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在不断升温。帮助人们尽快熟练掌握汉语汉字,真是个大问题。
掌握汉字关键是能正确读写。高校曾在大学生中做过测查,结果并不乐观。黑龙江某学院连续三年对在校师范生进行3500常用汉字考核,结果:2000级1221人参考,平均57.1分(百分制,下同);2001级1300人参考,平均63分;2002级2251人参考,平均60.1分。辽宁某学院对2013和2014年入学的280名本科生进行3500常用字抽查,结果:平均67分。黑龙江绥化对某乡部分中学教师(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查,正确读写3500常用汉字的平均成绩为65.4分。原国家教委规定,初中毕业生要能正确读写3500常用字。可抽查结果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正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离规定的标准差距不小。窥一斑可见全豹。由此可知國内汉字教育的概况。这就像雾霾一样可怕。要治霾先要治理“霾伏”。“霾伏”是形成汉字“雾霾”的关键因素。
汉字教育的“霾伏”之一,是没抓住问题关键。汉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7,043个,《中华大字典》收录字5万多个。这么多字要记住绝非易事,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要紧的是要抓住关键。什么是关键?国家语委汉字处1987年委托山西大学抽样统计200万字的语料,结果是:2500常用字覆盖率达97.97%,1000常用字覆盖率达1.51%,合计3500字覆盖率达99.48%。(引自中国社科院语言文字与研究所编《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188页)。这就是说,掌握了2500个常用字,阅读100个汉字才可能碰到2个生字;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阅读1000个汉字才可能碰到5个生字。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共使用汉字 3136个,孙中山《三民主义》共使用汉字2134个。可见,学习汉字的关键是2500个常用字,再放宽一点就是3500个常用字。抓住这个关键,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3500常用汉字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减少或防止错别字的出现呢?
(一)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提高初始注意力。识记过程中,粗心大意,错别字就随之而来了。学习汉字要利用心理学上的首次效应规律。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没有形成固定认识时,常常容易接受他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从而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定势。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某汉字时,要全神贯注,把正确信息输入大脑,防止错误信息误导了自己。
(二)利用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效应,利用强化训练方法,集中突击,消灭错别字。错误东西一旦形成定势会反复出现,很难克服。读写错别字就是一种思维定势。错别字如同一种坏习惯,它顽固盘踞在我们头脑里,死乞白赖地缠着不肯轻易退出。这就提醒我们,学习汉字要抓住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就是一个人学汉字的初始期,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即便是早抓汉字学习,也还会有错别字。克服方法是,把自己以往误读误写的字挑出来,对照正确的加以分析,看看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在哪里,自己错在哪里,想想怎样克服。而且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用突击性办法,反复识记,直到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那时错别字就扫地出门了。
在3500常用汉字识记中,还要注意克服从众定势的负面效应。从众定势的负面效应之一就表现在方言、土语、乡音上。汉字发音具有地域性,每个地方的“乡音”跟普通话的发音都有一定距离,这就导致发音不准。要想纠正它,必须克服从众心理定势,把乡音中背离普通话的字挑出来,分成类别,逐一攻破。
(三)对易错字进行归纳整理,分组记忆。研究表明,人们记忆的材料一般一次不能超过八个,如下面这些字很易写错,或多写笔划或少写笔划:害 胸 隆 蒙 肺 刊 滔 陷 危 贰 察 临 步 恭 染 膏 徙 熙 姬 契 虐 疟 默 长 桅 缠 腻 切 兜
要一次记住30个字确实很困难,但我们可把它归纳成以下四种类型:
1.多笔致错:贰 步 恭 染 契 长 腻 兜
2.缺笔致错:胸 隆 蒙 膏 熙 姬 缠 害
3.改笔致错:肺 危 陷 察 刊
4.移位致错:虐 疟 默
这就变成了四组材料,每组材料由于不超过8个字,也较易记住。这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学习汉字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指很容易学会,说复杂是指很多人学不会。关键在于没有抓住3500常用字。正确读写3500常用字,是学习和掌握汉字重要而简便的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 主编:孟广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
[2]《高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 主编:宋公然 哈工大出版社1993年1月版。
