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作业是有效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它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无效的作业将给学生增加负担,疲于应付,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是整个有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作业在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途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去创新地理知识。
2.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及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我们的学生有些不愿意去做作业、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或完成不了作业。经初步调查和分析,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情况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其中重要的是:①现行教辅资料面向对象范围广、层次多,所以题型、题量、难度均不合适一定的学生学习的情况,②教师精力侧重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而忽视作业设计,同样导致教学目标、过程与作业量、作业难度不符合甚至脱节。③教师作业布置的形式单一,不能促进学生的兴趣的提升。
因此,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从作业的源头开始改变,即教师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问题解决过程
(一)调研分析,排查问题
在实践中通过排查,排查出以下原因:①教辅资料的征订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只能在列表中的极少数中选取,而教师能挑选的很少。②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任务重,缺乏评价和记录,对作业重视统一规范。③对学生研究不够。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同一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潜能。④作业注重知识的再现,注重巩固检测,而忽略了作业的导学、激励功能。
(二)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更新传统理念
1.重新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
2.研究学习地理课程标准,钻研教材。
3.学习各方面关于作业设计的理论,提高对作业设计的认识和要求。
4.利用《21世纪课堂评价》案例中对作业设计的启示,更新理念设计多形式的作业。
(三)开展实践,探索解决办法
1.花时间去熟悉和分析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首先在课堂中通过座位表和点名回答问题来熟悉认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情况、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团体,荣辱与共,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2.作业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原来作业统一规范的状况,布置作业实行多元化,如复习到《热力环流》知识点时,可以完成课后作业题,也可以画图,还可以举例来掌握这一知识点,每个小组可以自选一种方式,只要小组成员间协调好,能完成学习目标就可以。每次的作业可以结合自评和互评来评定学生的作业得分,小组长进行统计,教师检查。这样既可以完成学习目标,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团队意识。
3.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分层练习。
本学期我们的课后作业分为三种类型: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做)、③自设题(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这种作业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效果非常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就连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把必做题做完。
4.根据学习内容,关注现实生活,设计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这样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生活,去探究发现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作业设计中,应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把这些题材作为我们作业的背景材料,从地理角度去看问题、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三、方法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1月初—2014年3月中)制定开题报告、详细研究计划,并设计好调查表和统计表。
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4月初—2014年6月中)实施调查、观察,在各班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状况、学生每天做地理作业的时间,掌握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状况,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水平,来设计作业的类型和内容。
3.中期反馈、调整阶段(2014年6月中—2014年8月中)整理获取的信息、相关统计数据,调整地理作业的类型、表现形式和内容等
4.课题调整实施阶段(2014年9月初—2014年11月中)布置调整后的作业, 统计、整理相关信息。
5.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阶段(2014年11月中—2014年12月初)
6.课题结题阶段(2014年12月初—12月底)撰写研究報告、论文,展示研究结果。
四、成果陈述及成效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尝试,有了以下收获: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交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复习效率。对每一知识点的复习都设计、准备课堂练习进行巩固,并能够及时反馈复习效果,优化课堂复习结构,形成了操作性强的课堂复习结构模式,提高了课堂复习效率。 3.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了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控制好作业量、作业难度、完成作业的时间。课堂作业的设计确定为基础与提高二级目从精心设计作业,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策略并上好作业讲评课,以及作业后做好反思和总结等,基本上实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作业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作业的“无设计”现象突出作业模式单一、内容同一,缺乏层次,让全班学生做相同的作业。(2)作业设计的系统性较差,能力递增层次、程度、侧重点的研究较少,作业的量和内容设计带随意性。以上问题造成的弊端主要为:囿于书本、拘泥算练、限于室内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地理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1.有效的作业设计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压力。
2.由于研究时间不长,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有限,设计作业实施中还存在设置问题的合理性,如何将作业更有效地辅助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
六、今后作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设想
一年来的实践,有收获,也有失败,今后要让精心设计的地理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形式要多样外,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努力。
1.作业设计的目标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让他们通过探究,操作,交流,分析,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地理课作业要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要难易合理,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作业的时间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每学期可考虑一、两个需要花一番艰苦努力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作业,让一些突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4.作業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作业采取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弹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一些作业可以通过汇报会、展览、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功感,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佚名.作业设计的分层.老百晓在线微博
