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本文介绍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进一步从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以及个体自身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心理社会化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
(一)心理社会化不足。这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没有达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水平,即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不少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际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在情感方面,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理社会化不足的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学业、情感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
(二)心理社会化过度。心理社会化过度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超出了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的水平,即心理年龄超前于生理年龄。具体来讲,有两类大学生可被称为心理社会化过度:一类为日常所说的“少年老成”;还有一类人则唯他人和社会是从,忽视或丧失了个性,在行为上可能唯唯诺诺,也可能八面玲珑、圆滑世故。
心理社会化过度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解独特性,压抑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人变得平庸、卑微、谨小慎微和盲目从众,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责任感;二是造成人格的分裂。心理社会化过度使人具有过强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是以掩饰真实的自我为代价的,往往言不由衷、表里不一。
二、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文化的影响。文化覆盖面广,渗透性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个体恪守“中庸之道”,遵循各种礼教,过度压抑个性。这种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
二是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碰撞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他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对前途充满迷茫,焦虑不安。
三是文化断裂导致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生冲突。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这种文化和文化特质的传承,在前信息时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中,并没有发生断裂性的变化,但在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在传统中挣扎,当代大学生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变革中突围,并产生“心理阵痛”。
(二)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尽管大学生已离家住校,但与家庭的亲情关系千丝万缕,其心理社会化依然受到家庭的影响。
第一,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的影响。父母因血缘关系、权威及先入为主,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团结和谐、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第二,在感情生活上过度依恋子女。不少家长把孩子(主要是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太阳、幸福的结晶、希望的寄托者。对他们百般宠爱,万般迁就,从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某些不良心理品质。
第三,在经济上偏重子女。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学费、生活费等还必须依赖家庭供给。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容易使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
第四,在培养目标上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错过了学习和成才的时机,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因此,只要子女学习好,其它都可迁就。大学生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等心理,惟恐学业不好,不能成才而无法面对父母。
(三)学校的影响。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成为个全面发展的人。
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是高校教育的理想境界,但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强调社会取向、他人取向,不重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无视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以超过他们年龄层次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的言行,从而导致他们心理过度社会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偏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必修课,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群体归属感。即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因为同辈群体在年龄和某些社会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成员自愿结合,自由平等。相对父母、老师而言,大学生更愿与同伴交流,并以为同伴所接受为荣,心理上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二是群体认同感。即群体内的成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具有一致性。即使群体认识是错误的,其成员也会保持一致,毫不怀疑。大学生具有高度的心理相容性,对同辈群体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并时常进行直接的互动。三是群体支持感。当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时,群体会赞扬和支持个体的行为。众多的相似性促成了大学生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由于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缺乏内在和外在的有效约束机制,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
(五)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向广大社会成员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工具,它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信息,使个体能够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媒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首先是大众传媒所提供信息内容的安全性降低,暴力、色情等反社会行为的信息越来越多;其次是人际交往频次降低,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
(六)个体自身——主体与对象角色的冲突。大学生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个体应该首先是社会化的主体,其次才是社会化的对象。但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并接受了自身只是社会教化对象这一事实,因此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更多的是服从、模仿,缺乏主体应有的创新。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泯灭了个性;在接受社会教化时,却又存在逆反心理,常常会产生反主流文化的行动。正是这两种角色不断的冲突,导致了他们心理的失衡与矛盾。
概而言之,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因素纷繁复杂,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心理社会化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
(一)心理社会化不足。这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没有达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水平,即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不少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际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在情感方面,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理社会化不足的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学业、情感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
(二)心理社会化过度。心理社会化过度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超出了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的水平,即心理年龄超前于生理年龄。具体来讲,有两类大学生可被称为心理社会化过度:一类为日常所说的“少年老成”;还有一类人则唯他人和社会是从,忽视或丧失了个性,在行为上可能唯唯诺诺,也可能八面玲珑、圆滑世故。
心理社会化过度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解独特性,压抑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人变得平庸、卑微、谨小慎微和盲目从众,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责任感;二是造成人格的分裂。心理社会化过度使人具有过强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是以掩饰真实的自我为代价的,往往言不由衷、表里不一。
二、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文化的影响。文化覆盖面广,渗透性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个体恪守“中庸之道”,遵循各种礼教,过度压抑个性。这种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
二是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碰撞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他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对前途充满迷茫,焦虑不安。
三是文化断裂导致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生冲突。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这种文化和文化特质的传承,在前信息时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中,并没有发生断裂性的变化,但在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在传统中挣扎,当代大学生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变革中突围,并产生“心理阵痛”。
(二)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尽管大学生已离家住校,但与家庭的亲情关系千丝万缕,其心理社会化依然受到家庭的影响。
第一,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的影响。父母因血缘关系、权威及先入为主,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团结和谐、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第二,在感情生活上过度依恋子女。不少家长把孩子(主要是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太阳、幸福的结晶、希望的寄托者。对他们百般宠爱,万般迁就,从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某些不良心理品质。
第三,在经济上偏重子女。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学费、生活费等还必须依赖家庭供给。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容易使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
第四,在培养目标上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错过了学习和成才的时机,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因此,只要子女学习好,其它都可迁就。大学生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等心理,惟恐学业不好,不能成才而无法面对父母。
(三)学校的影响。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成为个全面发展的人。
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是高校教育的理想境界,但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强调社会取向、他人取向,不重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无视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以超过他们年龄层次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的言行,从而导致他们心理过度社会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偏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必修课,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群体归属感。即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因为同辈群体在年龄和某些社会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成员自愿结合,自由平等。相对父母、老师而言,大学生更愿与同伴交流,并以为同伴所接受为荣,心理上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二是群体认同感。即群体内的成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具有一致性。即使群体认识是错误的,其成员也会保持一致,毫不怀疑。大学生具有高度的心理相容性,对同辈群体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并时常进行直接的互动。三是群体支持感。当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时,群体会赞扬和支持个体的行为。众多的相似性促成了大学生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由于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缺乏内在和外在的有效约束机制,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
(五)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向广大社会成员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工具,它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信息,使个体能够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媒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首先是大众传媒所提供信息内容的安全性降低,暴力、色情等反社会行为的信息越来越多;其次是人际交往频次降低,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
(六)个体自身——主体与对象角色的冲突。大学生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个体应该首先是社会化的主体,其次才是社会化的对象。但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并接受了自身只是社会教化对象这一事实,因此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更多的是服从、模仿,缺乏主体应有的创新。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泯灭了个性;在接受社会教化时,却又存在逆反心理,常常会产生反主流文化的行动。正是这两种角色不断的冲突,导致了他们心理的失衡与矛盾。
概而言之,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因素纷繁复杂,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