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从高技能人才的本质内涵出发,强调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方案及支撑条件。强调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历教育与企业开发一体化等思路。
关键词:高技能 培养目标 构建方案 校企合作
党的“十六大”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教育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往从不被看作是人才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被纳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主体。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成为国际研讨会的重点,实实在在地纳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人才规划中。我国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翻开历史新一页。
一、研究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高级技能人才的内涵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拥有某种学历或某种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标准,企业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使用者,他们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和认定标准,应该成为确定高级技能人才内涵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科学构建体系。因此首先要明确高级技能人才的内涵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的理论知识
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即对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二是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当然,技能人才不是理论家,理论知识并不强调浩繁的演算与推导,其价值在于实用性,够用就行。
2.突出的操作能力
高级技能人才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素质的核心,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是对人才技能的一种判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的综合素质,但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认定,更强调的是其实际操作能力。
3.一定的创新能力
高级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一线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
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级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它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也与一般技艺型人才有明显不同。因而,要准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就需要了解几种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
1.知识型目标
知识型人才也可以说就是学科型人才,因为就某一专业所学习掌握的知识领域都有一定的范畴,局限于某一主要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型,严谨性和完整性。知识型人才主要靠教学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知识的传乘与播衍。
2.研发型目标
研发型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既要有所从事学科的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所掌握技术进行探索性的思考,研究,实验,总结,改进的综合性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研发型人才主要靠研究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3.技艺型目标
技艺型人才泛指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上,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技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技艺型人才主要靠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一线实际操作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与普通工人相比,除了有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外,还需掌握关键技术,能独立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能够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并对普通工人进行培训。
三、科学构建课程方案
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1.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能力本位”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那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
2.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
按照“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先调查分析,研究确定某专业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其按照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最后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即有机构成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该课程方案的结构模型为:
综合能力1 专项能力1 能力要素1 课程单元1 内容模块1
课程方案=综合能力I+专项能力J+ 能力要素1+课程单元M+内容模块N
四、支撑条件
现阶段,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面临着种种约束,还需要诸多的支撑条件。
1.推进职业教育的市场化改革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专业的开设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上级政府部门的文件和沿袭多年的办学经验,行政色彩和主观色彩强,离企业生产实际较远。
2.加大师资和资金的投入力度
目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学习实践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聘请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担任客座讲师。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高级技能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企业一方面要在年度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高级技能人才的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教育培训经费政策,來保证人才开发的质量。
3.建立企业一体化人才开发机制
为提高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有效性和投资收益,企业必须建立人才开发的配套机制,使培训、考核、晋升、酬薪制度等一体化。企业需要理顺培训体制;建立高级技能人才的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理顺技能人才升迁通道,注重内在报酬的激励性,培育高级技能人才对工作和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完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创造技师成长的社会氛围。
4.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新和充实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
4.3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推广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
我们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还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评价作为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与选拔、培养、使用、交流、激励等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建立起协调联动、运作顺畅的工作机制,才能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技能 培养目标 构建方案 校企合作
党的“十六大”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教育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往从不被看作是人才的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被纳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主体。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成为国际研讨会的重点,实实在在地纳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人才规划中。我国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翻开历史新一页。
一、研究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高级技能人才的内涵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拥有某种学历或某种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标准,企业作为高级技能人才的使用者,他们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和认定标准,应该成为确定高级技能人才内涵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科学构建体系。因此首先要明确高级技能人才的内涵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的理论知识
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即对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二是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当然,技能人才不是理论家,理论知识并不强调浩繁的演算与推导,其价值在于实用性,够用就行。
2.突出的操作能力
高级技能人才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素质的核心,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是对人才技能的一种判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的综合素质,但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认定,更强调的是其实际操作能力。
3.一定的创新能力
高级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一线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
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级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它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也与一般技艺型人才有明显不同。因而,要准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就需要了解几种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
1.知识型目标
知识型人才也可以说就是学科型人才,因为就某一专业所学习掌握的知识领域都有一定的范畴,局限于某一主要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型,严谨性和完整性。知识型人才主要靠教学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知识的传乘与播衍。
2.研发型目标
研发型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既要有所从事学科的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所掌握技术进行探索性的思考,研究,实验,总结,改进的综合性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研发型人才主要靠研究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3.技艺型目标
技艺型人才泛指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上,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技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技艺型人才主要靠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一线实际操作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与普通工人相比,除了有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外,还需掌握关键技术,能独立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能够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并对普通工人进行培训。
三、科学构建课程方案
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1.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能力本位”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那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
2.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
按照“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先调查分析,研究确定某专业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其按照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最后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即有机构成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该课程方案的结构模型为:
综合能力1 专项能力1 能力要素1 课程单元1 内容模块1
课程方案=综合能力I+专项能力J+ 能力要素1+课程单元M+内容模块N
四、支撑条件
现阶段,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面临着种种约束,还需要诸多的支撑条件。
1.推进职业教育的市场化改革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专业的开设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上级政府部门的文件和沿袭多年的办学经验,行政色彩和主观色彩强,离企业生产实际较远。
2.加大师资和资金的投入力度
目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学习实践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聘请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担任客座讲师。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高级技能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企业一方面要在年度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高级技能人才的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教育培训经费政策,來保证人才开发的质量。
3.建立企业一体化人才开发机制
为提高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有效性和投资收益,企业必须建立人才开发的配套机制,使培训、考核、晋升、酬薪制度等一体化。企业需要理顺培训体制;建立高级技能人才的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理顺技能人才升迁通道,注重内在报酬的激励性,培育高级技能人才对工作和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完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创造技师成长的社会氛围。
4.2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新和充实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
4.3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推广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
我们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还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评价作为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与选拔、培养、使用、交流、激励等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建立起协调联动、运作顺畅的工作机制,才能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