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开始了他们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如何帮助这些农民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城市,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失地农民;角色转换;方式方法;探讨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批农民坐上了这趟急速向前的动车,进入城市,开始了由“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变。然而。由“农民”变“市民”,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身份转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登上进城的动车时,农民们怀揣着坼迁房屋得到的大笔补偿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生活的期许和惶恐。当他们踏上城里的土地,除了购买自己居住的房屋外。面对手头留存的大笔的剩余款不知如何规划未来,失去了熟悉的土地和熟悉的生活方式,刚刚进入城市,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农民,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方向。虽然政府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给他们,但手头资金宽裕的农民就业需求不旺,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做,没有了奋斗最原始的动力。加上政府给予的补偿款是一步到位,所以,手上有了钱,又不善于理财,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很快迷失了方向,钱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不少农民坐吃山空,几年不到,一部分进城的农民就成了城市新贫民,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目前,针对这部分进城农民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引导征地拆迁农民变市民的的角色转换,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探讨。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和借鉴的:
一、注重“农民”到“市民”的管理模式创新
改变原有的村庄管理模式为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让搬迁后的农民不仅是住所落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身体、精神也要逐渐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在集中连片的安置区,要及时组建社区,安排了解农民情况,又具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领导班子,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塑造文明市民等活动。并从治安联防、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着手,切实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这部分“新市民”与周围社区“老市民”的社会互动。随着新老市民交往的逐渐增多,两者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隔阂。老市民在观念上仍然把把新市民当成是郊区农民,而新市民虽然在穿衣打扮方面逐渐向老市民靠拢,但在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方面却并不认同老市民,觉得他们冷漠自私、自认为高人一等,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双方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所以,新老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比如扭秧歌。棋牌比赛、歌咏比赛等,让新老市民,在密切的交往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同。这对于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拥抱新生活意义非凡。
二、加强“农民“到‘市民’的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展变迁时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最难的。,在“村民”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内在的思想意识远未跟上环境的变化。在主体意识上,仍然停留在农民角色上。不知道市民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什么。所以,这期间,怎样正确引导这批新市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消费理念、理财方式等教育都尤其重要。 这几年,就有许多拆迁户放高利贷、盲目投资甚至肆意挥霍,很快变成新的城市贫民的案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搞不好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士给他们进行正确理财的培训。比如把配置的多余的安置房用于出租和商铺,把补偿金作为投资和理财的资本,去取得更多的回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逐步完成由普通村民到高素质市民的过度。
三、完善“农民”到“市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必须健全完善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研中,有近半数的农转非劳动力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城市新的就业弱势群体。很多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遭受不公正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被《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等基本法所覆盖,事业保险保障缺位。基于此,政府部门应该创新社会管理,逐步赋予拆迁农民以市民的身份,在入学、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鼓励有条件的“新市民”按照较高或最新标准缴纳保费,以期达到缴费年限后,享受可观的养老金和医保金,颐养天年。
四、积极拓宽“农民”到“市民”的就业渠道
劳动就业部门要针对失地农民确定“就业优先”的政策原则。首先,要弄清失地农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技能等基本信息,建立专门的失地农民劳动力数据库,有的放矢的为他们寻岗、送岗。针对部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等实际情况,要拨出专款对其进行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其次,要进行创业培训,适当降低信贷门槛,为他们创业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再次,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比如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等事业结合起来,帮助大龄农民实现再就业。通过就业使这批“新市民”成为城市新的建设者,见证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增加他们的存在感、、融入感、自豪感。从而把他们真正塑造成高素质的新市民。
关键词:失地农民;角色转换;方式方法;探讨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批农民坐上了这趟急速向前的动车,进入城市,开始了由“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变。然而。由“农民”变“市民”,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身份转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登上进城的动车时,农民们怀揣着坼迁房屋得到的大笔补偿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生活的期许和惶恐。当他们踏上城里的土地,除了购买自己居住的房屋外。面对手头留存的大笔的剩余款不知如何规划未来,失去了熟悉的土地和熟悉的生活方式,刚刚进入城市,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农民,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方向。虽然政府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给他们,但手头资金宽裕的农民就业需求不旺,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做,没有了奋斗最原始的动力。加上政府给予的补偿款是一步到位,所以,手上有了钱,又不善于理财,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很快迷失了方向,钱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不少农民坐吃山空,几年不到,一部分进城的农民就成了城市新贫民,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目前,针对这部分进城农民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引导征地拆迁农民变市民的的角色转换,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探讨。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和借鉴的:
一、注重“农民”到“市民”的管理模式创新
改变原有的村庄管理模式为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让搬迁后的农民不仅是住所落在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身体、精神也要逐渐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在集中连片的安置区,要及时组建社区,安排了解农民情况,又具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领导班子,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塑造文明市民等活动。并从治安联防、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着手,切实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这部分“新市民”与周围社区“老市民”的社会互动。随着新老市民交往的逐渐增多,两者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隔阂。老市民在观念上仍然把把新市民当成是郊区农民,而新市民虽然在穿衣打扮方面逐渐向老市民靠拢,但在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方面却并不认同老市民,觉得他们冷漠自私、自认为高人一等,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双方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所以,新老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比如扭秧歌。棋牌比赛、歌咏比赛等,让新老市民,在密切的交往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同。这对于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拥抱新生活意义非凡。
二、加强“农民“到‘市民’的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展变迁时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最难的。,在“村民”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内在的思想意识远未跟上环境的变化。在主体意识上,仍然停留在农民角色上。不知道市民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什么。所以,这期间,怎样正确引导这批新市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消费理念、理财方式等教育都尤其重要。 这几年,就有许多拆迁户放高利贷、盲目投资甚至肆意挥霍,很快变成新的城市贫民的案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搞不好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士给他们进行正确理财的培训。比如把配置的多余的安置房用于出租和商铺,把补偿金作为投资和理财的资本,去取得更多的回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逐步完成由普通村民到高素质市民的过度。
三、完善“农民”到“市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必须健全完善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研中,有近半数的农转非劳动力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城市新的就业弱势群体。很多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遭受不公正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被《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等基本法所覆盖,事业保险保障缺位。基于此,政府部门应该创新社会管理,逐步赋予拆迁农民以市民的身份,在入学、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鼓励有条件的“新市民”按照较高或最新标准缴纳保费,以期达到缴费年限后,享受可观的养老金和医保金,颐养天年。
四、积极拓宽“农民”到“市民”的就业渠道
劳动就业部门要针对失地农民确定“就业优先”的政策原则。首先,要弄清失地农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技能等基本信息,建立专门的失地农民劳动力数据库,有的放矢的为他们寻岗、送岗。针对部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等实际情况,要拨出专款对其进行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其次,要进行创业培训,适当降低信贷门槛,为他们创业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再次,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比如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等事业结合起来,帮助大龄农民实现再就业。通过就业使这批“新市民”成为城市新的建设者,见证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增加他们的存在感、、融入感、自豪感。从而把他们真正塑造成高素质的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