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易经》在泰国的研究情况及其问题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e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的发达《易经》也逐渐传流到海外使中国文化的深奥玄妙传到了全球的视野。各地针对《易经》的认知深度以及研究方向都有所差异,泰国也是华人社区紧密之地,因此泰国人对《易经》的认知虽不算很深刻可有一定的印象。本文主要浅析泰国当地研究《易经》的情况以及研究《易经》的方向。
  关键词:《易经》;泰国;研究;中-泰
  《易经》或称为《周易》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书籍,《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目前《易经》已获得各地学者的重视,这本书也成为东方思想象征之一。《易经》所呈现的玄妙深奥的思潮,带动各地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主要简述泰国当地对《易经》的研究情况以及问题。
  1 简述《易经》在泰国的研究情况
  中——泰,自从泰国建立第一首都“素可泰”①王朝以来双方都一直有交流,可当初的交流是以贸易、经济活动方面为主,文化方面还没有广泛的研究或交流。直到曼谷王朝②拉马第一世才王才出现中国文学的泰文译版,从此中国文学逐渐进入到泰国社会。华人社区也是文化传流的渠道之一,尤其是华人社区的中式寺庙不仅成为泰国华人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中式寺庙也是华人社区中的各种预测活动的场所例如签诗、算卦等等都出现于中试寺庙为主,因此泰国人对意境的第一个印象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种算命方式,因此《易经》在泰国人看来就是算命书籍而已,这样的误解使得《易经》的价值与地位已被低估。华人社区中除了寺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场所就是华文学校,华文学校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教语言而已,华文学校的最大特点在于除了泰文课,其他课程都用中文授课,因此这里也算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华文学校学习的人对中国文化认知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因此这些人对《易经》的了解比普通的泰国人更深刻,可还是比较有限制的认知度。直到1975年之后中-泰正式建交使得泰国各地高等院校开始逐渐重视中文以及中国文化方面,《易经》的传流才更加广泛,当初研究《易经》的人都阅读关于《易经》的英语版,因语言问题有时会造成一些误解,部分书籍也能够获得研究《易经》学者的认同,例如:1990年出版的《易经与商务的决断》③这本书的作者是西方人(Asawin K.Demian),可这本书的内容对研究《易经》的人来说还不够深刻。《易经》的人来说还不够深刻。1994年有一本比较完整关于《易经》出版叫做《接触易经很容易》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完整有图画解释,使读者更容易理解。1997年由泰国作家专著的《易经-万物之变经》受到了广大《易经》读者的欢迎。在近几年,中文作为泰国一门受欢迎的语言,汉语方面的各类书籍也逐渐被翻译成泰语,例如:2013年曾仕强,刘君政教授的共同著作《易经真的很容易》被翻译以及出版,还受到学者的欢迎。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把《易经》从泰国人的误解走向了《易经》的正道,由此看来研究《易经》的发展方向会比之前更好,那些对《易经》的误解也会渐渐减少,泰国人对《易经》的印象也不把《易经》看成算命书了。随着社会的发达与信息交流的发达目前泰国针对研究《易经》组成研究《易经》总会,主要有两个组织。第一叫做“泰国易经研究协会”(YI JING STUDY ASSOCIATION OF THAILAND)正式建立于2004年,这组织成员比较多,可大多数的成员年龄比较高,他们研究《易经》为预测性为主而不是探讨或深刻的分析,这组织比较重视研究解卦、算卦方式,他们每年会举办关于《易经》的讲座或训练。第二组织叫做“泰国《周易》研究”这组织虽然比第一个组织的成员少(按照本文查询目前已注册成员为1400人)这组织的特点是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关于《易经》的资料,有些成员汉语水平比较好,因此他们交流当中的内容比第一个组织更深刻更复杂。他们以学术性与文化性为研究方向。这组织没有举办讲座或培训,他们主要是探讨成员之间每个人对《易经》的研究观点并在论坛发言。这组织的令一个特点就是成员的年龄比较低(20-45周岁左右)因此他们对泰国人研究《易经》的发展方向比较重要而他们的出现也使得泰国当地研究《易经》更热闹。
  根据本文列出泰国研究《易经》的两个组织可以看出在泰国研究《易经》的人可以分为两派按照本文理解第一派就是“泰国易经总会”这组织可以说是旧派,因为他们就是泰国华人对《易经》的认知还不是太深刻,从而把《易经》看成一种算命,这组织的研究没有学术性的发展。另一派就是“泰国《周易》研究”这派可以说是新派,他们基本具有汉语的基础,对《易经》的认知比较全面,以研究或分析较学术的资料为主,成员之间的讨论也会运用汉语的注释或解释词为主,使得泰国出现了针对研究《易經》比较深刻的现象,对《易经》在泰国的发展方向更稳定。
  2 《易经》在泰国研究的问题
