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安排给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较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而加强直观教学,指导学具操作,使学生手脑并用,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恰当﹑合理地进行直观操作,能让学生做的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梯形,指导学生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学生不难看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高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老师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使学生既顺利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筆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故设矛盾,创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说的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常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地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从而在似懂非懂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渴望解决悬念的亢奋心理状态中,激发追根求源探索奥妙的兴趣。
  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节时,新授前提出一个问题:“小红七岁,她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谁知道小强几岁了?”同学们有的说:“三岁”,有的说:“不对,小强是哥哥,怎么才三岁呢?”矛盾产生了,解决矛盾的欲望出现了,学生个个乐滋滋地思考起来,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我们要经常在关键之处,有意图地创设一些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更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他们的兴趣易被新奇的东西所激发。因此,可以从更新与改革教法入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加强新异刺激,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质数、合数”的概念时,将全班学生从1开始逐次编号。先引导学生看号说出其因数的个数,用因数的个数来区分质数与合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然后问“20以内的质数有哪几个?比20小的合数都有谁?最小的质数是什么?最小的合数呢?质数一定是奇数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有谁?”同学们以人代数,以站代答,个个情趣高昂。每个学生既要鉴别自己,也要对周围同学进行正确与否的判别,气氛热烈有趣而紧张。最后问:“质数与合数组成了非零自然数,对吗?”大家都点头称是,只有“1”号委屈地举手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1也是自然数”。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非零自然数除了质数和合数外还包括“1”。
  五、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肛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4年历,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胡萝卜为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一种世界性蔬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胡萝卜第一生产大国,特别是春播胡萝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因此选育适合春播的抗抽
加拿大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现代教育要求学校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都带有育人的功能,让每位走进校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从“一个核心”“四个维度”人手,打造涵盖学校各项工作,贯穿教育各个环节的有机体系,走出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校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它既为专业应用课程的教学和实施提供导入和铺垫,更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起着关键
智能多媒体表现系统是一个通过基于知识技术处理多媒体信息来生成智能化表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将CBR技术和智能多媒体表现系统结合起来 ,提出了基于范例推理的多媒体表现思想 ;同时给出了多媒体表现系统的体系结构 ;并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关于范例表达、范例索引、范例修改等关键步骤的方法。
扁豆是城乡人们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由于常规品种生长期长,产量低,需搭大架栽培,农民只能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对于小学教育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城镇相比,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管理理念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无法顺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但是在农村小学管理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既能实现农村小学健康和谐的发展,又能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同时,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有助于发挥“弘扬人为精神,构建和谐民主
金陵东郊,扬子江畔,有一所美丽的长江小学。学校在长江文化的滋养下,开展“从游大江”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围绕长江文化,通过环境“从游”、课程“从
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时,由于国内垃圾混合收集的特点,大量尺寸较大的物料如建筑垃圾等都入炉燃烧,如不及时排出将影响床内物料的流化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