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商业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组织人们合作,使合作创造的价值超越每个人独立工作创造的价值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能消灭人类;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是体验式互联网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被称为网络文化的观察者和科技商业的预言家,著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等畅销书。他在2015年出版的新书《必然》中预测了未来二三十年的世界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把握时代脉搏的切入点。2015年,凯文·凯利访华,在北京、广东等多地演讲,与众多创业者对话,并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者的专访。近日,他再次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中国政府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中国各个层面都注重对创业者的培养。比如,马云等中国优秀企业家创办了湖畔大学,旨在培养下一代的商业领袖,你对此有何建议?
凯文·凯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正处于从创新大国发展为创新强国的关键时期,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很多战略规划,非常有利于应对全球化竞争,提升国家实力。实施这个战略,最为关键的是创业者。如果让我来培养中国的创业者,我会教给他们两件事。第一,学会接受失败。失败不应受到惩罚,某种程度上还应该得到奖励,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得到经验教训。即使失败了一小步,但仍然要向前迈进,这是创业的必经过程。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说过,你的成功率越高,你的失败率也就越高。所以,接受失败而不只是容忍失败,这点很重要。第二,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擅长于培养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才。不过,要想成为创新强国,中国人就要养成挑战传统、挖掘真相的习惯。
中国经济报告:商业和技术的双核发展必然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如你在新书《必然》中提到,如果在分享经济中,车、房子、电脑、储存空间都可免费获得,那么,创业的意义何在?
凯文·凯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再扩大一些,就是公司的意义何在?为什么大家不能全都变成自由职业者,为自己工作?为什么有了人工智能和各种工具,我们还要工作?答案是人类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而人工智能不足以完成。人类需要不同的思维碰撞,这是个体很难完成的。人们喜欢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是因为当别人足够优秀时会对我们形成挑战,迫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产生好的想法后,还需要其他人“迫使”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变得更好。所以,未来商业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组织人们合作,使合作创造的价值超越每个人独立工作创造的价值之和。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企业理论指出,人们之所以以公司的形式工作,而非独立工作,是因为公司可以为个人提供独立工作所不能获得的价值。正是集体合作产生的价值促进科技和未来商业的发展。通过合作,个体可以完成独自一人时完成不了的事情。即使是独自完成,也是通过类似维基百科的合作方式完成。我认为未来会出现一些新型的组织合作方式。有一些合作会很松散,像维基百科一样;有一些会比较集中;还有一些会是高度集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不同的组织形态,找到“怎样合作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答案。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必然》中提到未来最伟大的发明尚未出现,你预计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
凯文·凯利:我认为会是能源来源领域的冷核聚变,合成的太阳能试图复制太阳产生能源的方式。这可以使人类不再依赖于碳基能源,也可能会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它将是未来30年里最伟大的发明。
中国“必然”成为机器人第一大国
中国经济报告:你曾多次提出中国将会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第一大国,你如何看待中国的机器人产业?
凯文·凯利: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在广东深圳。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为了维持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数量,中国需要机器人支持制造业发展。因此,我认为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将在质量、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领先世界。我预计未来二三十年里,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人会在中国诞生,而不是在日本或者美国。制造业需要机器人,机器人反过来也会促进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书中提到了Holos(霍洛斯:人类、计算机、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设备、各种传感器靠网络紧密连接起来的世界)将会是未来的主宰。你认为它会使人类灭亡吗?
凯文·凯利:生命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加新事物,而不是除去旧事物。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依然是旧的,依然是爬行动物的大脑、哺乳动物的大脑,人工智能不过是在旧有基础上发生了层级递进。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能消灭人类。
中国经济报告:不久前,AlphaGo打败了世界顶级围棋选手,很多人担心未来人类会被人工智能超越。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凯文·凯利: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情况不仅短期内不会发生,未来也不会发生。 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智能,而是有数百种智能和数百种思维方式,比如,演绎法、逻辑、多种智商、情商等。所有这些不同的智能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很多不同类型的“狭窄思维”。尽管是“狭窄思维”,人工智能却可以在某些单一领域超越人类大脑。比如,计算能力是人类不擅长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超越人类,但这也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而已。
实际上,1997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深蓝”就曾打败过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失败后意识到,如果他可以获得跟计算机一样的存储体,他就有可能会赢。所以,他发起了新的象棋比赛,参赛者可以和人工智能合作,也可以和人工智能比赛,这种新式象棋比赛被称为自由象棋比赛。现在世界上最强的象棋高手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一群人加人工智能合作的综合体。所以,人类加上人工智能远远强于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超级智能”?人工智能属于异类智能吗?
