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是天生,还是受了父母取名的暗示,项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静”。她在上海大学读硕、读博的那段时间,虽然导师是蔡翔,但也要上我的课,再加上论文开题、答辩等,我应该多次听过她说话,但搜索记忆,居然一片空白。
  能想起来的,只是她的“静”。静静地穿过走廊,静静地坐那儿听课,静静地在某个会议的报到桌前给人发材料,静静地听着饭局上的众声喧哗,偶或静静地站起来倒酒,还有还有,就是那永远带点儿无奈的腼腆一笑,仍是静静的。
  毕业后,项静去了上海作协工作。几年后,她的评论文字多起来,长长短短的,不断在各种杂志、报纸上出现,文学界开始关注她、谈论她,这当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偶有遇见,也会驻足闲聊几句,她的问候不外乎“最近还好吧”之类,我想,一个喜欢在文字中说话的人,除了与作品、与自己交谈,大概见了谁都会这样敏于行讷于言的。但师生间那份特殊的亲切感,仍会默默地传递过来,让人觉得踏实。
  2015年夏,全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在雪都崇礼举行,我躬逢其会,听项静作了个长长的发言。针对论坛的主题“城与乡:想象中国的方法”,她从当下年轻人的知觉经验切入,发现寓言化、概念化地表达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已不足以引起“震惊”,因为大量影像以及网络普及,早就让都市和乡村显得不那么彼此“陌生”了,所以,需要重审文学对城乡关系的理解,需要感知某种更质朴、更混沌的存在状态。规定的八分钟时间,她说得不快不慢,很稳也很有条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忽然感到,那个来自山东的怯于言辞的小女生不见了。
  “对于没有故乡的人,写作成为居住之地”,萨义德的这句话,曾被项静引入一篇谈刘继明的文字,现在想来,她对此类问题琢磨已久,有些思考,大概还没来得及说出来。但不管怎样,终于可以面对世界说话,这对读书人来讲,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话语纷繁却极易被同质化的年代,一个习惯了安静的人,能找到某种经验通道,传递一些别开生面的想法,实在是不那么容易的。这需要内在的自由,需要跨越从校门到社会、从书本到生活的诸多栅栏,还需要一点点积攒并形成自己的语言。
  在讨论林白和关于她的批评史时,项静曾把关注视角从“一个人的战争”调整为“一个人在路上”,着重发掘作家形象被固化、被遮蔽的那些面向,就很能体现出某种见人之所未见的批评家素质。文学上“没有守成之地”,“自主性强的作家,会一直同命名的力量和自我惯性交战”,在项静的类似表述里,有一股低调的砥砺之气,一种来自沉默的力量。这个姑娘看似文静,内心却是不乏汹涌,并很较劲的。
  项静也热爱生活,但这热爱肯定是自然而朴素的。随着阅历增长,结婚、成家,她并不拒绝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活消息、知识和情趣,但从没有跃跃欲试、大干一场的冲动,也不见她对满大街时尚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对生活在被称为“魔都”的上海,她不像许多迁居者那样兴奋,但也谈不上什么不适或反感,一切仿佛都是淡淡的,打扰不了她的样子。
  这份淡定的静气从何而来?来自文学。文学是她人生的锚地,一切海阔天空,光怪陆离,都只在文学的“一瓢饮”中。好像是为了热爱文学才去热爱生活,她终究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她的心是属于文学的。因了这份真实的、毫无功利心的爱,项静有了长跑的精神准备,有了我们所见到的阅读、批评的耐力。而在我看来,这耐力才是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最要紧的东西。
  据她的同学透露,项静还很有自嘲精神,说话、评论事情不时会冷幽默一下,温暾水里藏着内敛的犀利。这倒是另一个项静,一个我不曾领教过的项静。很难想象,她把人逗乐的场面会是怎样的。期待有一天,也让我见识见识。
  (王鸿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光盘是一位创作路子宽阔的作家,既有富于现代主义色彩的力作,也有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佳篇。他具有左右开弓和打组合拳的出色能力。  新时期以来,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和借鉴使中国文学出现了崭新的景观,涌现了不少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的作品。但这其中也有弊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食洋不化、水土不服和夹生饭的现象,只有不多的作家能够真正融会贯通,穿越自如。光盘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英雄水雷》(漓江出版
期刊
一、阶段和变化  张新颖(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上一次我们集中谈你的创作,就是整理成《谈话录》那本书的,应该是在2006年。  王安忆(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对,很早以前的,我记得我那时刚刚到学校里来不久。  张新颖:过了十年。那么,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你自己也会有一个感觉吧,就是自己的变化。我不知道——但很想知道——你自己会怎么表述这个变化。这十年里,单说长篇,就是《启蒙时代》《天香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曾经迷恋过一段时间残雪的小说,之所以有这种迷恋,一方面是由于那段时间里个人对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的爱好,残雪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最有这份厚重,经得起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任意诠释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残雪小说公认的“读不懂”激发起了自己的探索欲望,而且确实也在这种探索中获得了一份智力的愉悦。最近读了残雪的长篇新作《边疆》,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残雪又一次证实了自己的艺术创新
