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火热青春谱写华章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晓林院做懂行的技术“小巨人”
  他衣着普通,总是笑着说自己是农民工;他个头不高,却被工友们称为“小巨人”;他只有高中文凭,却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143项,记下了近300万字的施工笔记。他就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触网高级技师巨晓林。工作32年来,巨晓林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87年3月,巨晓林走出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一个村庄,成为北同蒲铁路施工工地的一名工人。面对集电力、电机、钣金等多个专业技术为一体的铁路接触网改造工作,只有高中文凭的巨晓林“抓了瞎”。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勤学苦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农民工也能有所作为。”巨晓林说。白天,巨晓林跟着师傅学,听到陌生的词语立马掏出本子记下来;晚上,巨晓林放下饭碗就追着师傅问,还自掏腰包买来《机械制图》《电力铁道供电》等专业书籍,边看边学。
  除了爱学习,巨晓林还爱琢磨。“当一个好工人,既要苦干实干,也要巧干会干。”巨晓林说。在迁曹铁路施工过程中,巨晓林发明了“正线任意取点平移法”,帮助工人们提前定位接触网杆的位置,加快了施工进度;在京沪高铁施工过程中,巨晓林发明“支柱标高测量法”“悬式绝缘子巧绑扎法”等10项工法,提高了施工精度。技术革新搞多了,工友们遇到难题就找巨晓林寻求帮助,还送了他一个外号———“小巨人”。
  2016年,巨晓林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有了新身份,巨晓林觉得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他说:“我会积极反映农民工的合理诉求,也会给他们讲解国家的法律政策,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为工人群体做好服务。”
  从农民工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说:“不管身份如何变化,只要踏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有猛劲去钻研,就能有所作为并赢得大家的尊重。”


  侯隽院留下绿荫传承一种精神
  “人生的路,前人踏平;生活的路,热血铺成。高举起不倒的红旗,接过父辈手中的工具,将路上残石除尽,积雪扫清……为了这一切,我愿献出终生!”著名演员黄宗英笔下的“特别姑娘”侯隽,早在初中就写下了奉献青春的诗句。扎根天津宝坻57年来,她团结带领群众,不断攻坚克难,谱写了华丽灿烂的篇章。
  1962年,高中毕业的侯隽,响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桥村插队落户,立志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1970年,侯隽与3名知青组成了宝坻县窦家桥村大队领导班子。这些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在贫瘠的土地上,用奉献和奋斗改变了生产落后的面貌。侯隽带领支部团结社员群众,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气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平地面、打机井、挖台田,把所有盐碱地都改造成高标准园田。科学种田,使当地粮食增产幅度一年比一年大。窦家桥村不仅改写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还交售40多万斤爱国粮。窦家桥这个贫困村、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
  为“留下一片绿荫,传承一种精神”,从2002年开始,侯隽与老伴在窦家桥村西北营造了百亩知青林,种植了银杏、国槐、松柏等树木。2011年“七一”前夕,侯隽把培育了近10年的知青林,捐给天津宝坻区史各庄镇政府。
  在宝坻区政协工作期间,侯隽兼任天津宝坻桑梓助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十几年来,她始终坚持对受助同学物质精神双资助,形成了“三个一”的基本框架:“一条渠道”,随着永久基金不断增加,开辟了一条充足稳定的助学资金来源渠道;“一支队伍”,以受助大学毕业生为骨干,建立了一支为人才成长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一种精神”,由桑梓志愿者共同倡导和践行的“扶优济困,助学为乐,心系桑梓,成才报国”的桑梓精神。


  史来贺院把村民幸福作为毕生心愿
  作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劳模,史来贺带领群众把刘庄村建设成了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曾经的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是一片滩涂地,被当地村民称作是“鸟不落脚,兔不做窝,老鼠安家也要饿死”的不毛之地。1952年10月,被全村群众推选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的史来贺深知,村里绝大部分农户的生活十分贫困。他在全村群众大会上拍着胸脯说:“刘庄富不起来,我就是笨蛋;刘庄还有人吃穿困难,自己却丰衣足食,我就是混蛋;看着群众衣食住行上的难题解决不了,我就是软蛋;让刘庄几百户人家全富起来,就是我毕生的心愿!”
