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强调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树立整合意识,将数学内容与各领域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与幼儿一日生活相结合,并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数学教育的效益。
关键词:整合;数学教育;效益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迅猛,数字信息萦绕的时代,这对个人的数学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体现了很强的连贯性、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师树立整合意识,淡化学科知识、技能的要求。数学作为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具体的年龄班学习目标的量化要求,但是幼儿作为一个完整、成长中的个体,发展应是整体的、全面的。鉴于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有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梯性,在教育实施中,数学常常会被单列开来,就算有“渗透”的也表现得比较牵强,或零散无序或“蜻蜓点水”。要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整合意识,提高数学教育整体效益。
一、挖掘数学点,促进各领域间整合
幼儿园实施整合课程是符合幼儿全方位发展的需要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模式,将数学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与其他活动的有效整合。整合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将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在数学活动中;二是在其他领域活动中渗透数学内容。例如,在组织主题活动“秋天的落叶”中,可让幼儿到户外拾落叶,数数叶子的数量、按大小分类;欣赏散文诗《落叶》,玩音乐游戏《扫落叶》;又如体育活动《助跑跨跳》中,幼儿可以边跳边数,数数几步能跨跳到目的地,比比谁的脚步大,跨的距离远;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对称、大小、高低等规律创作等。领域间的整合,既可以加深、巩固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又能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有趣。这需要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判断、选择、提炼,依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生成活动的教育智慧。
二、改变教学方法,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能停留在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上,而应实现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三维”目标的整合,并且应将良好情感、态度的培养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知识的多少不能等同于能力的高低,不能决定个性、品德是否得到良好的培养。因而,在数学活动中,应重视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体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数学兴趣,整合利用多种游戏
幼儿年龄小,只有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方法组织活动,并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整合利用多种游戏,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学习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一)充分利用游戏时光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中幼儿需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游戏功不可没:如角色游戏中,幼儿制作演出门票、设计电影院座位、为商品标价、为演员测量服装,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学会点数、序数、加减、统计等数学概念;在建构游戏中认识各种形状、学习用图形组合、对称、有规律排序等方法建构。幼儿在游戏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游戏因有了数学而变得有趣、新奇,数学因为有了游戏而变得更实在、有用。
(二)创设联动的区域情景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平日里在教室多放置一些可操作学具,如数卡、纸张、笔、点卡、玩具等,让幼儿自愿动手,提高积极性,重复利用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营造一种氛围。如数学区的布置中,可以考虑为幼儿提供蕴含明确数学目标的成品玩具,如套筒、分类盒、七巧板等,也可以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如纽扣、纸杯、花片、瓶盖、扑克牌等,支持幼儿个别化学习。
四、分散数学内容,有机融入日常生活
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学数学会感觉轻松、自然,同时,生活中各环节的有利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习。
(一)丰富环境创设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这位教师虽不会说话,却能刺激幼儿的感知,促进幼儿学习。教师应分析幼儿的需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最大限度地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取数学经验,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自然角中天气记录、植物生长记录,墙面的小挂钟,班级中不同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序装饰物等,这些隐性的数学要素,有利于幼儿随时随地感受数学的有趣。
(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如生活中的分类,帮着整理图书、玩具等;生活中的数字,自己家的楼层、电话号码等;生活中的对应关系,午餐时分发碗、勺等;生活中还能分清大小、高矮等。又如在吃葡萄时,让幼儿用两手抓葡萄,合起来应是5粒;睡觉前数数今天穿了几件衣服,起床后比比誰的头发长。所有这些既能让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学习感知数学概念,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吗?