凯文·凯利:异类智能(Alien Intelligence)是超级智能的一种。在众多智能中,有很多智能比人类智能更有竞争力,但它们是异类智能。如果把人类智能比喻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那么,猴子也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异类智能。在某些方面,猴子的智能要比人类智能更有竞争力。人类误以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的产物,是继虫子、细菌、蚱蜢、老鼠、猴子和人类之后的新事物,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系统性思维”解决一些人类做不好的事情,因为人类并不擅长系统性思考。人工智能可以变成一种特别擅长推理和论证的思维系统,用上千个步骤去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这是人类思维难以做到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做到。这种智能只是在模仿人类,而不是异类智能。
中国经济报告: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许多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 、埃隆·马斯克,还有史蒂芬·霍金这样的科学家都曾表达过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担忧?你认为失控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凯文·凯利:任何人类创造的技术都有可能会被人为利用制造武器,任何技术都可能被人故意滥用造成危害,所以,未来一定会有人利用人工智能去做坏事。就像现在会有人利用汽车来做恶,制造撞人事故,但难道因为此就要阻止汽车的生产吗?事实上,每年有100万人在汽车事故中丧生,但汽车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它带来的坏处。人工智能也是一样,即使它会被用来作恶,但依旧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去年年底,埃隆·马斯克发起了一个非营利组织Open AI,试图建立平衡人工智能发展的天网,防止人工智能意外发生。你对此如何评价?
凯文·凯利:埃隆·马斯克和一些人担心,人工智能如果发展到极其聪明的程度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不利。他们想让人工智能研究者承诺,让人工智能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中发展,遵守人类的道德法则。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想法。比如,谷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研究人员允许汽车做出判断。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道德规则,这需要人类研究员提前设定好。人类会在碰到特殊情况时做出符合人类道德的相应反应,但自动驾驶汽车是根据程序的指示行驶的。所以,研究员必须提前编订程序,保证汽车按照规则行驶。
虚拟现实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现实或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你对中国的虚拟现实产业如何评价?
凯文·凯利:现在虚拟现实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我刚刚试用了中国虚拟现实创业公司HYPEREAL的产品。我认为中国的创业者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目前,虚拟现实领域尚未出现权威专业人士。中国的HYPEREAL和他们的伙伴们都有雄心壮志,工作努力,我认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虚拟现实领域的领军人物。未来10年,虚拟现实行业最大的国际品牌产品很可能来自中国。
中国经济报告:哪些行业会最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凯文·凯利:我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会在五个行业里最先得到应用。第一个吃螃蟹的绝对是游戏行业;第二个是发展虚拟现实领域的行业设计者,就像10年前人们在各种场地安装Wifi一样,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技术人员落实,这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必须的;第三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会是社交媒体和场所;第四个是教育培训行业。这里不是指传统的学校教育,而是职业培训。比如,一支国家足球队购买虚拟现实产品用于技术训练。因为足球运动员在场地上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虚拟现实技术能帮助他们利用比赛间隙熟悉场地;第五个是视频、会议领域,这是我本人愿意爽快付钱的领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可以感受到更多细节,看到纤维、头发丝、睫毛、动作,仿佛置身现场。通过Skype也可以实现面对面聊天,但是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现场感完全不同。
互联网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在你的新书中,你提到了 “读屏人”?如何定义他们?他们是否会影响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凯文·凯利:100年以前的人类文化,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写为中心。那时的人在纸张、卷轴、书籍、墙上和雕塑上写,写下来的东西成了人类文化的中心,我们就成为“读书人”。但现在电子屏幕越来越多,遍布各个角落。屏幕出现在衣服口袋里、眼镜上、墙上,于是,我们成为“读屏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书的文化是永久的、固定的、不会流动、不会改变的,但是,屏幕文化是可变动和流动的。在书文化中,有权威机构,有法律,有专家。在屏幕文化中,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相对的。这种新文化是全球性的,需要用不同于以往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去理解。在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刚刚出现的时候,网络只是一种更好的有线电视,因为我们当时只有电视,也只经历过电视。而网络就像是有着数千个频道的有线电视。所以,在电视时代,人们认为网络一定会有频道,因为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就是一种比电视更好的载体。
同理,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互联网发展的认知是更好的互联网。但我认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现在的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互联网,全世界的图书资源、世界地图、股票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也就是说,互联网为全人类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但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不再是信息化互联网,而是体验式互联网。互联网不再只是你想浏览的网站和网页,这一切都将变成对话式的平台。所以,我认为互联网将会向这两个方向发展:注重体验,注重互动。
中国经济报告: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吗?
