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去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1.探索“预习阅读”,张扬个性思维。开展预习阅读时呼唤“读的回归”,还需做到“收放有度”。2.深入“理解文本”,变迁教学取向。须从“单一提问”向“多元对话”变迁;从“知识记忆”向“理解运用”变迁;从“知识解释”向“认知发展”变迁。3.着眼“拓展延伸”,关注情感态度。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外,还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隐含在文中的育人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
  阅读教学之路该如何走?对于我们这些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这是值得从教者思索的一个话题。
  阅读是一场邂逅,一门艺术。有效的阅读教学,如一丝点燃激情的火花,学生怀着激情驰骋于汉字的王国,与文本一起欢笑、一起悲怆、一起激昂、一起沉寂;有效的阅读教学,如一片孕育自由的沃土,学生带着独特的见解走进文本,从语言的美摸索到意境的美,使一句句无声的语言幻化出生命的色彩;有效的阅读教学,又如一道涤荡心灵的曙光,学生在潜心会文中触摸作者的灵魂,倾听作品的心声,继而内自省也。
  一、探索“预习阅读”,张扬个性思维
  记得刚开始登上三尺讲台时,笔者并没有意识到开展“预习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授新课前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读通、读顺课文即可。学生缺乏驱动力,往往只是风掠浮萍般草草阅读课文,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去阅读,以至于课堂上总会出现“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的尴尬局面。随着教学阅历的丰富,笔者清晰地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预习阅读的支撑。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文本隐含着丰富的情感,单靠老师挖掘出来硬塞给学生显然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进入文本,专注而享受地进行阅读,才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才有资本与他人的体验实现对话、交流。而开展“预习阅读”是点燃思维火花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预习阅读呼唤“读的回归”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该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与课文亲密接触,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独特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无需强求面面俱到的理解,也允许他们有认知上的偏差。须知阅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知识的长进、语感的形成、文化的沉淀、情感的熏陶、视野的开阔……都在阅读中悄无声息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只要他们能保持阅读的兴趣,在读中疑、读中思,自然就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二)预习阅读必须“收放有度”
  在提倡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我们还需做到“收放有度”。有时完全放手任学生自由阅读,他们会因缺乏阅读目标而迷茫。此时教师需加以引导,使其阅读过程成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我们可尝试布置一些阅读问题来指引和规范学生的预习阅读,但问题的设计需把握好深浅度,既不可打击学生的阅读热情,又避免使他们浅尝辄止。如,《松鼠》一文,笔者设计了三个预习阅读问题: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2.你最喜欢松鼠的哪些特征?为什么?3.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
  有效的预习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填补知识的“断层”。
  二、深入“理解文本”,变迁教学取向
  在顺德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协议的签约会议上,笔者聆听了北师大王磊教授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报告会。王教授的一席问话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课堂上,你让学生都做什么了?”屈指细数,课改之风在教育的圣殿已吹拂多年,我们在一套套的理论指引下磕磕碰碰地摸索了多年,回头看看那歪歪扭扭的脚印,感慨万千。正如王教授所言:“我们的课堂再也不能以知识的输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取向的变迁势在必行。
  所谓的教学取向,指的是该课程教学中人们对教学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基本倾向。它既表征着教学的内在目的追求,也决定着教学的外在呈现形态。变迁教学取向,才能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自由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
  (一)从“单一提问”到“多元对话”
  提问这种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论语·八佾》言及的“每事问”,用的便是谈话法;朱熹也提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建国后风行的提问法、80年代语文教育界推崇的设疑法等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质疑问难,拓宽思路。但提问也是要讲究技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若单一地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则很难提高课堂的生成量。郭思乐教授在《让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提到:“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所谓牧者,不是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活动。”所以,“多元对话”应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生根、发芽、开花。
  实现“多元对话”,需把握好提问的技巧——可从课文整体出发,启一问而动全身;可抓住课文的矛盾点,适时切入;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可抓住一瞬即逝的课堂生成,巧妙地加以追问;可你来我往,对话交锋……思维在对话中得以碰撞,情感在对话中得以融通的对话,才是有效的课堂对话。
  此外,笔者认为在实现“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时,其实已针对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在放手让学生挖掘问题这条路上,笔者作了長久的跋涉。尤其是针对那些拓展性阅读,笔者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一两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与小组同学交流、解答。实践证明,这样能很好地诱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文本的解读更加兴趣盎然、入木三分。
  (二)从“知识记忆”到“理解运用”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王菘舟老师也提倡语文教学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缺少词汇量和句式的积累,就不会有流利的语言表达;没有久经锤炼的逻辑思维,思想就只会飘浮于混沌的表层。   正确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字意不懂、词意不明、句意不通,便无法正确理解文意。且看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师:“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处的“烟花”是绽放在空中的花火吗?
  生:不,那是指盛开的鲜花。
  师:开满鲜花的三月多美啊,你能描述一下三月的美景吗?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是教育之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孕育而生。新媒体一方面走选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存在弊端。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成为了现阶段初中德育教师为之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生德育的现状入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德育;工作研究  一、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本报综合消息 9月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出席会议。  陈宝生表示,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70年来我们走过的路,可以说,教育走过的历程波澜壮阔,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每一个
育人,是学科教学的义务和责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 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 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 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
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十分重要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只注重课文的讲解,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充分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十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要读好课文,首
【摘要】英語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英语能力的习得。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中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不仅仅是要完成阅读教学中语言知识传授和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任务,还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伴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也从单词,句型,对话,简单语篇升级到较长语篇和文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进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在客家文化的引领之下构建特色校本课程非常重要,需要围绕育人目标全面展开,并且让各方充分参与其中,增强这些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与成效。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客家文化特色校本課程建设,期望经过本研究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客家文化;校本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
【摘要】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践行核心素养则显得尤为迫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许多老师都注重对字形的分析、识字量的扩充,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及
说课,是检验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把握《2011版新课程课标》精神,落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新课程要求的一杆“风向标”,也是衡量教师专业理论与专业素养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不仅要求教师能说清、说好教学的预设,并能说出预设的理论依据来,还要能自如地将教法、学法、教学原则等有机地融会进去,做到:有理有节、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有情有义。说课成为锤炼、磨砺教师专业素质较好的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说课”关是应该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前的地理课堂,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担负着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将以“能源资源的开发”为案例,探讨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建构主义  广东省高考自2016年开始采用全国卷,全国高考卷试题的类型和难度都对师生有了很
【摘要】高考改革的東风,使全民重视阅读,阅读是大家用来提分的利器,不会阅读的学生是学不好任何一个学科的,大家的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其实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更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阅读可以给人以力量、带给人快乐、使人优雅、给人心智上的成长、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而且这力量一直延伸到你生命的尽头,不仅仅是阅读的那一刻。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这就要家校合作,大家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