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下的跨界与接通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跨界”“接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跨界”“接通”势必会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本篇文章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视角探讨,“跨界”“接通”对教育的意义,从四个层次分析“跨界”“接通”如何体现协同融合原则。
  关键词:跨界;接通;音乐;中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科“跨界”是突破主位学科的界限,“跨入”客位学科领域借鉴其研究成果与方法,巧妙化解单一学科、单一方法、单一文本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跨界”和“接通”不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是从古至今就有现象,只是近年来在音乐学术界被提炼出来。而世界万物本为一体,在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中,社会发展得越来越精细化,分工越来越明显。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提出过:“原始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音乐学科结构也经历了分化,所以“跨界”“接通”也是一种回归原始的现象。2013 年 12 月 5 日至 6 日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专题性的有关“跨界”问题的高层论坛,本次会议聚集了二十多位音乐学家,主要探讨了“学术及学科‘跨界’对音乐学研究的意义”、“跨区域、跨国界、跨族群的音乐学研究”、“学术跨界与学科接通的范畴及方法”等论题,然而学科“跨界”也影响着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总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精通多个领域的全能型人才,“跨界”与“接通”式的教育刚好能够实现教育目的,势必会影响中小学音乐学科的结构变化。
  一、“跨界”和“接通”的概念
  “跨界”是分界的产物,有界限才能实现“跨”,当人们发现分界的局限性,就会产生扩大视野,综合多个领域探索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提出了“跨界”与“接通”。最早在音乐学术界提出“跨界”和“接通”,并对之做出解释和界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院项阳。
  “跨界”是指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运作,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学科间界限模糊实现学科结盟,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比如音樂治疗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心理学等,正是通过跨界,音乐学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接通”是指将某些断裂的事物或现象连接起来使之连贯,“跨界”让学科之间的距离无限接近,而“接通”则是将不通的学科衔接流畅,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二、“跨界”与“接通”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跨界”与“接通”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音乐学术界“跨界”与“接通”的兴起,说明传统的学科意识、方法正在发生变化,世界万物本为一体,就像地球原本是一整块大陆,随着地壳的运动分裂成现在的几大洲,现在所提倡的“跨界”“接通”无疑是将已经独立的几个大洲结盟,合作的力量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新时代的学科变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无穷的。跨界也称为跨学科,必然会影响学校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动。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不分学科的,比如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安排没有明显的科目划分,只是将课程分为了五大领域,其中将美术、音乐、舞蹈归纳到艺术领域,一节艺术活动包含这三项活动,表现为综合艺术课程,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分科教学,小学的分科程度还不算细致,比如科学课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融合,到了初中才开始完全分开。而艺术课程则是将美术独立成科,音乐学科是集合诗歌、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高中阶段科目划分的越发精细,文理分科选课,音乐学科也只有鉴赏一个模块;大学阶段的学习专业性较强学习科目单一,除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会继续学习音乐,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学习音乐。
  综合来看,学校的培养是从不分科的综合性教学,到精细化的分科,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术业有专攻,市场需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与学校培养的模式有一定矛盾,“跨界”“接通”能够突破矛盾点,打破学科界限吸收多个学科的精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跨界”“接通”体现协同融合原则
  协同融合是音乐教学原则的一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习领域、不同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在音乐教育中保持一种大局观念,促进各方面合作、互补、协调,这一概念与“跨界”“接通”不谋而合,融合式教学是多层次的交织碰撞,在这里归纳到四个层次。
  1.第一层音乐教学领域
  歌唱、欣赏、器乐、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等音乐学科内部领域属于第一层,传统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枯燥乏味的原因就是结构单一,只涉及一个层次的教学,学生无法多角度感受音乐的背景,理解音乐文化多元性。
  2.第二层是音乐与其姊妹艺术
  姊妹艺术是指与音乐相关的,同属于艺术领域的学科包括舞蹈、美术、戏剧等,这一层的范围相比第一层扩大了,在音乐课堂上歌唱、欣赏、器乐表演课程的中心,舞蹈与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会丰富音乐课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七年上册《青春舞曲》一首典型的维吾尔族歌曲,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完整演唱歌曲,整个教学活动还是以歌唱为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设计为弘扬民族文化,感受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教学过程可以加入新疆舞的环节,学生能够在舞蹈中进一步体验新疆的异域风情,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德彪西的《月光》,一首印象派的作品,是初中欣赏课的内容。可以为同学们展示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感受音乐和美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更好的感受印象派的风格。单纯的聆听未免有些枯燥,姊妹艺术间的“跨界”与“接通”,可以扩大艺术视野,更好的感受音乐的美。
  3.第三层是音乐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
  这一层与“跨界”“接通”的概念更相近,中小学非艺术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等。音乐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他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接通”的过程就是将两个相似而不通的事物连接起来。《司马光砸缸》是一节小学歌唱教学,这节课讲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将语文课本中有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接通”到音乐课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进审美感知。   小学音乐教材中《送别》是学堂乐歌时期的作品,这段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广泛应用“跨界”“接通”的时期,那时的音乐作品大多是西方的音乐曲调。因此,在讲到特殊时期的音乐作品,例如红色经典歌曲等很容易将音乐与历史“接通”。
  4.第四层是音乐课堂教学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途径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活动、校内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等。这些教育形式本位一致是音乐;主体一致是学生;价值一致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他们都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校内音乐课堂可以将他们“接通”起来,增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沟通的亲社会人格。