  根据本文查询在泰国研究《易经》的两个组织,他们虽然研究方向与目标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却有相同。《易经》在泰国的研究问题如下:
  (一)语言方面的问题:《易经》本身是用语言来解释卦象,可解卦词语原来就是古代汉语虽能看懂却很难十分的理解。要理解《易经》不仅只能看懂而且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看懂以及了解到卦象转变的意义。由于语言的阻碍,目前为止在泰国关于《易经》的学术性书的出版量还是很少。因此对研究《易经》的人来说语言是他们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缺少资料:目前泰国人研究《易经》的人还是一种业余研究而不是学术性的目标来研究。所以针对学术性或比较深刻的资料还缺少。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发达,国际查询资料条件也会逐渐更好,当查询资料条件比较稳定时,无论是资料或语言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
  以上所述的两方面问题虽然是对研究《易经》是比较大的阻碍。可是目前泰国高等院校也逐渐重视了关于研究中国文化的各种方面。有的大学也开了“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硕士学位课程例如:朱拉隆功大学、政法大学、孔敬大学等等。使得研究中国文化的整个方面也会逐渐的提高与更加稳定的发展。随着这样的条件研究《易经》的各种条件也会发展的比之前更好。
  3 结论
  目前泰国人学习汉语的数量虽多,可对《易经》的认知还不广泛。另一方面在泰国,也还一些人研究了《易经》虽然没有太过深刻,可他们的研究与创始资料,也使得泰国在研究《易经》有了基本的条件。对研究《易经》的学者来说,语言与资料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他们研究还不够深刻、全面。目前在泰国汉语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语言之一,本文认为泰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感兴趣也会随着这样的情况渐渐增加而研究《易经》的人群也会变多,目前研究《易经》也开始摆脱了《易经》是算命工具的思维,泰国人开始研究了关于《易经》的思维与思想方式,这样的现象会让研究《易经》的发展方向比之更好。
  注释:
  ① 素可泰.泰国第一首都与王朝,1249-1583年
  ② 泰国目前的王朝建立于,1782年
  ③ 书名称以泰文名称翻译成汉语
  参考文献:
  [1] 闭晔.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1(07)
  [2] 侯营.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J].华文文学,2007(04)
  [3] 戚盛中.中国文学在泰国[J].东南亚,1990(02)
  [4] 刘洐.古代散文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18
  [5] 朱丽鸽.试论泰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子[D].云南大学,2012
  [6] 郑淑丽.中国文化软实力对泰国社会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
  [7] 于春海.易经 玄妙的思维方式[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6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名,也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相关理论的概述。以《乱世佳人》、《功夫熊猫》为例对其进行浅析。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反应出关于文化研究的分支内容。  关键词:文化研究;影视;女性主义;跨文化传播  1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
期刊
摘 要:詩歌作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人类共同话语在东西方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对衰老的感叹也是东西方诗歌都会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下,不同诗人对于这一主题却有着不同的创作理解。就如中国古代杰出诗人孟浩然和全美桂冠诗人柯林斯就分别以衰老为主题创作了《岁暮归南山》和《健忘》这两首截然不同的诗歌。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法,运用文类学知识对两首诗进行了形与质的解读,力图使读者感受中西
期刊
摘 要:农事诗是《诗经》内容的一大特色,它反映了周代的农业文化,是我们了解周代社会生活的的一面镜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描写农神祭拜仪式,核心是祈求丰收。这种观念的表达我们在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中还寻找得到踪迹。佤族的猎头祭谷习俗,其思维形式与农神祭拜密切相关,也在表达着对食物的期盼,对丰收的愿望。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佤族;猎头习俗  1 农事诗的概念  “农事”一词的文字记
