然有其特殊性。如“民主”,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采取“人民民主”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定抽象的普世价值,实现普世价值的现实化,一方面对“普世价值”鼓吹者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企图坚决予以抵制,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并切实遵守与此相适应的普世性“游戏规则”。
  
  参考文献:
  [1]程广云,韩璞庚.论普世价值如何可能[J].学术月刊,2002.5.
  [2]《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3]舒远招.西方进化论理学——进化论运用于伦理学的尝试[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4]刘景钊.当代政治哲学的透视与反思——顾肃教授访谈录.
  [5]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M].商务印书馆,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教育信息化则更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就多媒体计算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应用;中学数学教学    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单一讲课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本文介绍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进一步从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以及个体自身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包括的内
期刊
“多媒体技术”这一个术语已经风靡全球,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它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我们可以认为,电视技术、可视电话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都是多媒体技术研制成果的应用。从发展趋势来看,多媒体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它的发展潜力巨大,形成了信息技术的新的发展点。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普及,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
期刊
摘 要:索道救援过程主要是在高空悬空作业完成,具有比较特殊的救助特点。笔者针对泰山索道特点,就索道救援中的救援特点、原则、技术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探索。  关键词:索道救援;探索    泰山索道承担着运送世界各地游客游览泰山和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国政要的重要任务,索道一旦出现长时停运故障,将危及乘客生命安全,会对泰山的旅游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也会对全国乃至世界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为防
期刊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做好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要认真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做到有的放失对症下药。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其次要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最后还要主意调整学生的逆反心理。总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家庭,社会问题应正面诱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有正常的是非观念,并以此带动整个班级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叶老殷切的教导:“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文”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运用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说要重视“读写结合,”谁都清楚读是写的基础。正因为认识到了读写的重要性,所以如今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读写的训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是流于形式,写的内容价值不大,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因一次次的训练而得到提高。那么在语文课堂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的强大优势,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企业领导者面对的新课题。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使其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工作感召力   针对当前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创新
期刊
摘 要:主要说明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育为平台,以成长成才为目的,努力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    我国普通学校教育目的是向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德育”,是我们的首要培养目标。而对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更
期刊
摘 要: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并存在着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原因,探究对策,为高校党组织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化挑战为机遇,变问题为动力,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突出问题;对策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其行为表现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个群体在做好大学生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英语教学很难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标进一步提出任务型教学思想,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而尽可能地采用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实践;反思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是近2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由于学术界对交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