  在史来贺的倡议带领下,刘庄村建起互助组,成立合作社。他带领大家起岗填沟,拉沙压碱,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硬是把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荒地改造成4块大方田。到1955年底,刘庄就摘掉了“最穷数刘庄”的帽子。
  刘庄村还积极探索棉花生长规律,千亩棉田亩产皮棉达53.5公斤。在全国棉花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拉着史来贺的手亲切地说:“千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超百斤,你们带了个好头,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给全国树立个榜样。”
  温饱问题解决了,老书记还想让群众过得更好。史来贺带领大家办起了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等村办企业,并规划建设了刘庄新村。1985年,村里决定建一座生产肌苷的药厂。当时史来贺还与大家签订了一份“不平等合同”,合同约定由史来贺筹集资金、负责办厂,厂建好后,生产经营好,盈利了,工厂及全部收入归集体;如果赔了,损失全部由史来贺承担。后来工厂顺利投产,生产经营好了,史来贺把工厂及全部收入都归了集体,群众得到了实惠,他自己连一分钱报酬都没要。
  2003年4月23日,史来贺同志走完了他奋斗的一生。而今天的刘庄村村民已住进现代化的楼房,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郭明义院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郭明义,把雷锋作为人生榜样,将走雷锋路作为人生选择,甘当路石,默默奉献,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
  1982年,郭明义从部队复员来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37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如今,他把办公地点从机关办公楼移到了露天采场,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累计义务献工21000多个小时,相当于多干了7年的工作量。他谢绝矿里配的道路巡检车,坚持徒步巡检道路,无论漫天飞雪,还是大雨滂沱,每天步行10公里以上。
  郭明义坚持学习,追求科学,先后考取了大专、本科的文凭。他研制的采场公路建设、维修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填补了鞍钢采场公路建设的多项技术空白,研制的路料配比新方案,大幅度降低了修路成本,使采场公路维护质量和道路建设效率逐年提高,创效1.5亿多元。
  郭明义心系群众,为民解难。无论是谁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了,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相助。他从报纸上看到山东一个生育了五胞胎的家庭生活困难,马上捐款,持续至今。他得知一位大学生患尿毒症需要换肾,不仅到医院去捐款,还当面提出捐献自己的肾。一位农民患严重脑瘤到他家中求助,他当即捐出身上所有的钱,并筹款资助她顺利完成手术,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样的好事,他做了一件又一件,累计捐款54万多元。
  郭明义学习雷锋,热心公益,把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学雷锋的平台。2009年,他在鞍钢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如今已遍及全国,团队总数13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30万人,掀起了“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热潮。郭明义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让群众看到了雷锋精神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其他文献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官网日前公布今年首设的伍连德论文奖获奖论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文斐所写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成为唯一获奖作品。《柳叶刀》官网也首次以中文形式发布谭文斐的这篇文章。文章讲述了两代中国医生的行医故事,并提到了谭文斐父亲经历的2次医疗纠纷和自己印象深刻的2次手术。  在谭文斐童年和青年时期,他的父亲作为外科医生虽医术高超,但因当时有限的医疗水平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
期刊
老匡家火塘,是用石条围成三尺左右见方,深一尺左右的坑。火塘上方,悬挂着经食盐腌制处理的肉类、豆制品。三脚铁架,悬下一铁钩,放置锅、壶等炊具。坑中,木柴、稻禾枯草、竹子树叶,煮饭炒菜或烧水煮茶都用它们,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  老匡穿件蓝布上衣,宽大,罩住了他精干健康的身躯。他是村长,话不多,招呼我在火塘坐下。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在火塘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乃至睡卧,可以起到节省空间、时间,便
期刊
专家简介  冯兴华,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行醫五十载,谙熟中医
期刊
文学翻译家林少华,曾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著有《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雨夜灯》《异乡人》《小孤独》等散文集。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伊豆舞女》《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凡八十余部。2018年,在高校任教三十五年的林少华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又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任为“名师工程通识教育讲座教授”。  我邂逅村上时已经3
期刊
刨挖、粘接、打磨、雕刻……经过几十道纯手工的工序,乌力吉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刚刚做好的马头琴,像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为琴的最上端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它所演奏的乐曲,有深沉粗犷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制作马头琴不仅需要不断改善工艺,享受马头琴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更需要制作者懂得‘声音的味道’,将文化融入其中,践匠心守匠品,实现人
期刊
陈桦是原中国游泳队队员,四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自由游冠军。  2000年,她16岁就夺得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的自由泳冠军。此后,她又连续三次蝉联了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的自由泳冠军,成绩惊人。那几年,中国游泳长距离很难出好成绩,因此,国家队对擅长长距离项目的她寄予厚望。陈桦的爸爸一直为女儿感到自豪,她的每一次成绩,都被爸爸仔细地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其中,2001年,她破世界纪录的成
期刊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
期刊
很久都没有什么人能并肩坐在一起,彻夜长谈了,而那年夏天,好友大祺向我哭诉了一晚,我竟找不到可以安慰他的话。只是在心里心疼他———都年近半百的人了,怎么也跟我一样,这么单纯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吧……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只能把大祺告诉我的故事,“卸载”在这里———是的,不是“写在”,而是“卸载”。否则,我心里也像是堵了什么东西,很不舒服。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对小夫妻闹离婚,作为小
期刊
英国思想家蒙田为人类想明白了许多事,却没想明白他和另一个人怎么就成了朋友。想来想去,最后的结论就是,因为是你,因为是我。  人與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有的人在一起共事多年却成不了朋友,有的人却一见如故,头一次见面就斗嘴,互开玩笑。  世界亿万人众,命运安排你们认识并成了朋友,这个缘分本身就值得珍惜。虽然有话说日久见人心,以我的经验,两个人能成为朋友不会是几个星期或数个月甚至数年后。能刚刚还是陌生人,
期刊
去年12月26日,84岁的表演艺术家谢芳现身国家大剧院排练厅,忆及自己的表演生涯,她直言,“林道静(《青春之歌》)、陶岚(《早春二月》)、竺春花(《舞台姐妹》),我演过很多角色,这里面,陶岚可能是跟我本人最接近的。”  塑造知性女性  当日,电影《早春二月》中“陶岚”的扮演者、老一代电影艺术家谢芳前来探班国家大剧院版的话剧《二月》,该剧由著名戏剧导演李六乙携手音乐总监陈其钢、作曲王之一、舞美设计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