周香兰,黑龙江大庆市第八中学教师。
掌握汉字关键是能正确读写。高校曾在大学生中做过测查,结果并不乐观。黑龙江某学院连续三年对在校师范生进行3500常用汉字考核,结果:2000级1221人参考,平均57.1分(百分制,下同);2001级1300人参考,平均63分;2002级2251人参考,平均60.1分。辽宁某学院对2013和2014年入学的280名本科生进行3500常用字抽查,结果:平均67分。黑龙江绥化对某乡部分中学教师(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查,正确读写3500常用汉字的平均成绩为65.4分。原国家教委规定,初中毕业生要能正确读写3500常用字。可抽查结果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正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师,离规定的标准差距不小。窥一斑可见全豹。由此可知國内汉字教育的概况。这就像雾霾一样可怕。要治霾先要治理“霾伏”。“霾伏”是形成汉字“雾霾”的关键因素。
汉字教育的“霾伏”之一,是没抓住问题关键。汉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7,043个,《中华大字典》收录字5万多个。这么多字要记住绝非易事,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要紧的是要抓住关键。什么是关键?国家语委汉字处1987年委托山西大学抽样统计200万字的语料,结果是:2500常用字覆盖率达97.97%,1000常用字覆盖率达1.51%,合计3500字覆盖率达99.48%。(引自中国社科院语言文字与研究所编《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188页)。这就是说,掌握了2500个常用字,阅读100个汉字才可能碰到2个生字;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阅读1000个汉字才可能碰到5个生字。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共使用汉字 3136个,孙中山《三民主义》共使用汉字2134个。可见,学习汉字的关键是2500个常用字,再放宽一点就是3500个常用字。抓住这个关键,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3500常用汉字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减少或防止错别字的出现呢?
(一)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提高初始注意力。识记过程中,粗心大意,错别字就随之而来了。学习汉字要利用心理学上的首次效应规律。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没有形成固定认识时,常常容易接受他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从而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定势。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某汉字时,要全神贯注,把正确信息输入大脑,防止错误信息误导了自己。
(二)利用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效应,利用强化训练方法,集中突击,消灭错别字。错误东西一旦形成定势会反复出现,很难克服。读写错别字就是一种思维定势。错别字如同一种坏习惯,它顽固盘踞在我们头脑里,死乞白赖地缠着不肯轻易退出。这就提醒我们,学习汉字要抓住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就是一个人学汉字的初始期,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即便是早抓汉字学习,也还会有错别字。克服方法是,把自己以往误读误写的字挑出来,对照正确的加以分析,看看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在哪里,自己错在哪里,想想怎样克服。而且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用突击性办法,反复识记,直到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那时错别字就扫地出门了。
在3500常用汉字识记中,还要注意克服从众定势的负面效应。从众定势的负面效应之一就表现在方言、土语、乡音上。汉字发音具有地域性,每个地方的“乡音”跟普通话的发音都有一定距离,这就导致发音不准。要想纠正它,必须克服从众心理定势,把乡音中背离普通话的字挑出来,分成类别,逐一攻破。
(三)对易错字进行归纳整理,分组记忆。研究表明,人们记忆的材料一般一次不能超过八个,如下面这些字很易写错,或多写笔划或少写笔划:害 胸 隆 蒙 肺 刊 滔 陷 危 贰 察 临 步 恭 染 膏 徙 熙 姬 契 虐 疟 默 长 桅 缠 腻 切 兜
要一次记住30个字确实很困难,但我们可把它归纳成以下四种类型:
1.多笔致错:贰 步 恭 染 契 长 腻 兜
2.缺笔致错:胸 隆 蒙 膏 熙 姬 缠 害
3.改笔致错:肺 危 陷 察 刊
4.移位致错:虐 疟 默
这就变成了四组材料,每组材料由于不超过8个字,也较易记住。这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学习汉字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指很容易学会,说复杂是指很多人学不会。关键在于没有抓住3500常用字。正确读写3500常用字,是学习和掌握汉字重要而简便的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 主编:孟广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
[2]《高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 主编:宋公然 哈工大出版社1993年1月版。
周香兰,黑龙江大庆市第八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