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教学实施“高效课堂”是主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初中语文第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这篇课文四首古诗中的一首。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写能力,我利用一课时时间对其进行了以下主要的尝试(实例一):
……
学生因生活条件不同,对古代因交通不便造成的离愁别绪感受不深,于是,我创设意境,碰撞学生想象的火花。要求与原诗比较,为自己理解诗意做准备。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他暗暗在心里问自己:家乡最近怎样?亲人最近怎样?一切的一切,他都不知道。在这鸟儿归巢、人儿准备晚餐、居无定处之时,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看着远方的暮色,他牵着那匹疲惫的瘦马,艰难地向前走去,走去,走去……
分小组,争取每人发言,说出诗的大意。
我有意流动坐阵含“两类”学生的小组。一类是以张秋洪等同学为主的“双差生”组,二类是以李丽娟等同学为主的“双优生”组。一类学生代表发言(小组、全班),只能勉强用不怎么通顺的语言叙述诗意;不能比较。二类学生代表能积极发言(小组、全班),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说出诗意,并能比较:老师把人物画面摆在了前面,加了一些想象的内容。
点拨:1原诗为了突出荒凉、悲哀的画面,先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处处写景,却处处饱含着悲凉、凄苦之情。人物——游子最后出场,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得到了集中体现。全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高度统一,仅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悲哀。诗人不愧为“秋思之祖”。2 老师创设的意境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景物;游子生活凄苦,耳畔又想起歌声,想念家乡也是自然的。一个“又”字,不禁使人联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此景此情,彼景彼情,可谓情景交融。结尾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老师利用想象:将画面稍加调整;这首歌本来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加些想念家乡、亲人的内容。这些都显得恰到好处。从这些可看出:想象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它可使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所写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等。
下一个环节:以前老师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目,起草一篇文章。要求:字数在4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我有意抽查一、二类学生(发言):一类学生大多只写了一两百字,叙事简单,写不出思考等内容;二类学生多数写300字以上;能叙清人和事,有的有场面描写,有的有景物描写,有的能思考些较现实的问题,有的能表达思念之情。
通过写这个实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类学生进入初中之前所受的家庭、社会教育,要比二类学生贫乏些。
针对这一现实,我在一类学生身上花了一定的功夫:结合家庭、社会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各方面要求适当降低,给予平等的展示平台,发现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做好个别辅导……这样做效果较好:如张秋洪同学,各方面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由17—21—43—50分逐步上升。
实例二 我从事初中教育已32年。在家,我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1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2 多陪孩子学习,并检查辅导;3 多陪孩子玩游戏、观察、思考等,寓教育于孩子的家庭生活、课外生活中,使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除教育学生怎样科学地学习外,在家访及家长会上,引导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并要求家长为社会教育做些贡献。在社会,我争做文明市民。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我唯一能做到的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人有礼貌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爱护环境,不打骂人,远离对自己不利的场所……
我的老家与现在居住的家,可以说迄今为止,(除我的孩子外)没有一个孩子考上一本。我知道环境对培养我的孩子很不利,于是我注重了上面的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接受社会教育,再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小学以180分的成绩升入重点初中,初中以608分的成绩升入重高,高中以文科525分的成绩升入重点大学,大学被推荐读研,现工作能力较强。
实例三 现我在带刚满一岁的孙子。从三个月开始,我就在给孙子听“右脑潜能音乐”,平时,寓浅显的教育于孙子的生活中……与同龄幼儿比,孙子现各方面表现良好。
实例四 早年,我看过一篇报道,大意是:1985年,有7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在巴黎召开学术会议。记者采访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问:你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主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答:是在幼儿园学到的。比如:把自己吃的东西的一半分给小朋友,不吃零食,午饭后要休息,饭前便后要洗手,对人要有礼貌……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赞同……这个实例足以说明:幼儿教育-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是义务教育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
实例五 32年的初中教学生活,我逐步证实了:教“双差生”难度大,教“双优生”确实容易些。
综合以上几个实例,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如果我们每个市民都为家庭、社会教育多做点贡献,那……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搞好“高效课堂”这个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去潜心研究一下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去潜心研究一下家庭、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并尽心为这两种教育做些贡献,那……
人人为家庭、社会教育做贡献,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人人为家庭、社会教育做贡献,不管是幼儿教育也好,还是义务教育也好,还是……送进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肯定要高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个基础上去实施“高效课堂”,那效果肯定是可佳的。
以上就是我教学《天净沙 秋思》后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更多更深的教学思考!