[3]时敏.情趣课堂教学改进方法[J].上海教育,2016(10):78-81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作业在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途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去创新地理知识。
2.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及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我们的学生有些不愿意去做作业、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或完成不了作业。经初步调查和分析,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情况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其中重要的是:①现行教辅资料面向对象范围广、层次多,所以题型、题量、难度均不合适一定的学生学习的情况,②教师精力侧重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而忽视作业设计,同样导致教学目标、过程与作业量、作业难度不符合甚至脱节。③教师作业布置的形式单一,不能促进学生的兴趣的提升。
因此,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从作业的源头开始改变,即教师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问题解决过程
(一)调研分析,排查问题
在实践中通过排查,排查出以下原因:①教辅资料的征订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只能在列表中的极少数中选取,而教师能挑选的很少。②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任务重,缺乏评价和记录,对作业重视统一规范。③对学生研究不够。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同一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不同,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潜能。④作业注重知识的再现,注重巩固检测,而忽略了作业的导学、激励功能。
(二)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更新传统理念
1.重新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
2.研究学习地理课程标准,钻研教材。
3.学习各方面关于作业设计的理论,提高对作业设计的认识和要求。
4.利用《21世纪课堂评价》案例中对作业设计的启示,更新理念设计多形式的作业。
(三)开展实践,探索解决办法
1.花时间去熟悉和分析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首先在课堂中通过座位表和点名回答问题来熟悉认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情况、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团体,荣辱与共,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2.作业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原来作业统一规范的状况,布置作业实行多元化,如复习到《热力环流》知识点时,可以完成课后作业题,也可以画图,还可以举例来掌握这一知识点,每个小组可以自选一种方式,只要小组成员间协调好,能完成学习目标就可以。每次的作业可以结合自评和互评来评定学生的作业得分,小组长进行统计,教师检查。这样既可以完成学习目标,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团队意识。
3.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分层练习。
本学期我们的课后作业分为三种类型: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②选做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做)、③自设题(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这种作业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效果非常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就连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把必做题做完。
4.根据学习内容,关注现实生活,设计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这样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生活,去探究发现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作业设计中,应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把这些题材作为我们作业的背景材料,从地理角度去看问题、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三、方法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1月初—2014年3月中)制定开题报告、详细研究计划,并设计好调查表和统计表。
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4月初—2014年6月中)实施调查、观察,在各班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状况、学生每天做地理作业的时间,掌握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状况,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水平,来设计作业的类型和内容。
3.中期反馈、调整阶段(2014年6月中—2014年8月中)整理获取的信息、相关统计数据,调整地理作业的类型、表现形式和内容等
4.课题调整实施阶段(2014年9月初—2014年11月中)布置调整后的作业, 统计、整理相关信息。
5.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阶段(2014年11月中—2014年12月初)
6.课题结题阶段(2014年12月初—12月底)撰写研究報告、论文,展示研究结果。
四、成果陈述及成效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尝试,有了以下收获: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交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复习效率。对每一知识点的复习都设计、准备课堂练习进行巩固,并能够及时反馈复习效果,优化课堂复习结构,形成了操作性强的课堂复习结构模式,提高了课堂复习效率。 3.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了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控制好作业量、作业难度、完成作业的时间。课堂作业的设计确定为基础与提高二级目从精心设计作业,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策略并上好作业讲评课,以及作业后做好反思和总结等,基本上实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作业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作业的“无设计”现象突出作业模式单一、内容同一,缺乏层次,让全班学生做相同的作业。(2)作业设计的系统性较差,能力递增层次、程度、侧重点的研究较少,作业的量和内容设计带随意性。以上问题造成的弊端主要为:囿于书本、拘泥算练、限于室内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地理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1.有效的作业设计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压力。
2.由于研究时间不长,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有限,设计作业实施中还存在设置问题的合理性,如何将作业更有效地辅助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
六、今后作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设想
一年来的实践,有收获,也有失败,今后要让精心设计的地理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形式要多样外,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努力。
1.作业设计的目标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让他们通过探究,操作,交流,分析,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地理课作业要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设计要难易合理,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作业的时间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每学期可考虑一、两个需要花一番艰苦努力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作业,让一些突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4.作業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作业采取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弹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一些作业可以通过汇报会、展览、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功感,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佚名.作业设计的分层.老百晓在线微博
[3]时敏.情趣课堂教学改进方法[J].上海教育,2016(10):78-81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