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科学课堂是课改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分别从创设问题、设置悬念、采用对话三个方面阐述了活力课堂的打造,同时辅以课堂事例,让课堂充满盎然生机。
【关键词】初中科学 活力课堂
引言:
科学课堂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启迪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的阵地,而科学教师则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当前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任然是依靠课堂。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让科学课堂散发活力充满魅力,这是对科学教师的极大考验。
1.精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伊始,导入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要把教学导入的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要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要通过教学导入引入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关注其后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导入介绍,要使教学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服务,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只有把教学导入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去考虑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
2.精雕细刻,全面打造活力课堂
2.1创设问题
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法,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很多,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比如,在“月球”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假如我在月球上生活”这样的一个活动,通过激烈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探究激情,让学生面对此情境用科学的思想、语言来解释在月球与地球上的差别。由于情境新颖,学生兴趣十足、畅所欲言,最后顺利归纳出月球的特征。
学习“环境污染及保护”这一节时,利用课件创设一个“全班外出旅游”的情境,每到一地都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沿途各种触目惊心的污染勾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环保的意识。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有没有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能进行探究的氛围。若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多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活力。
2.2设置悬念
悬念疑问能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展开课堂的独特魅力,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并能启迪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这一节时,先让学生想办法使水沸腾,这时学生都能利用酒精灯来加热将水烧开,接着教师巧妙设疑:用火烧太简单,老师用冷水就能办到,你们信吗?学生大都半信半疑,接下来当场让学生去取冷水,演示将冷水浇到烧瓶底的实验,结果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原因,从而造成知识上的悬念,提高学生的求知情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就非常深刻。这样通过设疑和解疑,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可见设置悬念也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还可以常常有意设计一些易错的题目,也可造成悬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采用对话
教学对话也是打造活力课堂的有效手段,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展开自由的交往和民主的对话,课堂成为一个共同发展的有活力的场所。传染病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预防传染病对指导学生健康生活意义深远。在七年级《预防传染病》这节中,结合生活中各种传染病流行的事例,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经历入手,采用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方式层层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感冒过?生:有;
师:假设班上有同学患了流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把他隔离治疗,消毒等。
师:为什么?生:因为这是传染病。
师:是的,那它为什么会传染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因为是感冒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师:只有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染吗?那么细菌、真茵、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会传染吗?(展示病原体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病原体是什么)
生:病原体是细茵,真茵,病毒、寄生虫等。
师:病原体入侵人体,会使人体患上某种传染病。(给出传染病的概念,学生齐读一次)
那么传染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呢?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哪些环节呢?(接着请出学生编导的小品“病毒来了”,通過看小品表演,学生能很快找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师:针对流行的三个环节,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生:增强自身抵抗力,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搞好环境卫生。
通过这段相互对话的小品表演,学习过程成为愉快地生命活动过程,我们的生物课堂真正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对话中不断探究,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进行学习,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做起题来应对自如。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特别是学生真的可以将所学的“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和学生在课堂的对话,大部分同学达到“勤洗手,勤打扫,多通风,多锻炼”的行为目标和“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目标。
结语: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从科学的特点出发,把科学、生活、社会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特点,用多种方法来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打造一定能让科学课堂焕发出艺术魅力和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主体活动教学中探索.科教文汇.2013(19).
[2]姚常春.初中科学课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4(3).
[3]吴珊娥.对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教学参考,2012(17).
【关键词】初中科学 活力课堂
引言:
科学课堂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启迪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的阵地,而科学教师则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当前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任然是依靠课堂。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让科学课堂散发活力充满魅力,这是对科学教师的极大考验。
1.精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伊始,导入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要把教学导入的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时要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要通过教学导入引入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关注其后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导入介绍,要使教学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服务,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只有把教学导入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去考虑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
2.精雕细刻,全面打造活力课堂
2.1创设问题
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法,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很多,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比如,在“月球”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假如我在月球上生活”这样的一个活动,通过激烈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探究激情,让学生面对此情境用科学的思想、语言来解释在月球与地球上的差别。由于情境新颖,学生兴趣十足、畅所欲言,最后顺利归纳出月球的特征。
学习“环境污染及保护”这一节时,利用课件创设一个“全班外出旅游”的情境,每到一地都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沿途各种触目惊心的污染勾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环保的意识。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有没有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能进行探究的氛围。若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多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活力。
2.2设置悬念
悬念疑问能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展开课堂的独特魅力,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并能启迪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这一节时,先让学生想办法使水沸腾,这时学生都能利用酒精灯来加热将水烧开,接着教师巧妙设疑:用火烧太简单,老师用冷水就能办到,你们信吗?学生大都半信半疑,接下来当场让学生去取冷水,演示将冷水浇到烧瓶底的实验,结果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原因,从而造成知识上的悬念,提高学生的求知情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就非常深刻。这样通过设疑和解疑,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可见设置悬念也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还可以常常有意设计一些易错的题目,也可造成悬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采用对话
教学对话也是打造活力课堂的有效手段,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教师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展开自由的交往和民主的对话,课堂成为一个共同发展的有活力的场所。传染病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预防传染病对指导学生健康生活意义深远。在七年级《预防传染病》这节中,结合生活中各种传染病流行的事例,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经历入手,采用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方式层层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感冒过?生:有;
师:假设班上有同学患了流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把他隔离治疗,消毒等。
师:为什么?生:因为这是传染病。
师:是的,那它为什么会传染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因为是感冒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师:只有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染吗?那么细菌、真茵、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会传染吗?(展示病原体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病原体是什么)
生:病原体是细茵,真茵,病毒、寄生虫等。
师:病原体入侵人体,会使人体患上某种传染病。(给出传染病的概念,学生齐读一次)
那么传染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呢?传染病的流行需要哪些环节呢?(接着请出学生编导的小品“病毒来了”,通過看小品表演,学生能很快找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师:针对流行的三个环节,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生:增强自身抵抗力,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搞好环境卫生。
通过这段相互对话的小品表演,学习过程成为愉快地生命活动过程,我们的生物课堂真正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对话中不断探究,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进行学习,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做起题来应对自如。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特别是学生真的可以将所学的“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和学生在课堂的对话,大部分同学达到“勤洗手,勤打扫,多通风,多锻炼”的行为目标和“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目标。
结语: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要从科学的特点出发,把科学、生活、社会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特点,用多种方法来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打造一定能让科学课堂焕发出艺术魅力和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主体活动教学中探索.科教文汇.2013(19).
[2]姚常春.初中科学课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4(3).
[3]吴珊娥.对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教学参考,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