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张上个月逝世的法国(和后来的欧洲)政治家西蒙·维伊的老照片。这是1979年犹太新年到赎罪日之间,她于巴黎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拍摄的黑白照片—这段时间即著名的“敬畏的日子”(Days of Awe)。一位秃顶的年轻男子站在诵经台前,纪念死于大屠杀的犹太人。西蒙·维伊站在前排,这位美丽的女人沉浸在思考中,但依然专注。她的表情是怀疑的、严肃的、不轻信,又有点担忧。年轻男子讲完后,她用优雅的责备口吻对他说,“过于抒情了”。
比这更早几年,1974年,她站在法国议会门前发表演讲,这次演讲改变了法国妇女的生活,也成为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任期的标志,一如废除死刑成为德斯坦的继任者密特朗任期的标志。接着,为了捍卫堕胎合法化,她就像奥逊·威尔斯的电影《审判》中的角色罗米·施耐德一样,坚定而局促不安。在她的演说中,包含着一场风暴般的能量,与之同时存在的是无穷无尽的忧郁。也许她在结束演说后并没有落泪,但我毫不怀疑,她是带着基督教神学家邓斯·司各脱所谓的“终极孤独”度过那一刻的。
矛盾的是,她一直受到整个欧洲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尽管她是这个她永远无法完全接受的时代的“偷渡者”—对她的同龄人来说,她是一个谜,永远显得有些内向,但眼神无比清澈,表现出一个完人的模样。因为她明白她的天职,明白她的命运,明白她渴望的力量(她从不曾犹豫)—她在一次支持1980年科佩尼克犹太教堂爆炸案受害者的游行示威中表示,与“犹太瓦解主义”决裂。
如果你刚刚拿到高中会考准考证,就被送进了奥斯维辛,经历九死一生,亲眼目睹死亡,这时候,你会成为谁?当你亲身经历过灾难,也经历过奇迹的时候,你怎可能在做事时保持距离,不全身投入?
大屠杀变成“不可言说”,这也许解释了为何大屠杀幸存者回到家后纷纷保持沉默。而这让维伊感到无比愤怒。“不能这样!”她坚持要发声,因为这就是他们真正要求的全部。
但人们不想听。一开始,人们有记忆,然后这一记忆逐渐被抹去,被遗忘取代。维伊反对这一老生常谈,她相信,对在集中营中幸存的这一代人,首先到来的就是遗忘。记忆需要被构建,牢牢保持,抵御平庸化和对历史的否定。
作为内阁部长的她曾经试图讨论这个话题,她因此而感受到的难堪是真实而显而易见的。有一次,她在一个招待会上被问到,你手臂上的纹身是不是犯人编号?
我们曾经有过一次冲突。这是1993年,我替波斯尼亚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递信给密特朗。伊泽特贝戈维奇将萨拉热窝比作华沙。不久,我安排伊泽特贝戈维奇在巴黎和法国总统会晤。会面之前,维伊、伊泽特贝戈维奇、多位波斯尼亚友人还有我在巴黎利普啤酒馆二楼吃饭。她直言不讳:“比较会起到误导作用—不管目前波斯尼亚的情况有多糟糕,把它与无法比拟的犹太人的苦难相比,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好处。”伊泽特贝戈维奇听着点点头,奇怪的是,他好像同意她的说法。
她既傲慢又优雅,既性情暴躁又具奉献精神。
必须承认,没有人在论述大屠杀的“奇特性”(singularity)上比她更加准确。她说,这是一场犯罪,了无痕迹(没有书面命令,没有官方指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没有)、没有坟墓(她的父亲、兄弟和母亲都灰飞烟灭,除了她的记忆以及日后她的自传,便再无任何留世的痕迹)、没有遗址(当她多年后故地重游时,奥斯维辛早已平静下来,经过了消毒和清理)、没有逃生空间(萨拉热窝人、卢旺达人和柬埔寨人至少在理论上可以逃亡,但大屠杀的特征是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陷阱),最重要的是,也没有理由(在面临选择用火车将军队送往前线还是将犹太人送进毒气室时,纳粹选择的永远是后者)。
当然,欧洲也有问题。战后,欧洲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哲学家兼音乐学家弗拉基米尔·杨戈列维奇提出的德国本体有罪论,他认为希特勒对德语有无可救药的腐蚀作用,发誓再也不要与其文化或人民有任何关系。另一种来自西蒙·维伊,她认为没有集体犯罪,德语既是纳粹的语言,也是反纳粹的语言,并相信在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支柱,在共同哀悼他们的亡灵之后,可以见到一个欧洲的未来。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在一个世纪前曾说,世界可能还原为一系列理论。我们面对的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笛卡尔的怀疑论;柏格森的笑论;但丁的地狱论。今天:西蒙的欧洲论。我试图将其他人的名字和欧罗巴公主(Princess Europa)相提并論,但总是只有她一个人出现在我脑海中。