期刊
“如今的社会,还会有人坠入爱河吗?”——我认为这是残雪作品中蕴含的中心问题。像她这样严苛的实验主义作家沉迷于这样的个人主题,的确让人费解。狭义地去理解“爱“会造成对残雪作品的误读。  “坠入爱河”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既表现人陷入激情时的状态,也表示人从高到低的一种身份的改变。在《创世纪》中,亚当吃完苹果,躲在伊甸园的灌木丛中。上帝大声地喊:“你在哪里?”上帝感觉到了孤独。亚当是个人,一个躲着不出来的
期刊
作为广西“新三剑客”和70后代表作家之一,朱山坡是很值得关注的。他是个有想法的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皆有想法,因而早早形成了突出的个人特色。尤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他的才华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构成了他的优势,而分析他的优势,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他和他的前途。  上篇  小说的题材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的事物,一种是非常的事物,朱山坡似乎更乐于处理后者,这使他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不寻常的吸引力。譬如,他写
期刊
徐兆寿最早是诗人,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出版过诗集《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麦穗之歌》等。谢冕先生评价说:“在当前很多诗人跃跃欲试要振兴中国诗歌的时候,这些‘古老大海的浪花’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给予了有力的回答。”新世纪以来,徐兆寿又将笔力挺向长篇小说,在《非常日记》《生于1980》《非常情爱》和《我的虚拟婚姻》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与焦虑、苦闷和彷徨搏斗的人物形象。总体看来,他的小说创作比诗歌量大
期刊
引言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下简称学科)作为大陆高校文科设置始于1949年。到1980年后,随着严家炎提出“文学现代化”标准,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人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该学科才逐渐成为国内诸子竞相鸣放的园地,海外汉学家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也接踵登陆,参与共建。  汉学家为学科带来了新意,亦难免争议。夏志清、李欧梵最初是因各自对鲁迅的别样阐释,惊动了大陆学界;后来王德威则走得更远:他在20
期刊
探讨桂西北作家群的创作前路,这应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作家群中每个作家的创作角度、创作尺度都各有所取、各有所长,要想在这各种不同的创作风格中探索出一条出路来,谈何容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一个作家群体的创作前景进行分析就是盲人摸象,让人一头雾水找不着北,透过桂西北作家群近期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对其创作前路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毕竟长篇小说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的文体,而长篇
期刊
作家须一瓜长期供职于媒体,对于媒体人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但在她的小说写作历程中,对于媒体人的生活却甚少涉及。但这一次,在长篇小说《别人》(载《人民文学》2015年第7期)中,一向小心翼翼的须一瓜,却抡开了膀子,直击媒体与媒体人的生活状况了:“是的,《别人》用的就是‘窝边草’。它描摹了一块世事善恶的集散地,一个人心情志枢纽中心。它用媒体框架,写了媒体人的梦想与梦魇,欲望与挣扎,写了世
期刊
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在讨论新时期文学史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如何理解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其观念对于当下文学创作及研究的潜在影响?作为一套帮助我们认识和讨论文学的认识装置,80年代文学自身生长的语境及社会历史条件又是什么?只有了解认知装置自身的可能条件(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我们才有希望去寻找一种重新理解文学的新视点。然而,对文学圈子及体制的内部审查仍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