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毕竟不是娜拉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朋友向我推荐看百色一位女作家陶丽群《母亲的岛》,我就在网上查找,找到后立即就看了。一边看一边琢磨,文字和生活都比较贴切,人物间的纠葛也有生活气息。第一次接触这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觉得颇有兴味。读到最后,“母亲”出走,顿时让我惊诧和惊喜,这篇小说的结构了得,几乎是从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的短篇那里悟到的。这种悟道,在广西作家中不多见。令我十分兴奋,立即电话给这位友人,予以称赞。
  可是事后仔细琢磨,觉得“母亲”的出走,在现实的农村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的确,广西好些地方,因为贫困,男子在当地很难谈爱成婚,有的只好讨个被拐来的外地女子。成婚之后,这些女子成为劳动力和生育的工具。如果生下男孩,丈夫和公婆眉开眼笑,添丁贺喜;如果生下女婴,妻子连鸡汤也不能喝一口。下去如果再生女孩,这个妻子有可能被老公连打带骂,在家里备受虐待。再下去,有可能被迫再嫁别处(或逃嫁别处)。如果还是生女,那这位被拐卖的妇女,很可能无法生存,不是苟延残喘活着,便是拖着一身病残回到故地。如果父母还在,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父母已逝,“嫁出的女人,泼出的水”,极少有兄弟来帮助你。可说是不想回,不敢回,不能回,也只能惨死他乡。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农村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着猴子绕山走”。女子出嫁以后,视丈夫和孩子为自己的依靠,丈夫和儿子便是她的命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绝对不会有“五十知天命”而“落叶归根”的念头。落叶归根,一般是男子或一个家庭,或知识女性的思维(而且这知识女性有经济基础),对农村女性来说,“归根”那是天方夜谭的事。根本不可能,也不会去想。
  回到《母亲的岛》的“母亲”,虽然她是被拐卖到这里成为人妻的,但育有两男一女,而且还有了孙子,丈夫和孩子都把她当作妻子和母亲而尊重,没有任何是非、口角,家庭和和睦睦。只不过她一天劳碌在家务当中,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在农村,哪位老人(五十不算老)不是这样?!应该说,这是一个幸福之家,“母亲”也是幸福之人,何来自卑无自尊之说?“母亲”不是娜拉(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名作《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娜拉虽然养尊处优,但她在家里,在丈夫眼里不过是个“玩偶”,没有自尊和自由。所以最后她“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出走。这一声,可说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女性解放的震天一响,震动了19世纪整个欧洲社会。娜拉是个有思想的知识女性,在没有女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她的此举,是社会和人性的必然。但是,在中国,就算当下,虽有温饱却尚处在缺少知识文明的比较落后的农村,那些被拐卖别处的妇女,成家立业,有子有孙之后,还要离家别子,回到所谓“故土”,找回所谓失去的“尊严”,那可能是精神有病的人才去做的“蠢事”。更何况“母亲”是个安分守己、勤劳而慈祥的妇女。
  如果说,即使是“祥和幸福”的家庭,而“母亲”仍然要出走,回到故地的话,除非有这么一段美好的往事:少女当年的她,曾和故土某位少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恋情难忘。被拐外地之后,往事常常梦里依稀。年至五十,闻说当年的恋人,依然孤单一个,而且疾病在身。由于少年恋情的深刻,母亲又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所以,在此时刻,宁可别夫弃子(他们已不用牵挂),而走回故地和旧恋相依为命,那是因为少年情怀总是诗。这样的出走,我觉得不但真实可信,而且更显这位女性的平凡而伟大。
  我觉得奇怪的是,当下文学的真实性已经被忽视了,甚至漠视了!雨果说,如果小说失去了真实性,那就失败了(大意)。我很少去看这类大师怎么说的文章,我只认真读他们的作品,欣赏他们的作品。如今引用,也只说明我写作时总是考虑那是否是生活的真实,哪怕每个细节,每一句话,是否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在的情境下所为所说。如果得不出“真实”的效果我绝不下笔的。所以小说的真实性是我考虑的第一要素。当然,这“真实”并非一定是现实生活就有,那是按照逻辑可能会有。可是,现在不少作品,根本不考虑现实的检验,一味追求“意念”。而评论家也乐此不疲。天呀,难道文学作品不要生活的真实检验了吗?如果不要“真实性”的检验,还存在什么文学?
  我斗胆一句,否认生活的真实性的检验,就是否认生活——否认作家应深入地扎根下层生活。除非写你自己个人天地。也许你的个人天地就生活在芸芸众生之中,那也没关系,只要你的心牵系广大百姓之心。不过,那也还要“是否是生活的真实”检验!