我最后一次与西蒙交谈是在十年前,当时我有幸向她颁发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斯高普斯奖。她由她的丈夫安托内和两个儿子让和皮埃尔-弗朗索瓦作陪。她看起来疲惫但坚定,焦虑却并不怀旧。在以歌颂和平、科学和法律为主题的获奖演讲中,她诠释了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说“只有一个词—上帝—可以拯救我们”。
比这更早几年,1974年,她站在法国议会门前发表演讲,这次演讲改变了法国妇女的生活,也成为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任期的标志,一如废除死刑成为德斯坦的继任者密特朗任期的标志。接着,为了捍卫堕胎合法化,她就像奥逊·威尔斯的电影《审判》中的角色罗米·施耐德一样,坚定而局促不安。在她的演说中,包含着一场风暴般的能量,与之同时存在的是无穷无尽的忧郁。也许她在结束演说后并没有落泪,但我毫不怀疑,她是带着基督教神学家邓斯·司各脱所谓的“终极孤独”度过那一刻的。
矛盾的是,她一直受到整个欧洲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尽管她是这个她永远无法完全接受的时代的“偷渡者”—对她的同龄人来说,她是一个谜,永远显得有些内向,但眼神无比清澈,表现出一个完人的模样。因为她明白她的天职,明白她的命运,明白她渴望的力量(她从不曾犹豫)—她在一次支持1980年科佩尼克犹太教堂爆炸案受害者的游行示威中表示,与“犹太瓦解主义”决裂。
如果你刚刚拿到高中会考准考证,就被送进了奥斯维辛,经历九死一生,亲眼目睹死亡,这时候,你会成为谁?当你亲身经历过灾难,也经历过奇迹的时候,你怎可能在做事时保持距离,不全身投入?
大屠杀变成“不可言说”,这也许解释了为何大屠杀幸存者回到家后纷纷保持沉默。而这让维伊感到无比愤怒。“不能这样!”她坚持要发声,因为这就是他们真正要求的全部。
但人们不想听。一开始,人们有记忆,然后这一记忆逐渐被抹去,被遗忘取代。维伊反对这一老生常谈,她相信,对在集中营中幸存的这一代人,首先到来的就是遗忘。记忆需要被构建,牢牢保持,抵御平庸化和对历史的否定。
作为内阁部长的她曾经试图讨论这个话题,她因此而感受到的难堪是真实而显而易见的。有一次,她在一个招待会上被问到,你手臂上的纹身是不是犯人编号?
我们曾经有过一次冲突。这是1993年,我替波斯尼亚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递信给密特朗。伊泽特贝戈维奇将萨拉热窝比作华沙。不久,我安排伊泽特贝戈维奇在巴黎和法国总统会晤。会面之前,维伊、伊泽特贝戈维奇、多位波斯尼亚友人还有我在巴黎利普啤酒馆二楼吃饭。她直言不讳:“比较会起到误导作用—不管目前波斯尼亚的情况有多糟糕,把它与无法比拟的犹太人的苦难相比,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好处。”伊泽特贝戈维奇听着点点头,奇怪的是,他好像同意她的说法。
她既傲慢又优雅,既性情暴躁又具奉献精神。
必须承认,没有人在论述大屠杀的“奇特性”(singularity)上比她更加准确。她说,这是一场犯罪,了无痕迹(没有书面命令,没有官方指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没有)、没有坟墓(她的父亲、兄弟和母亲都灰飞烟灭,除了她的记忆以及日后她的自传,便再无任何留世的痕迹)、没有遗址(当她多年后故地重游时,奥斯维辛早已平静下来,经过了消毒和清理)、没有逃生空间(萨拉热窝人、卢旺达人和柬埔寨人至少在理论上可以逃亡,但大屠杀的特征是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陷阱),最重要的是,也没有理由(在面临选择用火车将军队送往前线还是将犹太人送进毒气室时,纳粹选择的永远是后者)。
当然,欧洲也有问题。战后,欧洲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哲学家兼音乐学家弗拉基米尔·杨戈列维奇提出的德国本体有罪论,他认为希特勒对德语有无可救药的腐蚀作用,发誓再也不要与其文化或人民有任何关系。另一种来自西蒙·维伊,她认为没有集体犯罪,德语既是纳粹的语言,也是反纳粹的语言,并相信在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支柱,在共同哀悼他们的亡灵之后,可以见到一个欧洲的未来。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在一个世纪前曾说,世界可能还原为一系列理论。我们面对的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笛卡尔的怀疑论;柏格森的笑论;但丁的地狱论。今天:西蒙的欧洲论。我试图将其他人的名字和欧罗巴公主(Princess Europa)相提并論,但总是只有她一个人出现在我脑海中。
我最后一次与西蒙交谈是在十年前,当时我有幸向她颁发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斯高普斯奖。她由她的丈夫安托内和两个儿子让和皮埃尔-弗朗索瓦作陪。她看起来疲惫但坚定,焦虑却并不怀旧。在以歌颂和平、科学和法律为主题的获奖演讲中,她诠释了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说“只有一个词—上帝—可以拯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