(责任编辑 )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初中语文第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这篇课文四首古诗中的一首。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写能力,我利用一课时时间对其进行了以下主要的尝试(实例一):
……
学生因生活条件不同,对古代因交通不便造成的离愁别绪感受不深,于是,我创设意境,碰撞学生想象的火花。要求与原诗比较,为自己理解诗意做准备。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他暗暗在心里问自己:家乡最近怎样?亲人最近怎样?一切的一切,他都不知道。在这鸟儿归巢、人儿准备晚餐、居无定处之时,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看着远方的暮色,他牵着那匹疲惫的瘦马,艰难地向前走去,走去,走去……
分小组,争取每人发言,说出诗的大意。
我有意流动坐阵含“两类”学生的小组。一类是以张秋洪等同学为主的“双差生”组,二类是以李丽娟等同学为主的“双优生”组。一类学生代表发言(小组、全班),只能勉强用不怎么通顺的语言叙述诗意;不能比较。二类学生代表能积极发言(小组、全班),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说出诗意,并能比较:老师把人物画面摆在了前面,加了一些想象的内容。
点拨:1原诗为了突出荒凉、悲哀的画面,先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处处写景,却处处饱含着悲凉、凄苦之情。人物——游子最后出场,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得到了集中体现。全诗采用景物烘托的手法,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高度统一,仅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悲哀。诗人不愧为“秋思之祖”。2 老师创设的意境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景物;游子生活凄苦,耳畔又想起歌声,想念家乡也是自然的。一个“又”字,不禁使人联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此景此情,彼景彼情,可谓情景交融。结尾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老师利用想象:将画面稍加调整;这首歌本来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加些想念家乡、亲人的内容。这些都显得恰到好处。从这些可看出:想象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它可使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所写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等。
下一个环节:以前老师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目,起草一篇文章。要求:字数在4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我有意抽查一、二类学生(发言):一类学生大多只写了一两百字,叙事简单,写不出思考等内容;二类学生多数写300字以上;能叙清人和事,有的有场面描写,有的有景物描写,有的能思考些较现实的问题,有的能表达思念之情。
通过写这个实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类学生进入初中之前所受的家庭、社会教育,要比二类学生贫乏些。
针对这一现实,我在一类学生身上花了一定的功夫:结合家庭、社会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各方面要求适当降低,给予平等的展示平台,发现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做好个别辅导……这样做效果较好:如张秋洪同学,各方面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由17—21—43—50分逐步上升。
实例二 我从事初中教育已32年。在家,我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1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2 多陪孩子学习,并检查辅导;3 多陪孩子玩游戏、观察、思考等,寓教育于孩子的家庭生活、课外生活中,使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除教育学生怎样科学地学习外,在家访及家长会上,引导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并要求家长为社会教育做些贡献。在社会,我争做文明市民。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我唯一能做到的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人有礼貌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爱护环境,不打骂人,远离对自己不利的场所……
我的老家与现在居住的家,可以说迄今为止,(除我的孩子外)没有一个孩子考上一本。我知道环境对培养我的孩子很不利,于是我注重了上面的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接受社会教育,再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小学以180分的成绩升入重点初中,初中以608分的成绩升入重高,高中以文科525分的成绩升入重点大学,大学被推荐读研,现工作能力较强。
实例三 现我在带刚满一岁的孙子。从三个月开始,我就在给孙子听“右脑潜能音乐”,平时,寓浅显的教育于孙子的生活中……与同龄幼儿比,孙子现各方面表现良好。
实例四 早年,我看过一篇报道,大意是:1985年,有7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在巴黎召开学术会议。记者采访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问:你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主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答:是在幼儿园学到的。比如:把自己吃的东西的一半分给小朋友,不吃零食,午饭后要休息,饭前便后要洗手,对人要有礼貌……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赞同……这个实例足以说明:幼儿教育-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是义务教育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
实例五 32年的初中教学生活,我逐步证实了:教“双差生”难度大,教“双优生”确实容易些。
综合以上几个实例,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如果我们每个市民都为家庭、社会教育多做点贡献,那……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搞好“高效课堂”这个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去潜心研究一下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去潜心研究一下家庭、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并尽心为这两种教育做些贡献,那……
人人为家庭、社会教育做贡献,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人人为家庭、社会教育做贡献,不管是幼儿教育也好,还是义务教育也好,还是……送进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肯定要高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个基础上去实施“高效课堂”,那效果肯定是可佳的。
以上就是我教学《天净沙 秋思》后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更多更深的教学思考!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