  协同融合原则描述了音乐教学方面的“跨界”与“接通”,层次清晰,丰富了中小学音乐课堂,与其他领域协调、合作、互补,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度。在音乐教学中要保持全局观念,“跨界”“接通”容易模糊各科界限,但是作为音乐教师切不可喧宾夺主,忽视音乐本位,选择与其他科目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结语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会丰富音乐文化肢体,不断扩充音乐相关文化。中小学音乐课程结构综合性越来越强,音乐课堂不再一味追求能唱几首歌,更重要的是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课程标准也将“音乐与相关文化”列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四大领域之一,这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来说也是双赢,音乐与其他学科需要“跨界”需要“接通”;新时代音乐课程是多元的丰富的,在未来多学科的合作结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人才的培养需要“跨界”需要“接通”;学科的融合发展一定会给世界创造价值,不管在哪个领域都会有“跨界”“接通”的影子。
  参考文献
  [1]项阳.论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J].音乐研究,2004( 01) .
  [2]项阳.接通的意义-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3]项阳.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01).
  [4]王小盾. 音乐学学科结构变动的意义:以汉文化区音乐研究为例[J]. 音乐研究,2014(03).
  [5] 陈荃有. 跨界 接通 整体观——音乐学“跨界”问题高层论坛述评[J]. 人民音乐,2014(03).
  [6] 张伯瑜. “跨界”能否成为国际化概念——“跨界”高层论坛之后的思考[J]. 音乐研究,2014(01).
  [7] 伍国栋. 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为例[J]. 音乐研究,2014(01).
  [8] 郭树群. 中国古代律学史研究需要“接通”的思维向度[J]. 音乐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邹磊(1998.3.12),女,汉族,山东威海,硕士学历,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单位:鲁东大学,单位所在省:山東省、烟台市市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专业成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关乎到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指出在促进专业成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学法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嘗试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中;其次要多参加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最后要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阅读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  关键词:专业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上将课堂游戏与创新教学方式结合,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欲望,但是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呈现出较为顽皮且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现阶段的教育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完成知识和理论的传输,更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完成对于学生更加综合全面的培育,从能力、素养、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有效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将目光集中于新教育观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益提升分析,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课内比教学和课外强家访两个角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小学教育;新教育观念;家校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整体下降,各种饮食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观念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而食育在培养人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观念、保障国饮食安全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当前,食育工作在中小学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中小学食育工作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小学;食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当代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键词:五育 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五育,激活数学课堂。  1.谱写新知教学的前奏。数
期刊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工作的发展,学困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学困生转化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学困生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研究资料;然而,随着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学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需要时刻关注的动态问题。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小学的音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体态律动教学法也获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之相对应的問题也接踵而来,所以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音乐作品为基础,以情感态度为导向的体态律动教学的运用策略,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育中,其授课方式
期刊
摘要:“圆”,历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象征。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围屋·女人》中“动作圆” 、“道具圆”、“建筑圆”的分析,阐述了“圆”在客家舞蹈创作中的影响。另外,笔者通过对舞蹈作品《围屋·女人》 的反复观看,以理论结合实际作品的方式,对舞蹈作品《围屋·女人》 中“圆”的审美意象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圆 审美意象 《围屋·女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圆”,历来就是中国传统文
期刊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医学、军事、美学、形而上学、宗教、伦理等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产生了不同的门派和拳种,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些门派和拳种逐渐消失,有一些积厚流光。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和现代的学校体育联系起来,在学校的教育中使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的使武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认
期刊
摘要: 产出导向法作为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外语教学方法,不仅给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也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对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中的教学理念做出简要解释,谈谈在这个背景下外语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外语教师;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