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挖掘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内容,让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进一步完善美术教学内涵,是现代美术教学的神圣使命。本文从作品欣赏、生活启迪、学生人格修养等方面将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一些浅显的陈述,意在唤起同行们的注意。
  【关键词】环保意识 品味生活 人格修养
  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定高中美术教学的价值观的内容、方法、途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那么,究竟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
  一、环保意识与美术教学
  美术课,是学生眼中的边沿学科,然则,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旨,身为人师,还是要一丝不苟的融“传道授业”为一体,庶几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先说“传道”吧。“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有研究表明,塑料制品,暂时还无法有效分解,那么,每天全球消费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将会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噩梦!长此以往,地球的未来将是一片白色的海洋,我们就成了作茧自缚的可怜虫。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唤醒社会的公众意识,比如北京有一些超市就已经下架了塑料袋,以可多次使用的环保袋来替代之。这开场白吸引了学生,于是,笔者就开始“授业”了。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设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但现在,环保问题,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了,所以,美术教学也应该融入环保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这种环保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环保意识在设计意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设计的产品造出时对原材料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用完之后的回收都必须考虑到环保的问题。教学中,笔者选择有针对性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典型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要求学生比较同类产品中环保意识较强的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好处,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对目前自己正在使用的商品和市场上那些正在销售的日常生活用品提出看法,并鼓励他们虚构设计环保型的同类产品。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环保意识是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方面,也还会影响学生在购物时潜意识地注重选择环保型产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学生把环保意识当成今后自己行为的准则之一。
  就这样,笔者从“地球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层面,打开了我的美术教学的新局面,学生也在重新给美术课定位了。
  二、欣赏美术作品,品味生活
  美术是视觉艺术之一,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美术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中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其内容上品味到作品中内在的意蕴,进而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时候,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学生的道德情感就在欣赏中得到了陶冶,加深了对生活美、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学生热爱生活与创造生活的意识与激情也就被很好地激发了。如,我引导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学生看到画中人物形象的那一刻,都屏气敛声了,我知道学生入境了,他们在潜意识地把《父亲》与自己现在生活中见到的人物进行对比,我仔细捕捉学生的表情,几乎所有的学生当时都露出那种震撼和惊讶的表情,学生与罗中立发生了思想上的对话,他们不由自主的追溯画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概况,还要将画中人物与现代人的生活差异作一对比,然后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学生思想上的巨大震撼和这种艺术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无可言喻的。
  三、提升学生人格修养
  1.注重教材的开掘
  充分挖掘并发挥美术教材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等方面的素材。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以其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创新思维结合起来,提升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关注,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教研化,漠视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培养。技术与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同时,良好的个人情感和人格魅力也会使学生笔下的作品生动传神,并具有审美价值。
  2.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
  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都是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心灵得到净化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高中学生美术教育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形成的阶段,心中许多是非观念都还不成熟。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情感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他们的感情极易被感染,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与被爱,感受付出和回报、关怀与尊重、理解与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达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以美育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教学中,教师少一点枯燥的讲解分析,多一点作品、图像以及多媒体展示,学生在直观感受、比较、分析中,受到的情操陶冶远比抽象的理论说教强一百倍;多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萌生兴趣和表现的冲动;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是平面创作,也可以是立体表现;可以是美术媒体,也可以开展有趣游戏活动,还可以综合运用音乐、戏曲、文学、诗歌、表演等方式,学生的人格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中将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在欣赏任伯年的《苏武牧羊图》这幅作品时,站在单纯的认知角度将会看到,《苏武牧羊图》是在中国唐宋以来山水花鸟占据统治地位时候一组人物写意,多变而富有生气的绘画技巧将零碎的色点和急促的线条组成旋涡状的各种图案,强化绘画的表现力,寄寓了作者内心澎湃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将会看到多组对立人物之间的情态。不管是苏武,还是那些看守,不管是人物,还是羊群,都统统被卷入巨大的民族气节之中,这种民族气节在通过苏武手中的脱尽了旄的杖节,旋转升腾,扶摇直上,充塞天地之间,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处于民族气节的笼罩之中。那些匈奴看守和苏武杖节下的羊群,成了苏武民族气节的见证者和钦佩者,苏武的形象因此而高大。在这里,前面看到的是画的表象,而后面看到的是画中更深的内涵,从中悟出人生的价值。
  高中生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美术教学,以其独特的审美观,是可以担此重任的。
  【参考文献】
  1.岑国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互动”指的就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主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英语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不断的启发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运用到情景中去,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创建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变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期刊
新课标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坚守“任务型”教学阵地呢?笔者认为:  一、明确教学内容和意义  语言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交际运用语言,为此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特定情景中的口头或书面内容和
期刊
新世纪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充斥着他们的大脑,他们用一双双智慧的双眼,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善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营造与学生互动的对话氛围,共同登上新课程的数学“舞台”,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数学课堂要着眼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对于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我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开发智力的关键,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养成反思习惯,这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反思能力 数学学习 主要因素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著作《数学结构的教学现象》中曾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现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这样要求:通过学习
期刊
【摘要】个人认为,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获取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引导儿童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获取知识。鼓励儿童全身心参与、主动学习,有助于养成孩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学习环境 学习数学 主动探索  社会的发展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承担培养栋梁重担的幼教必须成为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身为幼教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哪些利于他们主
期刊
新课标指出: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要重视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优化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原则,构建课堂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成绩。在课堂中以“导,讲,评,议”四步为结构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一、导  如何做好课堂的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不少的困惑,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
期刊
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改工作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于:从个人前程来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倡导积极的人生,对国家使命,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对国际意识,要培养
期刊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诸如情感、意志、动机、信心、自尊心、兴趣、习惯、性格等。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事业的成功与否,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大大超过了自身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学习和各项活动的效率、价值成败,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因素的成果往往蕴含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