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种先进的思想,具体说来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的,教师才去教。这时的教是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对话。
先学后教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因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师的教应在学生因“知不足”而“自反”的时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真正解决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经过自学、“自反”,才能“自得”。正如孟子所言:“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建构的东西,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学以致用,得心应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这种方式有时固然能引发学生思考,但教师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并且这种以教师提问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维路径,有时可能产生误导,得不偿失。不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自己解决的就自行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可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可全班共同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价值,教师也要给他百分之百的鼓励,帮助他完善对问题的表述,把问题提得更加明确、深刻;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出新问题。老师固然要“解惑”,但更要“设惑”,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循环状态,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以学定教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横向的角度说,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经验,使学生有自主确定至少有参与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权利。从纵向的角度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来,使学生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对学习效果作出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将是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前的教案只是一种预案,而每一堂课就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创造性活动。一位教师执教诗歌《纸船——寄母亲》,当她走进教室时发现不少学生在扔纸飞机。她一开始怒气冲冲,随即灵机一动,决定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从学生喜欢的折纸人手,让学生每人折一只纸船,并在纸船上写几句话送给自己的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学生兴趣盎然地折起了纸船,并聚精会神地构思写给母亲的话。然后教师让学生起来诵读写在纸船上的话,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关注的重心自然地转移到了本节课的课题上。围绕小小纸船所负载的母爱,以景入情,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打破了预设的教学思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多学少教
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和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距过远的内容就不必教;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必须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多和少需要教师去辨证的认识和处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非常生疏,也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教师教的时间就可多一些,因为这时的教就是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且知之不多,能全神贯注听讲,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那么即使教师滔滔不绝讲一堂课,又有何妨?反之,教师就要少教。从教的内容看,少教意味着对于语法修辞等知识不必系统去教;对于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閱读实践。从教的时机择上看,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位教师执教《听潮》,学生不知道文章中的比喻好在哪里。于是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比喻句,加以诵读感悟,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接着却不把重点放在讲解通感的定义和与一般比喻的区别上,而是在略作介绍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本文和其他学过的文章中找出运用通感的句子并让他们加以揣摩分析。最后播放腾格尔的一首歌,让学生运用比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说一句话谈谈感受,课毕很多学生已能熟练运用。这堂课中,执教者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使新旧知识间产生了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概括、联想、运用,解放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这个学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经历了感性→理性、理性→实践两次飞跃,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深化。
一、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的,教师才去教。这时的教是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对话。
先学后教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因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师的教应在学生因“知不足”而“自反”的时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真正解决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经过自学、“自反”,才能“自得”。正如孟子所言:“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建构的东西,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学以致用,得心应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这种方式有时固然能引发学生思考,但教师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并且这种以教师提问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思维路径,有时可能产生误导,得不偿失。不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自己解决的就自行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可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可全班共同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价值,教师也要给他百分之百的鼓励,帮助他完善对问题的表述,把问题提得更加明确、深刻;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出新问题。老师固然要“解惑”,但更要“设惑”,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循环状态,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以学定教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横向的角度说,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经验,使学生有自主确定至少有参与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权利。从纵向的角度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来,使学生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对学习效果作出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将是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前的教案只是一种预案,而每一堂课就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创造性活动。一位教师执教诗歌《纸船——寄母亲》,当她走进教室时发现不少学生在扔纸飞机。她一开始怒气冲冲,随即灵机一动,决定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从学生喜欢的折纸人手,让学生每人折一只纸船,并在纸船上写几句话送给自己的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学生兴趣盎然地折起了纸船,并聚精会神地构思写给母亲的话。然后教师让学生起来诵读写在纸船上的话,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关注的重心自然地转移到了本节课的课题上。围绕小小纸船所负载的母爱,以景入情,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打破了预设的教学思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多学少教
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自学掌握的内容和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距过远的内容就不必教;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必须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多和少需要教师去辨证的认识和处理。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非常生疏,也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教师教的时间就可多一些,因为这时的教就是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且知之不多,能全神贯注听讲,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那么即使教师滔滔不绝讲一堂课,又有何妨?反之,教师就要少教。从教的内容看,少教意味着对于语法修辞等知识不必系统去教;对于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閱读实践。从教的时机择上看,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位教师执教《听潮》,学生不知道文章中的比喻好在哪里。于是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比喻句,加以诵读感悟,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接着却不把重点放在讲解通感的定义和与一般比喻的区别上,而是在略作介绍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本文和其他学过的文章中找出运用通感的句子并让他们加以揣摩分析。最后播放腾格尔的一首歌,让学生运用比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说一句话谈谈感受,课毕很多学生已能熟练运用。这堂课中,执教者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使新旧知识间产生了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概括、联想、运用,解放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这个学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经历了感性→理性、理性→实践两次飞跃,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