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闾丘露薇新作,封底有一串广告语——通常广告语不怎么靠谱,这次例外——对闾丘这些年的变化,做了非常准确的概括:“从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态度,到期待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对政治的无奈躲避,到追求理性和宽容;从国民,到公民”。“公平正义”、“理性和宽容”、“公民”观,等等,正是闾丘《不分东西》的主题词,或隐在故事背后,或与故事组成二重唱。
她告诉读者,我就是你们中的一员,我看、我说的时候,并未置身事外;我们共同看到了诸般世相,但我的不同,仅仅是所处位置的差异,我说出了如何看待它们的意见,与你们分享。这种介入式的,既在其中,又可旁观的姿态,平和而亲切,没有谆谆教导,殷殷告诫, ——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和你们一样在困惑中思考,我的结论或许就是你的结论,在一致中相互同情,我们或有分歧,在不同中彼此谅解。
现代社会公民的素养,或许就那么有些女性化。读罢《不分东西》,我以为这女性化的姿态,让人受用,但也很表面。女性化,并不表明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没有好坏标准。多元主义的困境之一,就是虚无主义。闾丘在讲述从国民到公民进阶故事的时候,从头到尾,力图避免的,就是虚无主义陷阱。这在她新作的上半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看似新闻观的“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作者的设问是“立场在先,是非在先?”新闻报道就是新闻报道,只管事实,岂分正负?立即地,这一设问可以引申到日常政治生活中来,是先问态度,还是先看事实?“左右之争”,不问所争是否在一个平台,只大言平等,虚伪而有害。这给我们日常生活以教益:争论在所难免,但双方应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说相互能听懂的语言。
闾丘的工作性质,几乎让她每一时刻,能够站在两个角度观察世界——既是职务之便,也是职业要求。说是这样,但人人不同,相差或不能以道理计。闾丘言说的信用,正是建立在厘清事实、分辨是非基础上,展示不同声音,让读者自己甄别哪一种“偏见”更接近真相。她用许多事例告诉读者,真相难求,因为各执一词的双方(几方),都不可能掌握全部事实,所得结论,只能是偏见。但偏见之不同,在于谁家更少一点,更靠近真相。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发生的故事,中外言人人殊,是立场与偏见角力的典型案例。“中国傲慢论”或“中国威胁论”,亦同此理。闾丘将各自的偏见呈现出来,是非对错,读者各有判断。
其实,闾丘观察、思考世事比一般人还有一层优势,她出身大陆,入籍香港,行走世界——她至少可从三个角度看一件事情。大陆开放后,到香港留学的大陆学生多起来,被叫作“港漂”。闾丘对他们很熟悉,20年前,她也是这个岁数,学生身份。现在,她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老师,还有境外请来的“老外”——这些人中也有闾丘的老师。三者是如何相互打量,怎样看待同一件事物?大陆学生不断追问做新闻的“技巧”,这让“老外”们很吃惊。而闾丘告诉他们,新闻只关乎“价值”,与技巧无涉。她的结论,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当问到她面对国内事件时,这一原则是否有用时,她说,难,但还要坚持。她的学生们能理解多少?她说,他们的香港学习经历,比之仅仅在大陆课堂受教的学生,或许更能理解发现真相的价值。
她告诉读者,我就是你们中的一员,我看、我说的时候,并未置身事外;我们共同看到了诸般世相,但我的不同,仅仅是所处位置的差异,我说出了如何看待它们的意见,与你们分享。这种介入式的,既在其中,又可旁观的姿态,平和而亲切,没有谆谆教导,殷殷告诫, ——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和你们一样在困惑中思考,我的结论或许就是你的结论,在一致中相互同情,我们或有分歧,在不同中彼此谅解。
现代社会公民的素养,或许就那么有些女性化。读罢《不分东西》,我以为这女性化的姿态,让人受用,但也很表面。女性化,并不表明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没有好坏标准。多元主义的困境之一,就是虚无主义。闾丘在讲述从国民到公民进阶故事的时候,从头到尾,力图避免的,就是虚无主义陷阱。这在她新作的上半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看似新闻观的“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作者的设问是“立场在先,是非在先?”新闻报道就是新闻报道,只管事实,岂分正负?立即地,这一设问可以引申到日常政治生活中来,是先问态度,还是先看事实?“左右之争”,不问所争是否在一个平台,只大言平等,虚伪而有害。这给我们日常生活以教益:争论在所难免,但双方应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说相互能听懂的语言。
闾丘的工作性质,几乎让她每一时刻,能够站在两个角度观察世界——既是职务之便,也是职业要求。说是这样,但人人不同,相差或不能以道理计。闾丘言说的信用,正是建立在厘清事实、分辨是非基础上,展示不同声音,让读者自己甄别哪一种“偏见”更接近真相。她用许多事例告诉读者,真相难求,因为各执一词的双方(几方),都不可能掌握全部事实,所得结论,只能是偏见。但偏见之不同,在于谁家更少一点,更靠近真相。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发生的故事,中外言人人殊,是立场与偏见角力的典型案例。“中国傲慢论”或“中国威胁论”,亦同此理。闾丘将各自的偏见呈现出来,是非对错,读者各有判断。
其实,闾丘观察、思考世事比一般人还有一层优势,她出身大陆,入籍香港,行走世界——她至少可从三个角度看一件事情。大陆开放后,到香港留学的大陆学生多起来,被叫作“港漂”。闾丘对他们很熟悉,20年前,她也是这个岁数,学生身份。现在,她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老师,还有境外请来的“老外”——这些人中也有闾丘的老师。三者是如何相互打量,怎样看待同一件事物?大陆学生不断追问做新闻的“技巧”,这让“老外”们很吃惊。而闾丘告诉他们,新闻只关乎“价值”,与技巧无涉。她的结论,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当问到她面对国内事件时,这一原则是否有用时,她说,难,但还要坚持。她的学生们能理解多少?她说,他们的香港学习经历,比之仅仅在大陆课堂受教的学生,或许更能理解发现真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