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的理念》解读纽曼的知识观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纽曼通过《大学的理念》传递了其以知识自身作为目的的知识观,此知识观体现了一种纯粹且自然的学习理念,其实现方式可通过四大逻辑步骤:精神信仰是基础,思维体系是保证,思考训练是关键,现实回报是结果。本文还结合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大学的理念》;纽曼;知识观
  约翰·亨利·纽曼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倡导者和捍卫者,其代表作《大学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他对大学之道的理解,对当今高等教育界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从他提倡的以知识自身为目的知识观入手试图明晰实现这种知识观的方法论步骤及其现实价值。
  《大学的理念》并不是纽曼专门撰写的教育学著作而是由其众多关于大学教育相关的演讲稿合成的。纽曼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的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浪潮。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的英式教育受到严重的质疑,随即出现了新大学运动、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纽曼在这种多派林立,思想空前活跃的社会背景之下,以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的身份理性而客观的为新时代的大学改革指出了一条相对光明的道路。他一生都在极力倡导自由教育思想,其自由教育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的衔接,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衔接,突出了大学自由教育的实用性特征。可以说,纽曼的关于自由教育的思想对于协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人类教育实践中的冲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完整性与普遍性,本文在探究他的知识观的同时,结合中国当代教育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知识观即对于知识的观念。它是人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见解与信念,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的种种假设,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知识观不同于知识本身,它是对知识的知识,是认知能力与反思调节能力等的综合,是一种动态且良性的循环机制,能帮助人们较为高效的获得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提倡的新的知识观“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构建新知识观的主要价值取向”,“明确知识的多种类型和多种属性”以及“全面把握知识的价值”同纽曼所倡导的知识观在某些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纽曼首先站在人的发展本身实施教育,认为当人在一种包容性的知识体系下通过反思和训练真正得到发展后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能养成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自然而然得到现实回报。本文通过《大学的理念》提炼出纽曼的知识观是一套良性且具有逻辑性的框架体系,即:精神信仰是基础,思维体系是保证,思考训练是关键,现实回报是结果。
  一、精神信仰是基础
  实现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知识观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基础。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笔者强调的信仰可以不是指宗教信仰,这个信仰是相信和仰慕之心,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任何人、事、物,只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从其本身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心安即可。纽曼作为神学家,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神学,其重视神学思想也就不言而喻了。他提到“宗教教义乃是知识”,“没有神学的大学教育是不符合理性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过于偏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行为,知识应该百家争鸣,包罗万象,从一开始就将知识割裂,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如同基础不牢靠的“危房”。结合中国的国情,可将他所提倡的神学教育看成是信念或者信仰教育,只有“相信”这种精神的存在,才能以一颗坚韧且虔诚的心去面对生活和迎接学习。人的生命长河本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没有信仰,很难坚持下去,也只有在这种信仰的驱动下,人们才能披荆斩棘,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最终收获“回报”。纽曼提到“我始终坚信,如果一个人不能比他现在所梦想的更进一步,走得更远,他就不能真正开始全面地掌握并讲授有关智慧的造物主的教义。”这里的“梦想”就是心中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前提和基础。古希腊的智者曾说过人的肉体和灵魂的选择通常是相背离的,所以当人们遇到问题时候,身体的本能总是感性的想要逃离和回避,而灵魂总是会理性的指引自己向着真善美前进。信仰是帮助人们在困难中保持清醒,紧紧的拉住灵魂不至于让其脱离自己。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最终只会沦为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由此可见,虔诚的信仰是前提,它能让人沉下心来,从容的应对种种考验,让奋力拼搏想要接近真理的灵魂不再孤单,有了更多的支撑。
  结合当下进行分析。中国的当代社会有太多的人没有信仰,因此没有敬畏之心,可以为了一己私利做出没有底线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没有信仰,一些人过得混沌又空虚,终日浑浑噩噩,没有方向;因为没有信仰,一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为没有信仰,一些人在获得足够的外部收获后,失去动力,困惑人生的意义。以信仰为基础的知识观需要人们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人一旦找到心灵的归宿,在遇到困苦之后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走入歧途;获得成功后不至于找不到人生意义,坠入恐慌。在中国,人们所熟知的类似信仰的教育有:图腾、诸子百家思想、理学、佛玄道教等,这些隐性教育让人们对真善美有追求但不够系统,没有将其扎根于生命,所以不能说成功。其实真正的信仰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和老师要传递一种万物皆有灵性的观念,让孩子从小学会敬畏世间万物,用心感受万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
  二、思维体系是保证
