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以审视和品评的眼光读同伴的习作,会与自己的习作比较。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作文讲评应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抽象的纸上谈兵,引导学生评与改相结合。成功的作文讲评课,能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写作的兴趣,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作文讲评 学生写作 推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批学生写作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批改方式呢?我看值得研究。”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作前指导、作后批改和改后讲评三个环节。相对而言,“改后讲评”难度最大,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本文将对此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作文讲评须注重时效性。
有的老师批改作文认认真真,四五十篇作文要批一两个星期。那时再来讲评,学生甚至连自己写的什么都模糊不清了,其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根据学生学习心理,速战速决,在作文刚完成学生还处于兴奋状态,对教师的评价心怀期待时,趁热打铁进行作文讲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缩短批改时间,可采取如下做法:1.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选取小组精批,其余略批;或按学生水平的不同有选择的详批与略批等等。2.批改时多写概要性评语,少作具体修改,把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作文讲评应以鼓励欣赏为主。
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爱写作文还是怕写作文,学生动笔作文时都期待老师能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如果这种愿望不断得到实现,那么,怕写的会爱写,爱写的会盼写。
因此,教师在批阅和讲评作文时,要有一双多层次的慧眼。多肯定、表扬、鼓励,大到审题、立意、构思,小到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努力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次讲评做不到,可以多做一次;课内时间不允许,可以放在课外展示。开辟于教室壁角的“佳作园”、“展示窗”都可以成为作文讲评课的延伸,让学生把好的习作、摘抄精彩的片断、优美的句子、使用独特的好词誊抄后张贴在“佳作园”、“展示窗”。事实证明,学生对“佳作园”、“展示墙”有极高的关注度和极大的阅读热情。
我接班时,李娅飞同学听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但她情感细腻,在随笔中常常有独特之处,我抓住这些闪光点当作范例讲评或张贴在展示台中。渐渐的,她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相继被张贴在“佳作园”中,被推荐参加校、县征文比赛,也屡次获奖,去年又荣获省作文竞赛一等奖。
三、作文讲评应教会学生“自读”。
学生“自能作文”的第一步是“自读作文”。作文讲评时,让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优秀习作、精彩的语段。他们会以审视和品评的眼光读同伴的习作,同时下意识地会与自己的习作比较。如果是自己的作文,通过老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加上自己的朗读,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为此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样的朗读之后,老师再相机作具体的讲评,学生不仅会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多方面、多层次有所领悟,而且会产生“我要写得更好”的冲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阅读的范围就会由工具性的优秀作文逐渐扩展到名家名篇,进而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感悟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滋养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产生“我会写得更好”的信心。这样,学生自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练笔,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在学校历年举行的现场作文比赛中,我所任教的学生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良好的语文功底,而且极具个性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一切源自于学生会“读”作文。
四、作文讲评应教会学生“自改” “互改”。
作文讲评是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应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抽象的纸上谈兵,避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狭隘的、情绪化的视角品评学生的习作。否则,讲评课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既不入耳,更不入心。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可操作的片段,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与改相结合。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考虑去决定。”
例如,陈燕同学的习作《我的奶奶》,讲到奶奶過度的关爱带给她的种种难堪。讲评采用集体会诊的形式,把陈燕同学与奶奶那一幕幕“猫捉老鼠”的镜头搬到了“眼前”。全班同学再自由选取一个镜头进行练笔,大多能做到情节描述生动形象,语言表达自然精彩,同龄人的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陈燕同学也通过换位思考,对奶奶由厌烦到感恩的情感变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此事的积极效应还不止于此。熊佳同学从妈妈近似冷漠的拒绝中重新领悟,懂得那是妈妈为了帮助自己早日学会独立,从而由心碎到心醉;马一鸣同学曾经讨厌妈妈用旧毛线编织的毛衣,觉得太土,羡慕同学那件黄色的贝拉牌毛衣。如今他懂得自己的毛衣珍贵无比,因为这一针一线有妈妈那“美丽的爱”;……
学生在教师的“导”中,在自己的“评”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明白写作的规律。一点,一滴,在修改习作中修正自身模糊的思想,体会什么值得写,该怎样写;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一次成功的作文讲评课后,学生会对老师已经批好的作文细细地读,认真地改。因为他要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会不断地阅读,希望积累更多的好词妙句,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他会迫切地期待下一次作文,期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赏。那样的作文讲评课,能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写作的兴趣,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作文讲评 学生写作 推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批学生写作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批改方式呢?我看值得研究。”