凯文·凯利:这点是肯定的。未来人类肯定会利用数字化工具有效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我看来,公益是一个整体。中国公益发展的机会是建立一种让人们愿意捐出自己财富的模式,让公益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愿意以个人名义让他人分享自己的部分财富。中国的公益发展历史不如西方国家长。我认为,如果中国的富裕阶层能像美国的富裕阶层一样,捐出自己一半的财富,推动公益融入中国文化,这将是公益事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情。
中国经济报告:您认为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前景如何?
凯文·凯利:我认为未来大学将趋于非集成化。大学比其他机构更擅长做的事情就是从事长期研究工作——尽管很少有大学致力于此。这类研究与学生的关系不大,可能在10年、20年内都不会产生经济利益,但这些研究是大学应该做的。我预计,科技会使大学的教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VR等技术会让大学重新发展。大学教育工作目前仍然是以人工教学为主,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VR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今后高等教育领域会产生变革,就像现在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冲击一样。也许以后会出现其他的组织,能比现有的大学更好地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书中提及,人类的所有行动未来都会被追踪、被数字化。在数字化时代,你会继续保持“网络游侠”的状态吗?
凯文·凯利: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自己想要透明化的程度和被追踪记录的程度。让人们有选择的余地,这点很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当人们进行选择时,他们更倾向于个人信息透明化、个性化,而不是很注重隐私。所以,我认为即便人们更倾向于将个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但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有选择的权利。
(作者为《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被称为网络文化的观察者和科技商业的预言家,著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等畅销书。他在2015年出版的新书《必然》中预测了未来二三十年的世界发展趋势,为人们提供了把握时代脉搏的切入点。2015年,凯文·凯利访华,在北京、广东等多地演讲,与众多创业者对话,并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者的专访。近日,他再次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中国政府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中国各个层面都注重对创业者的培养。比如,马云等中国优秀企业家创办了湖畔大学,旨在培养下一代的商业领袖,你对此有何建议?
凯文·凯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正处于从创新大国发展为创新强国的关键时期,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很多战略规划,非常有利于应对全球化竞争,提升国家实力。实施这个战略,最为关键的是创业者。如果让我来培养中国的创业者,我会教给他们两件事。第一,学会接受失败。失败不应受到惩罚,某种程度上还应该得到奖励,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得到经验教训。即使失败了一小步,但仍然要向前迈进,这是创业的必经过程。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说过,你的成功率越高,你的失败率也就越高。所以,接受失败而不只是容忍失败,这点很重要。第二,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擅长于培养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才。不过,要想成为创新强国,中国人就要养成挑战传统、挖掘真相的习惯。
中国经济报告:商业和技术的双核发展必然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如你在新书《必然》中提到,如果在分享经济中,车、房子、电脑、储存空间都可免费获得,那么,创业的意义何在?
凯文·凯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再扩大一些,就是公司的意义何在?为什么大家不能全都变成自由职业者,为自己工作?为什么有了人工智能和各种工具,我们还要工作?答案是人类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而人工智能不足以完成。人类需要不同的思维碰撞,这是个体很难完成的。人们喜欢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是因为当别人足够优秀时会对我们形成挑战,迫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产生好的想法后,还需要其他人“迫使”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变得更好。所以,未来商业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组织人们合作,使合作创造的价值超越每个人独立工作创造的价值之和。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企业理论指出,人们之所以以公司的形式工作,而非独立工作,是因为公司可以为个人提供独立工作所不能获得的价值。正是集体合作产生的价值促进科技和未来商业的发展。通过合作,个体可以完成独自一人时完成不了的事情。即使是独自完成,也是通过类似维基百科的合作方式完成。我认为未来会出现一些新型的组织合作方式。有一些合作会很松散,像维基百科一样;有一些会比较集中;还有一些会是高度集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不同的组织形态,找到“怎样合作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答案。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必然》中提到未来最伟大的发明尚未出现,你预计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
凯文·凯利:我认为会是能源来源领域的冷核聚变,合成的太阳能试图复制太阳产生能源的方式。这可以使人类不再依赖于碳基能源,也可能会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它将是未来30年里最伟大的发明。
中国“必然”成为机器人第一大国
中国经济报告:你曾多次提出中国将会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第一大国,你如何看待中国的机器人产业?