  其次,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哲学思维框架和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人们具有某一学科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即有深度;同时还能将此学科的知识和其他各学科联系起来,即有广度。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重视的是知识的吸收和获得,还没有跳出所学知识本身,获得批判和创造能力。纽曼着重强调了“神学是知识的一个分支”,“神学对其他知识分支的关系”和“其他知识分支对神学的关系”,旨在分析知识的整体性与各知识分支之间的联系,力图阐述思维体系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接着,纽曼提到的受益终身的心智习惯特点有“自由、公平、冷静、温和和智慧”,这些习惯的养成是靠理解知识的轮廓来获得,这种知识轮廓就是上述的延伸,即将万物看成一个整体,知识本身没有界限,而真正的知识轮廓的习得需要以一种承认知识完全能够成为它自身的目的这个观点为前提来构建的,一旦承认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真实又不可否认的美好的内心感受,他提到“这种感受足以补偿我们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作的大量的思考以及补偿在到达它的途中所付出的大量的辛苦。”这是以一种纯粹的,极其健康的状态来体验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可能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常人看到的是枯燥与苦难,而具有自身思維体系的人在此期间,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平静与幸福。   结合当前的问题来看。许多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只是习惯性的接收,没有思考过所学知识背后的意义和联系,缺少框架和体系思维,所以学习效率低下,抓不住核心。走向社会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更是手足无措,找不到方向。由此可见,扎实的思维体系是人们妥善处理问题,完满生活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纽曼在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知识观的前提下,提倡人们培养自身的哲学思维,这种思维的养成要进行系统的训练,且最好从小开始养成。就当代中国而言,可以在中学和大学开设哲学必修课程,让人们尽早接触哲学,培养联系万物的整体性知识观,体验人脑思维的艺术。
  三、思考训练是关键
  再次,要时常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思考训练。反思和批判使人更加理性,获得智慧,同时在理性的思考过程中自我不断更新,不断的超越人本身,越来越接近真理。此阶段人们已经可以跳出所学知识本身,对所接触的知识有辨别和推理能力,不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主动的“吸纳”,能够清晰判断优劣,获得创造性。文中提到“倘若一种事物能够经受得起同每一件别的事物的分离而仍然能够在生活中持续下去,那么,它必定在自身之中就有着一种生命力。在这样一些追求并不产生任何东西而又在不同的时代都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尽管它们并未证明自身有用,它们却被认为是可取的,这样它们必然在自身之中有着充分的目的,而不论这种目的到头来是些什么。”文中提到的这种能同每一件别的事物分离的能力,是我们应该追逐的,也是经过长期的思考训练才能获得的,这种思考训练可以称为博雅教育,而这种博雅本身是一种心智的操练,理性的操练,思考的操练。这种思考训练的结果是获得这样一种能力“有这样一种知识,尽管不产生任何东西却十分值得向往,因为它自身就是一种财富,就是对多年辛苦的一种充分的报偿,这个结论正是“博雅”一词和“哲學”一词已经指明了的。”在这种操练的过程中应该获得一种推理能力,这种推理能力是理性的人才能拥有的,同时理性让这种推理能力更加完备,纽曼提到“当我说到知识的时候,我指的是某种理智的东西,它把握了它通过感官而知觉到的东西,它对事物采取了一种观点,它看见的远比感官所传达的更多,它在看见的时候就对看见的东西进推理,它对看见的东西赋予了一种观念。它表达自身不是仅仅靠说出来而是靠一种推理。”在笔者看来,纽曼所提倡的理性的推理能力和杜威所提倡的以能够预见未来为教育目的的能力殊途同归。
  结合当下问题进行思考。在当今中国,不得不承认人们创新能力的缺乏,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们反思和批判能力的不足。这种理性能力的获得需要人们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与当前的自己抗争,在每一个“新我”的诞生之前,要经历无数次的纠结与痛苦,否定自身的不足。缓解创新不足的现象首先可以从学校的课程开设入手,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程体系应该更加完备,将经验上升到原理,再将原理落实到实践,最后再将实践回归原理;其次要求教师和家长适当的熏陶和引导孩子,不打压,不扼杀,让他们有节制的“自由”成长。
  四、现实回报是结果
  最后,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能获得常人眼中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好的工作岗位或者社会地位等。纽曼如此描述这种回报“有这样一种知识,尽管不产生任何东西却十分值得向往,因为它自身就是一种财富,就是对多年辛苦的一种充分的报偿。”基于此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理性的人有了坚定且虔诚的精神信仰,扎实的知识体系,同时不断进行思考训练,就相当于一棵大树,信仰是根基,知识体系是树干和枝干,思考训练是肥料和水分,只要生长在适宜的环境当中,自然能长出丰硕的果实,而这个果实只是这棵树应得的回报,它没有迫切的想要看到他们,可他们自然就生长出来了,鲜嫩多汁。文中提到:“所有的知识,其培养要么是为着世俗的目的,要么是为着永恒的目的”抱着一种获得永恒目的的心态去看待知识,世俗目的自然就能获得,因为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能够变得更加理性、智慧,大度,从容且沉得住气,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都能保全自己,收获内心向往的生活。由此一来,纽曼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衔接起来,看似无用的知识收获最有用的回报,而这个回报不仅体现于“内在”还反映于“外在”。
  反观当代的社会问题,有太多人迫切的想要获得身份地位钱财等,忽略这些现实的外在回报需要通过自己的沉浸和修炼才能收获,不能急躁,也不能抄近道。以投机的方式获得现实回报的人,终究是走不远的,因为他们的真正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外在所得,如果没有意识并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总有一天会回到原点。但当一个人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的历练,最终获得现实回报之后,不会有任何的浮躁和不安,因为这些回报都是应得的,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同时因为已经将这种思维习惯融入血液,他还能帮助周围的人、事、物蒸蒸日上,因为好的东西,是能产生出好的东西的。
  众所周知,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完美无瑕,纽曼所提倡的知识观也有其不足之处:过于偏爱和侧重人文知识,没有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一视同仁;这种非功利性倾向的知识观具有太强的主观色彩,实施的难度较高,不好把控其成效等。但其核心理念值得推崇,他提倡人们应该脚踏实地,用一种虔诚的信仰去体验生活,形成扎实的思维体系,不断的反思与超越,过滤外界世俗无用的声音,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日积月累,即成无用之大用。引用纽曼的一句话:我们要到达天堂,也可以靠利用这个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必然会逝去;我们要完善自己的天性,不是靠取消它,而是靠给它增添某种超过天性的东西,并把它引向高于它自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何克勇,何可人,何光沪,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式颖.《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潘洪建.知识观的概念、特征及教育学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1-5.
