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变力冲量的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北京100080)
  
  中学阶段应用冲量定义式I=Ft解题时,公式中的F只能是恒力.如果F是变力,就不能直接用公式I=Ft来求变力的冲量了.然而中学物理习题中出现了求变力冲量的问题,下面列举几例,并对其解法进行探讨.
  1以不变代变,用I=Ft求解
  例1水平弹簧振子的质量为m,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振幅为A,求弹簧振子在从最大位移B处运动到平衡位置C处的过程中(见图1)弹力的冲量是多少?(忽略摩擦)
  解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弹力是变力,其冲量不能直接用公式I=Ft求解.但如果我们能求出在时间t内变力F的平均值,以不变的代替F,则问题迎刃而解.
  因为振子由B至C所用时间为振动周期的1/4,
  而周期T=2πm/k,
  故Δt=π/2·m/k.
  又因弹力F=kx,
  而位移x=Acos(2πt/T),
  所以有F=kAcos(2πt/T),
  即F是时间t的余弦函数.
  当t=0时,F有最大值
  Fmax=kA,
  当t=T/4时,F有最小值
  Fmin=0,
  由数学知识知:在t由0-T/4的时间里,F的平均值为
  =2Fmaxπ=2kAπ.
  因此所求弹力的冲量为
  I=·Δt=2kAπ·π2·mk=Akm.
  由本例可知,当变力在给定时间内的时间的某种简单的函数关系时,欲求变力的冲量,则应先求出变力在给定时间的平均值,然后以其代替变力(这实质是一种等值代换),用I=Ft就可求解.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给定时间内变力是位移或其他量的函数,而不是时间的函数,这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求变力的冲量了.因此,用此法的关键是分清力是不是时间的函数.
  2用动量定量∑F·t=Δp求解
  例2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的地方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H4,若与地面碰撞的时间极短,重力的冲量忽略,则地面对它的冲量多大?
  解物体在下落与反弹后的过程中,都只受重力作用,因而机械能守恒,设物体与地面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有
  mgH=mv212-0,
  -mg·3H4=0-mv222,
  解得v1=2gH,v2=6gH2.
  物体在与地面碰撞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冲力是一个变力,因而这求一个变力冲量题.
  由动量定理得:(选v2方向为正方向)
  I冲=mv2-mv1=m(1 32)2gH.
  由此例可见,当变力在给定时间里与时间不成简单函数关系时,用动量定理求解是比较简便的.但是,要特别注意冲量的矢量性,否则很容易搞错.
  3用函数图象求解
  例3某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而大小与时间成正比的力F作用.在头5秒内力F的冲量为一定值.问再经过多少时间变力F的冲量加倍?
  解力F与时间的关系为F=kt,其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设再经过Δt秒变力的冲量加倍.由图知,头5秒内力F的冲量等于△OAC的面积;在(5 Δt)秒内的冲量等于△OBD的面积.
  由题意知S△OBD=2S△OAC,
  又因为△OBD∽△OAC,
  所以有S△OBD∶2S△OAC=OD2∶OC2,
  即2∶1=(5 Δt)2∶52,
  解之得所求时间为Δt=5(2-1) s.
  通过本例得知:当变力是时间的线性函数关系时,利用F-t图象求解变力的冲量,比起其他办法来,显得简单、直观和明了,而且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
  4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画蛇添足联合求解
  例4如图3,一水平光滑平台高H=1.80 m,上面有一根倔强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共左端固定,右端自由并与一质量为m=0.10 kg的物块接触但未联结.弹簧为原长时物块刚好置于水平右端点.现使弹簧压缩了Δx-0.10 m,静止后迅速撤去压力,m弹回后掉在距平台下水平位移为s处,且从开始弹回起到平台右端点止,m共用时间Δt=0.05 s.求在Δt内弹力对m的冲量多大?(物块线度不计,g取10 m/s2)
  解给弹簧撤去压力后,物块m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开始时弹力最大,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到达平台右端点,与弹簧脱离接触,所受弹力为零,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一直倡导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不得不承认,在应试教育的惯性驱使下,目前的物理教学现状仍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即对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方法渗透的不够,没有真正改善学生的物理素养和思维品质.学生往往能背住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和重要结论等,但在应用所学知识时却茫然无措,甚至在重复操
弹簧测力计是中学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直接测的是外界对秤钩的拉力.但除了测拉力之外,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还可以测其他的力,比如测重力,摩擦力,浮力等,但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上的一些限制和弹簧测力计自身存在重力等原因,造成测量结果存在偏差,但利用一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偏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总结如下.  1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1引言——何谓“拉击”问题  所谓“拉击”,是一种与碰撞类似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由不可伸长的软绳连接的两物体间通过绳所发生的瞬间、巨大的拉力作用(与常规力相比).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碰撞问题是大量的,也是学生较熟悉的,而“拉击”问题则比较少见,所以学生一般不是十分熟悉. “拉击”虽与碰撞作用类似,但却又有所不同,因而对“拉击”问
(江苏省泰州二中江苏 泰州225300)    图象是高中物理三大语言之一,鉴于图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常常是处理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证明,物理图象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大大简化了复杂的物理问题,受到广大物理教师和高中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物理函数图象中经常涉及到图象面积的问题,图象中面积的运用也是处理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坐标轴物理量的不同就决定着物理图象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提出问题  笔者在探究初中课本图6-52 “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的实验时,发现按图(a)实验时,挂一个钩码,钩码的重力是0.5 N,而弹簧测力计读数是0.3 N, 会得出“使用定滑轮省力”的错误结论;同样挂两个钩码、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读数还是小于钩码的重量;只有挂四个钩码时,弹簧秤的读数才大于钩码的重量,只有这个结果,才好像是正确的.“使用定滑轮省力”的错误实验结论的缘由,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教材的分析  苏教版教材本节首先给出了电热器的定义,然后安排了“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探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式实验的流程,结合生活经验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等因素的定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用分析论证的方法得出热量与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焦耳定律,再回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