期刊
摘 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离不开以索绪尔、韩礼德、布龙菲尔德和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对于语言学的深入剖析。对于语言学流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者对于语言学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对于后来学者研究语言学有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对于语言学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在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的基础上,也列出了相对应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希望能对后来的语言学习者
期刊
摘 要: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和创作至今还在影响着21世纪文学的发展,毕飞宇曾明确表示了对鲁迅的尊崇,鲁迅的文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通过对21世纪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中的“文革”题材历史小说的探究,可具体把握鲁迅历史观对毕飞宇创作的影响,以及毕飞宇在历史叙述中对鲁迅启蒙话语的继承和发展。探求鲁迅对毕飞宇历史小说的影响,既拓宽了毕飞宇小说的研究领域,又利于召唤21世纪文学对鲁迅文学传统
期刊
摘 要:《宋诗纪事》及后继的《全宋诗》收录了作者为李芾的《浯溪读中兴颂》的诗作,经笔者考证,乃是清厉鹗依据当朝乾隆时期所能见到《乾隆清泉县志》中记载旧《永州府志》存李芾之诗,并从中辑录下来;实则此诗为元朝学者陈孚的《浯溪题元次山颂后》。最后从《洪武永州府志》辑出李芾仅存的一首诗,附录于后。  关键词:李芾;浯溪;《永州府志》  李芾(?—1276),字叔章,湖南衡阳人。南宋朝面临元军进攻的颓势背景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梳理文言小说中女侠形象的发展脉络为基础,结合清代的政治文化背景,从行侠主题多样化、行侠手段丰富化、女性特征明显化和精神内涵伦理化四个方面总结女侠形象在清代出现的变化。  关键词:清代文言武侠小说;女侠形象;原因;新变  在清代,文言小说中塑造的女侠形象数量激增,-以女侠形象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篇目达到90篇以上,居历代之冠。从质量上看,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也出现了诸如王士祯《池北偶谈·女
期刊
摘 要: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关于古代战争文化的“征战舞”种类繁多,大多以作战前鼓舞士气、威慑敌人和瓦解敌人斗志的目的来进行,也有颂扬将士和祭拜祖先的祭祀活动。本文从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出发,对三个西南地区典型的“征战舞”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说明“征战舞”的意义内涵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征战舞”;“卡斯达温”;“克西格拉”;特征;内涵  1 “尚武、善战”的西南少数民族区域性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中的街头表演者是有别于传统社会中的街头艺人的一个新型群体。笔者在进行观察式调查的基础上,对街头表演者的表演行为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交流与互动、性别、角色,观众构成、经济收入以及空间中的秩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阐释。  关键词:街头表演者;空间;秩序;交流与互动  1 时空场域及基本概况  “清末民初,随着都市本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当时的大都市差不多都有一块民间艺人集中撂地卖
期刊
摘 要:纵观丁玲起起落落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我们发现丁玲是带着五四文学精神和革命文学理念的矛盾前行的,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贯穿其创作始终。这与作家理论素养及创作思维的局限性有关。但政治意识的强化并没有完全湮没作家的女性意识,仍不时以探讨民族、阶级解放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变革中女性命运的关注。本文将围绕丁玲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两重性,展开对丁玲小说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政治意识;双重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