(三)实行家园互动,有效延伸数学活动。
家庭生活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幼儿数学学习很重视,教师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家长宣传幼儿学习数学的价值取向,并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任务”,利用幼儿在家的时间学习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如分类整理自己的文具、厨房用品等;参与家庭的事务中,如统计家装中需要的门、窗、床等的数量,并记录;讨论购物清单,一起去购物,认识人民币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树立整合的课程意识,吻合以幼儿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重视幼儿数学教育的同时,应改变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轻个性,重教学、轻生活等做法,打破学科本位的意识,将数学教育与其他活动有效地加以整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以超学科的思维看待数学教育,整合多种手段、途径培养幼儿开阔的数学思维,从而赋予数学教育更为丰富的内涵,从而达到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责编 杨菲)
关键词:整合;数学教育;效益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迅猛,数字信息萦绕的时代,这对个人的数学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体现了很强的连贯性、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师树立整合意识,淡化学科知识、技能的要求。数学作为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具体的年龄班学习目标的量化要求,但是幼儿作为一个完整、成长中的个体,发展应是整体的、全面的。鉴于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有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梯性,在教育实施中,数学常常会被单列开来,就算有“渗透”的也表现得比较牵强,或零散无序或“蜻蜓点水”。要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整合意识,提高数学教育整体效益。
一、挖掘数学点,促进各领域间整合
幼儿园实施整合课程是符合幼儿全方位发展的需要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模式,将数学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与其他活动的有效整合。整合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将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在数学活动中;二是在其他领域活动中渗透数学内容。例如,在组织主题活动“秋天的落叶”中,可让幼儿到户外拾落叶,数数叶子的数量、按大小分类;欣赏散文诗《落叶》,玩音乐游戏《扫落叶》;又如体育活动《助跑跨跳》中,幼儿可以边跳边数,数数几步能跨跳到目的地,比比谁的脚步大,跨的距离远;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对称、大小、高低等规律创作等。领域间的整合,既可以加深、巩固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又能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有趣。这需要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判断、选择、提炼,依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生成活动的教育智慧。
二、改变教学方法,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能停留在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上,而应实现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三维”目标的整合,并且应将良好情感、态度的培养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知识的多少不能等同于能力的高低,不能决定个性、品德是否得到良好的培养。因而,在数学活动中,应重视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体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数学兴趣,整合利用多种游戏
幼儿年龄小,只有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方法组织活动,并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整合利用多种游戏,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学习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一)充分利用游戏时光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中幼儿需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游戏功不可没:如角色游戏中,幼儿制作演出门票、设计电影院座位、为商品标价、为演员测量服装,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学会点数、序数、加减、统计等数学概念;在建构游戏中认识各种形状、学习用图形组合、对称、有规律排序等方法建构。幼儿在游戏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游戏因有了数学而变得有趣、新奇,数学因为有了游戏而变得更实在、有用。
(二)创设联动的区域情景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平日里在教室多放置一些可操作学具,如数卡、纸张、笔、点卡、玩具等,让幼儿自愿动手,提高积极性,重复利用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营造一种氛围。如数学区的布置中,可以考虑为幼儿提供蕴含明确数学目标的成品玩具,如套筒、分类盒、七巧板等,也可以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如纽扣、纸杯、花片、瓶盖、扑克牌等,支持幼儿个别化学习。
四、分散数学内容,有机融入日常生活
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学数学会感觉轻松、自然,同时,生活中各环节的有利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习。
(一)丰富环境创设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这位教师虽不会说话,却能刺激幼儿的感知,促进幼儿学习。教师应分析幼儿的需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最大限度地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取数学经验,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自然角中天气记录、植物生长记录,墙面的小挂钟,班级中不同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序装饰物等,这些隐性的数学要素,有利于幼儿随时随地感受数学的有趣。
(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如生活中的分类,帮着整理图书、玩具等;生活中的数字,自己家的楼层、电话号码等;生活中的对应关系,午餐时分发碗、勺等;生活中还能分清大小、高矮等。又如在吃葡萄时,让幼儿用两手抓葡萄,合起来应是5粒;睡觉前数数今天穿了几件衣服,起床后比比誰的头发长。所有这些既能让幼儿在自然条件下学习感知数学概念,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吗?
(三)实行家园互动,有效延伸数学活动。
家庭生活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幼儿数学学习很重视,教师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家长宣传幼儿学习数学的价值取向,并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任务”,利用幼儿在家的时间学习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如分类整理自己的文具、厨房用品等;参与家庭的事务中,如统计家装中需要的门、窗、床等的数量,并记录;讨论购物清单,一起去购物,认识人民币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树立整合的课程意识,吻合以幼儿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重视幼儿数学教育的同时,应改变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轻个性,重教学、轻生活等做法,打破学科本位的意识,将数学教育与其他活动有效地加以整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以超学科的思维看待数学教育,整合多种手段、途径培养幼儿开阔的数学思维,从而赋予数学教育更为丰富的内涵,从而达到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责编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