  [4]王晓华.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62-68.
  [5]廖哲勋.构建新的知识观,深化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6):12-19.
其他文献
要想学习轻,必须清清清!所谓“三清运动”就是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三清”的内容基本的、基础的书本内容,它是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三清”的载体不是人参与考试的试卷,而主要是课本。“三清”的对象是少数对该“清的内容没有掌握的学生。“三清”的核心是“堂堂清”,它是“日日清”和周周清”的基础。“三清”是个既定的目标,使所有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感到有了责任,于是一起使足了劲,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努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最突出的就是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如此,汽车维护保养也就成为热门技术。故而如何培养合格的汽车维修人才也成为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当务之急。而本文就针对企业化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企业化;汽车维修;实习;教学  随着我国汽车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汽修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为此,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汽车维
期刊
摘要: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是其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当前,为提高教学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造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结合高校造价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特征,实现工程
期刊
摘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的上述三点,口语交际是全部存在的;然而,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这些又是被说话能力所包含的。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们来讲,语文的学习其实算是难度比较高的一门学科了,因为语文对于小学同学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为之后的所有课程都会打下重要的基础,在新课程的编排下,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不同与之前的最大的一个环节,无非就是每个环节所增加的口语交
期刊
摘要:思政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据此本文探索了西华大学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的现状以及构建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意义,为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协同实践育人  一、协同实践育人的现状  1、教师现状  从思政教师角度来看。西华大学有专门从事思政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的思政任课教师,他们拥有扎实的专
期刊
摘要: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小学数学老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探究能力,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来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从了解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策略  引言  当前部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协作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长的关键时期,初中体育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初中体育教学,应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结合来考虑,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引言:  初中生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
期刊
“我的教育是从水上得来的,我的智慧中有水气,我的性格仿佛一道小小的河流……”沈从文的《来客》中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他的文字,他的性格,他的精神家园,无一不是建在一个水的世界里,当然,还有他的《边城》,他的湘西世界。  《来客》是高考前的阅读理解文章,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真是好,整篇小说就这么一句话最好,它本身就透着水气。最后一遍看《边城》,心里隐隐地痛,想着傩送的少年感,想着翠翠这点天真,倘若不能在一起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体育科研的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体育科研能力也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现阶段,体育科研在高职院校建设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问题。为此,高校需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变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科研;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高职体育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水平较低,且研究数量十分有限,而这就会阻碍高职院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并将此方式深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本文从智能手机入手,分析智能手机在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中的价值体现,探究如何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发挥智能手机功能价值,实现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  关键词:智能手机;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学质量  智能手机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结合产物,其打破了时间、地域以及电脑终端设备的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