作文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作前指导、作后批改和改后讲评三个环节。相对而言,“改后讲评”难度最大,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本文将对此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作文讲评须注重时效性。
有的老师批改作文认认真真,四五十篇作文要批一两个星期。那时再来讲评,学生甚至连自己写的什么都模糊不清了,其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根据学生学习心理,速战速决,在作文刚完成学生还处于兴奋状态,对教师的评价心怀期待时,趁热打铁进行作文讲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缩短批改时间,可采取如下做法:1.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选取小组精批,其余略批;或按学生水平的不同有选择的详批与略批等等。2.批改时多写概要性评语,少作具体修改,把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作文讲评应以鼓励欣赏为主。
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爱写作文还是怕写作文,学生动笔作文时都期待老师能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如果这种愿望不断得到实现,那么,怕写的会爱写,爱写的会盼写。
因此,教师在批阅和讲评作文时,要有一双多层次的慧眼。多肯定、表扬、鼓励,大到审题、立意、构思,小到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努力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次讲评做不到,可以多做一次;课内时间不允许,可以放在课外展示。开辟于教室壁角的“佳作园”、“展示窗”都可以成为作文讲评课的延伸,让学生把好的习作、摘抄精彩的片断、优美的句子、使用独特的好词誊抄后张贴在“佳作园”、“展示窗”。事实证明,学生对“佳作园”、“展示墙”有极高的关注度和极大的阅读热情。
我接班时,李娅飞同学听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但她情感细腻,在随笔中常常有独特之处,我抓住这些闪光点当作范例讲评或张贴在展示台中。渐渐的,她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相继被张贴在“佳作园”中,被推荐参加校、县征文比赛,也屡次获奖,去年又荣获省作文竞赛一等奖。
三、作文讲评应教会学生“自读”。
学生“自能作文”的第一步是“自读作文”。作文讲评时,让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优秀习作、精彩的语段。他们会以审视和品评的眼光读同伴的习作,同时下意识地会与自己的习作比较。如果是自己的作文,通过老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加上自己的朗读,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为此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样的朗读之后,老师再相机作具体的讲评,学生不仅会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多方面、多层次有所领悟,而且会产生“我要写得更好”的冲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阅读的范围就会由工具性的优秀作文逐渐扩展到名家名篇,进而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感悟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滋养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产生“我会写得更好”的信心。这样,学生自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练笔,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在学校历年举行的现场作文比赛中,我所任教的学生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良好的语文功底,而且极具个性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一切源自于学生会“读”作文。
四、作文讲评应教会学生“自改” “互改”。
作文讲评是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应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抽象的纸上谈兵,避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狭隘的、情绪化的视角品评学生的习作。否则,讲评课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既不入耳,更不入心。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可操作的片段,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与改相结合。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考虑去决定。”
例如,陈燕同学的习作《我的奶奶》,讲到奶奶過度的关爱带给她的种种难堪。讲评采用集体会诊的形式,把陈燕同学与奶奶那一幕幕“猫捉老鼠”的镜头搬到了“眼前”。全班同学再自由选取一个镜头进行练笔,大多能做到情节描述生动形象,语言表达自然精彩,同龄人的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陈燕同学也通过换位思考,对奶奶由厌烦到感恩的情感变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此事的积极效应还不止于此。熊佳同学从妈妈近似冷漠的拒绝中重新领悟,懂得那是妈妈为了帮助自己早日学会独立,从而由心碎到心醉;马一鸣同学曾经讨厌妈妈用旧毛线编织的毛衣,觉得太土,羡慕同学那件黄色的贝拉牌毛衣。如今他懂得自己的毛衣珍贵无比,因为这一针一线有妈妈那“美丽的爱”;……
学生在教师的“导”中,在自己的“评”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明白写作的规律。一点,一滴,在修改习作中修正自身模糊的思想,体会什么值得写,该怎样写;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一次成功的作文讲评课后,学生会对老师已经批好的作文细细地读,认真地改。因为他要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会不断地阅读,希望积累更多的好词妙句,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他会迫切地期待下一次作文,期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赏。那样的作文讲评课,能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写作的兴趣,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