凯文·凯利: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在广东深圳。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为了维持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数量,中国需要机器人支持制造业发展。因此,我认为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将在质量、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领先世界。我预计未来二三十年里,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人会在中国诞生,而不是在日本或者美国。制造业需要机器人,机器人反过来也会促进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书中提到了Holos(霍洛斯:人类、计算机、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设备、各种传感器靠网络紧密连接起来的世界)将会是未来的主宰。你认为它会使人类灭亡吗?
凯文·凯利:生命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加新事物,而不是除去旧事物。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依然是旧的,依然是爬行动物的大脑、哺乳动物的大脑,人工智能不过是在旧有基础上发生了层级递进。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能消灭人类。
中国经济报告:不久前,AlphaGo打败了世界顶级围棋选手,很多人担心未来人类会被人工智能超越。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凯文·凯利: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情况不仅短期内不会发生,未来也不会发生。 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智能,而是有数百种智能和数百种思维方式,比如,演绎法、逻辑、多种智商、情商等。所有这些不同的智能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很多不同类型的“狭窄思维”。尽管是“狭窄思维”,人工智能却可以在某些单一领域超越人类大脑。比如,计算能力是人类不擅长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超越人类,但这也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而已。
实际上,1997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深蓝”就曾打败过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失败后意识到,如果他可以获得跟计算机一样的存储体,他就有可能会赢。所以,他发起了新的象棋比赛,参赛者可以和人工智能合作,也可以和人工智能比赛,这种新式象棋比赛被称为自由象棋比赛。现在世界上最强的象棋高手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一群人加人工智能合作的综合体。所以,人类加上人工智能远远强于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超级智能”?人工智能属于异类智能吗?
凯文·凯利:异类智能(Alien Intelligence)是超级智能的一种。在众多智能中,有很多智能比人类智能更有竞争力,但它们是异类智能。如果把人类智能比喻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那么,猴子也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异类智能。在某些方面,猴子的智能要比人类智能更有竞争力。人类误以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的产物,是继虫子、细菌、蚱蜢、老鼠、猴子和人类之后的新事物,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系统性思维”解决一些人类做不好的事情,因为人类并不擅长系统性思考。人工智能可以变成一种特别擅长推理和论证的思维系统,用上千个步骤去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这是人类思维难以做到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做到。这种智能只是在模仿人类,而不是异类智能。
中国经济报告: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许多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 、埃隆·马斯克,还有史蒂芬·霍金这样的科学家都曾表达过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担忧?你认为失控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凯文·凯利:任何人类创造的技术都有可能会被人为利用制造武器,任何技术都可能被人故意滥用造成危害,所以,未来一定会有人利用人工智能去做坏事。就像现在会有人利用汽车来做恶,制造撞人事故,但难道因为此就要阻止汽车的生产吗?事实上,每年有100万人在汽车事故中丧生,但汽车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它带来的坏处。人工智能也是一样,即使它会被用来作恶,但依旧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去年年底,埃隆·马斯克发起了一个非营利组织Open AI,试图建立平衡人工智能发展的天网,防止人工智能意外发生。你对此如何评价?
凯文·凯利:埃隆·马斯克和一些人担心,人工智能如果发展到极其聪明的程度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不利。他们想让人工智能研究者承诺,让人工智能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中发展,遵守人类的道德法则。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想法。比如,谷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研究人员允许汽车做出判断。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道德规则,这需要人类研究员提前设定好。人类会在碰到特殊情况时做出符合人类道德的相应反应,但自动驾驶汽车是根据程序的指示行驶的。所以,研究员必须提前编订程序,保证汽车按照规则行驶。
虚拟现实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现实或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你对中国的虚拟现实产业如何评价?
