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来的语文效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大纲明确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朗读目标不明确。有些课堂,听来书声琅琅,看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心中一片茫然,因为教师在读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朗读目标和要求。二是朗读引导没有循序渐进。教师只一味强调“读出课文的情感”,但没有遵循“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三是朗读评价走形式。教师只是草草作评,没有指导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科学地设计朗读教学,并有的放矢地落实到教学当中。朗读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训练目标。朗读目标训练可以从整个学年、学期、单元、篇目上制定,既有长远目标,也有短期目标,每个阶段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教师应做好计划。目标的确定应当循序渐进,要求应由低到高。朗读目标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准确流畅。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畅句子段落,这是朗读训练的初级目标。二是技巧恰当。即要求学生在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的技巧上处理较为恰当,这是朗读训练的中级目标。三是情感自然流露。即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是朗读训练的高级目标。学生一旦掌握前述的朗读技巧后,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教学自然达到一定效果。
  二、创设朗读情境。一是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课堂上有效地运用现代手段进行朗读指导,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朗读朱自清的《春》时,可出示春草、春花、春雨等各种生机勃勃的图片,配上春天特有的鸟声、雨声、流水声及悠扬的乐声,让学生如同沉浸在春的世界里,课文自然不讲自会。二是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例如,我在讲《出师表》一文时,不是用太多的讲解,而是身着正装,表情严肃,深沉地朗读,让课堂沉浸在悲怆与深情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就把握了作者的主要情感。
  三、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形式不是单一的,为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可根据课文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自主训练作不同的设计,如齐读、小组朗读、领读、对读、赛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示范朗读、模仿朗读、录音朗读、品读、美读等等。(1)齐读。这种方法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可以使整个教室充满琅琅书声,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过于频繁齐读易导致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2)小组朗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3)分角色朗读。设计小品表演形式,或模仿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既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4)模仿朗读。以教师或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的朗读为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性朗读训练。通过示范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和朗读欲望,并能为学生的朗读练习提供一个范本。(5)品味朗读。即边赏析边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朗读。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得到了深化,朗读技巧得以运用,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四、注重朗读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语文课堂上,朗读评价包括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小组对个人朗读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朗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自主朗读的能力及朗读技巧两个方面。评价形式有课堂即兴评价和阶段性总体评价两种,即课堂上可设置个别朗读、赛读等方式,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当场点评,读得好的地方,不足之处,应该怎样读更好,这是探讨式的评价。阶段性的评价可采用不记名评价,发表民意测评表,对学生在一定的学段里朗读是否有进步,学习自主性怎样,朗读的技巧是否掌握等方面进行测评,然后指出每个学生努力的方向,以鼓励其进步。当然,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训练动力。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学生的“母语”是自己本民族的方言,方言因素导致外语学习方面有很大干扰和困难。而我任教的地区更是多个少数民族杂居的西部地区,多数学生到中学才接触到英语,而且本方言中有“盲点音”(难发送气音、卷舌音等),他们觉得学英语“难于上青天”,畏难情绪盛行。英语,成为他们学习上的拦路虎。但英语又是一门“国际性语言”,每一个学生都绕不开,逃不掉,他们在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面对英语学
●嘉兴技师学院  邀请名企进校园讲授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  近日,嘉兴技师学院邀请嘉兴市五芳斋集团董事胡小彬来校作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专题报告,财经管理系逾1200名同学到场聆听了讲演。作为嘉兴颇有影响的企业,五芳斋品牌在全国享有盛名。胡小彬董事长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的实例,对五芳斋棕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了具体的讲解,让同学们不出校园就领略到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学校举办此类型的活
一、前言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道出了阅读与写作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阅读和写作均属于书面交际活动, 二者相互依存,是同一交际活动中的两个不同侧面。阅读可以增强语感,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是信息输入过程;写作是信息自内而外的输出过程。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激活灵感、激发兴趣、整理思路、组织素材
古人云:“文以载道。” 在教师、文本、学生三个阅读过程的主体经历体验、碰撞、对话后,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作者)与教师、学生自我心灵的沟通对话。如何更好地综合“人本”与“文本”,我觉得事关“一种意识、两个前提、七点做法”。  一、树立 “以文本促人本” 的意识  以课文
高中的新课改实验与以往的课程实验相比较,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
如何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好地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做了一些粗浅的反思,以就教于专家同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恰当  现状1: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有些教师不管需要还是不需要,每节数学课都创设问题情境;不管合适不合适,甚至把一些无效的情境也用在课堂
所谓交际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以交际活动为中心,渗透到听、说、读、写每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场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热衷交际,因此交际教学法是值得我们深入借鉴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交际教学法进行简要探讨。  一、交际法实际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活化教学  教材是进行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又是不容乐观的。首先,语文学习和理科学习不一样,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家长和学生普遍不太重视。其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网络充斥生活,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去读一读书,写一写文章,而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课程,所以现在初中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最后,时下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他们所谓的“高校课堂”,向学生灌
古人论文讲究“就事”,即在赏析评论诗词文章时要注意联系作者写作此诗文时特殊的人生遭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很有见地与实用价值的观点。由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古诗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遭际,学生感同身受,理解起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来就会容易、深刻得多。事实上,广大的语文教师也一直在这样做着。但问题
一、变换背景  1.现在的学生爱读网络小说,喜欢其新鲜、刺激的情节,而对选入教材中的诸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类文言小说则不屑一顾。  2.按部就班地用“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的模式教小说,学生的情感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波澜,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即使在课堂上回答了几个问题,也只是干瘪的死板的条条框框,难以对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3.高考“语言知识运用”板块常设有拟写对联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