其他文献
作家须一瓜长期供职于媒体,对于媒体人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但在她的小说写作历程中,对于媒体人的生活却甚少涉及。但这一次,在长篇小说《别人》(载《人民文学》2015年第7期)中,一向小心翼翼的须一瓜,却抡开了膀子,直击媒体与媒体人的生活状况了:“是的,《别人》用的就是‘窝边草’。它描摹了一块世事善恶的集散地,一个人心情志枢纽中心。它用媒体框架,写了媒体人的梦想与梦魇,欲望与挣扎,写了世
期刊
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在讨论新时期文学史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如何理解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其观念对于当下文学创作及研究的潜在影响?作为一套帮助我们认识和讨论文学的认识装置,80年代文学自身生长的语境及社会历史条件又是什么?只有了解认知装置自身的可能条件(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我们才有希望去寻找一种重新理解文学的新视点。然而,对文学圈子及体制的内部审查仍无法
期刊
不知是天生,还是受了父母取名的暗示,项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静”。她在上海大学读硕、读博的那段时间,虽然导师是蔡翔,但也要上我的课,再加上论文开题、答辩等,我应该多次听过她说话,但搜索记忆,居然一片空白。  能想起来的,只是她的“静”。静静地穿过走廊,静静地坐那儿听课,静静地在某个会议的报到桌前给人发材料,静静地听着饭局上的众声喧哗,偶或静静地站起来倒酒,还有还有,就是那永远带点儿无奈的腼腆一笑,
期刊
1919年,吴宓在美国留学,对美国人以及部分新派中国人奉行的“自由恋爱”深表不满,他认为在婚姻问题上,君子应该随遇而安。所谓“遇”即是“境遇”,如中国的“月老红丝”之说,佛教的“前世夙缘”之论。而婚姻受种种境遇之限制,“虽云人生之不平事,然亦真理之所宜然,而正见天道之大公。”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比诸现代自由恋爱,更具合理性:一是适龄男女可以及时婚配,不致因情欲的压抑而性情异常;二是父
期刊
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所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式的“桃源”乍现,并非只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世外奇迹,更是深埋在人的众多行动深处的爱欲与真理。只不过,出于各种各样或主动或被动的“功利”考量——衬之以及各种各样所谓的“苦衷”,无数生命早早就被与现世俱来的匆忙与仓皇浸染,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人事过往
期刊
关于作家究竟能不能被“培养”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实建立了专门培养作家的机构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个机构的命运多舛,在“反右”和“文革”时期被停办;1980年恢复重办,更名为“文学讲习所”,培养出了王安忆等一批优秀作家;1984年定名为现称“鲁迅文学院”,连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都曾是该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学员。作为唯一的国家级作家培养机构,鲁迅文
期刊
自1985年起,在国家电影局的局长工作报告中,正式开始提出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即简称为“三性统一”的对电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此后,除历届党代会总书记作的政治报告和历届人代会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未采用过外,这一评价标准不断出现在各级领导同志的讲话和相关文件中,以致发展成为一个对所有文艺类型创作的政策性口号。三十年来,这一政策性口号对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确实值得我
期刊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沈从文从事文学的缘起,如果仅从表层来探究,完全可以由《从文自传》《沈从文自传》《〈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等文章绘出一张完整而清晰的心理图谱。小兵沈从文“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却不知道为新的人生智慧光辉而倾心”①,直到一个转机的出现——经辗转,从思想先进的年轻教员和印刷工人手中得到《改造》《向导》《新青年》《创造周报》《小说月
期刊
自1978年初登文坛以来,伴随着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更迭变迁,张承志在每一个时代转折的延展中,都留下了内在于历史又极具个体独特性的足迹。他是新时期初崛起的第一代青年作家,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却从未以哀伤怨怼的笔调记叙无可挽回的青春,而是坚守“为人民”的创作理念,书写边疆底层生活带来的启示;他是“文革”结束后率先踏足精英学府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新一代学者,却从未将知识困于书斋,而是让
期刊
2016年春节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①在微信圈广泛传播,破败的乡村形象和凋敝的图景成为被广泛传递的文学意象;2015年春节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到底看什么》(以下简称《博士返乡日记》)②在网络和媒体上造成刷屏效应,引起了在文化界和媒体传播深远的“返乡”话题;这个话题还可以往上继续追溯到2010年梁鸿写作的《中国在梁庄》③和2013年的《出梁庄记——梁庄在中国》④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