凯文·凯利:现在虚拟现实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我刚刚试用了中国虚拟现实创业公司HYPEREAL的产品。我认为中国的创业者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都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目前,虚拟现实领域尚未出现权威专业人士。中国的HYPEREAL和他们的伙伴们都有雄心壮志,工作努力,我认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虚拟现实领域的领军人物。未来10年,虚拟现实行业最大的国际品牌产品很可能来自中国。
中国经济报告:哪些行业会最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凯文·凯利:我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会在五个行业里最先得到应用。第一个吃螃蟹的绝对是游戏行业;第二个是发展虚拟现实领域的行业设计者,就像10年前人们在各种场地安装Wifi一样,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技术人员落实,这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必须的;第三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会是社交媒体和场所;第四个是教育培训行业。这里不是指传统的学校教育,而是职业培训。比如,一支国家足球队购买虚拟现实产品用于技术训练。因为足球运动员在场地上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虚拟现实技术能帮助他们利用比赛间隙熟悉场地;第五个是视频、会议领域,这是我本人愿意爽快付钱的领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可以感受到更多细节,看到纤维、头发丝、睫毛、动作,仿佛置身现场。通过Skype也可以实现面对面聊天,但是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现场感完全不同。
互联网的“必然”未来
中国经济报告:在你的新书中,你提到了 “读屏人”?如何定义他们?他们是否会影响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凯文·凯利:100年以前的人类文化,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写为中心。那时的人在纸张、卷轴、书籍、墙上和雕塑上写,写下来的东西成了人类文化的中心,我们就成为“读书人”。但现在电子屏幕越来越多,遍布各个角落。屏幕出现在衣服口袋里、眼镜上、墙上,于是,我们成为“读屏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书的文化是永久的、固定的、不会流动、不会改变的,但是,屏幕文化是可变动和流动的。在书文化中,有权威机构,有法律,有专家。在屏幕文化中,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相对的。这种新文化是全球性的,需要用不同于以往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去理解。在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刚刚出现的时候,网络只是一种更好的有线电视,因为我们当时只有电视,也只经历过电视。而网络就像是有着数千个频道的有线电视。所以,在电视时代,人们认为网络一定会有频道,因为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就是一种比电视更好的载体。
同理,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互联网发展的认知是更好的互联网。但我认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现在的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互联网,全世界的图书资源、世界地图、股票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也就是说,互联网为全人类提供了信息获取渠道。但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不再是信息化互联网,而是体验式互联网。互联网不再只是你想浏览的网站和网页,这一切都将变成对话式的平台。所以,我认为互联网将会向这两个方向发展:注重体验,注重互动。
中国经济报告: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吗?
凯文·凯利:这点是肯定的。未来人类肯定会利用数字化工具有效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我看来,公益是一个整体。中国公益发展的机会是建立一种让人们愿意捐出自己财富的模式,让公益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愿意以个人名义让他人分享自己的部分财富。中国的公益发展历史不如西方国家长。我认为,如果中国的富裕阶层能像美国的富裕阶层一样,捐出自己一半的财富,推动公益融入中国文化,这将是公益事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情。
中国经济报告:您认为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前景如何?
凯文·凯利:我认为未来大学将趋于非集成化。大学比其他机构更擅长做的事情就是从事长期研究工作——尽管很少有大学致力于此。这类研究与学生的关系不大,可能在10年、20年内都不会产生经济利益,但这些研究是大学应该做的。我预计,科技会使大学的教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VR等技术会让大学重新发展。大学教育工作目前仍然是以人工教学为主,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VR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今后高等教育领域会产生变革,就像现在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冲击一样。也许以后会出现其他的组织,能比现有的大学更好地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书中提及,人类的所有行动未来都会被追踪、被数字化。在数字化时代,你会继续保持“网络游侠”的状态吗?
凯文·凯利: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自己想要透明化的程度和被追踪记录的程度。让人们有选择的余地,这点很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当人们进行选择时,他们更倾向于个人信息透明化、个性化,而不是很注重隐私。所以,我认为即便人们更倾向于将个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但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有选择的权利。
(作者为《连线》杂志创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