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思想是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孔子是其首创者,对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因材施教”思想所面对的人和社会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如何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满足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因材施教”仍要关照“一般”之材和“个别”之材的教育,但更要突出学生在“因材施教”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做到:注重大力培养学生存疑和发问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自由探讨的课堂文化氛围,鼓励、引导学生主动请教教师,从而教师可及时、准确发现“材”之不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因材施教;孔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作者简介:刘彦文(1972-),男,山东沂水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北京 100011)董岩(1973-),女,辽宁锦州人,北京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3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2-0003-02
  “因材施教”在教育的历史上,为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高移化,学校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班级授课制逐渐代替个别教学而成为主导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人的复杂性不断彰显,人的差异性日益突出,人的发展背景日益多元,“几乎已经没有所谓‘一般的学生’”,[1]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把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把计划性与变化性(可等待、可加速)等等要求和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务必要重新审视“因材施教”,明辨古今社会发展变迁及教育的嬗递,以便可以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一、因材施教思想的源流探析
  对因材施教思想的源流进行系统而深入探讨,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其价值,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因材施教思想,可以更好地创造其价值实现的条件,进一步发挥它的效用,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教育实践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首创,因材施教一直作为孔子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贯穿于其日常教育工作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在其众多弟子中,在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个方面都有出众之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2]这是孔子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扬长避短,施之以不同教育的结果。此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一直贯穿于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甚至被认为是“具有教育方针性的方法论”,[3]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但需指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命题并非孔子本人提出来的,而是历经后儒的继承创新,直至朱熹的归结发展,才明确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材”。[4]这是因材施教理论的由来。至此,因材施教的提法及思想逐渐趋于成熟。
  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但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非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给予最好的教育,他的三千弟子中,大部分是“以次相传”的弟子,只有部分弟子为其嫡传,具有精英教育的倾向,虽然有教无类,但至多是从可教或入孔门的角度理解,并非指接受孔子教诲的机会方面的平等。这是个别教学的局限性,也反映了孔子的局限性。
  进一步分析,孔子的因材施教之所以产生和成功,主要在于具备以下几个重要条件:第一,孔子生活在学术下移、学在四方、礼下庶人的春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新兴的私学作为其为社会贡献力量、彰显智慧的主要依托,因此,他承担着学校存在与发展的莫大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不会培养良好的人才,则不会获得社会承认,也不会获得达官贵族的慷慨资助,学校则无从存在和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必须变革教学方法,以便把新兴的私学办好。这是其提出因材施教私学的重要前提。第二,孔子所办的学校属于私学性质,政府并不介入或干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招收学生及教学方面有绝对的自由,从而,孔子有条件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扩大了人才的来源。他招收了大量不分华夷、无别贵贱的弟子,但由于每个人在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不适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种内容教学,必须突出针对性和差异性。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其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第三,孔子时代流行个别教学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活动多是一对一的,这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教育管理水平等是有密切关联的,教育教学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等都无从谈起,教学可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这包含着教学需要等待最佳时机、学习需要巩固的朴素思想。因此,孔子并没有赶超教学进度的压力,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观察学生、与学生谈话,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等待学生最佳发展时机。这是因材施教思想存在的根本条件。第四,孔子为了“推销”自己的仁政主张,经常带着自己的得意弟子周游列国,当然,这也正符合了孔子所提倡的多见多闻的主张,可谓一举两得,那些侍侧的弟子,经常在一问一答中深受其教诲。因此,周游列国的活动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创造了空间条件。第五,孔子虽自称“述而不作”,但其创造性是有目共睹的,他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他所整理的六书是其重大历史贡献,他的勤奋与天才,成就了其令人难望其项背的历史辉煌,这为其因材施教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品格基础。第六,孔子毕生贡献给教育事业,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典范,这促使他主动了解学生,对学生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孔子的远大理想使然。
  孔子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逐渐被后人所认同,人们对孔子思想的价值有了充分认识,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孔子的思想被不断发扬光大,因材施教思想成为其教学思想的主要精华部分被继承与发展,对人才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人”本身认识上的局限性,并未认识到人的发展潜力及空间,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低和阶级局限性等社会因素又限制了人的发展潜力的实现,致使教育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全部因材施教教育行为和现象,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一定程度上的因材施教。所以,历史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但不能照搬。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人的发展的要求,深入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融时代特色于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二、因材施教思想之于现代学校教育的价值及存在形式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历史,班级授课制是几百年来的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仅有百年历史),班级授课制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提高教育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前进了,许多条件变化了,它也不能固定不变。”[6]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比如不能很好地针对个人进行因材施教,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并未停止探索旨在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新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产生过诸如设计教学、分组教学、特朗普制等等各种注意到发展学生个性、使学习更加具备个人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这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班级授课制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到今天,因材施教被再次摆上了案头,尤其是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人的一般性和共性等方面容易被个性所湮没,完全通过一般教育就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人的发展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起来越来越困难。为此,人们对人的发展、教育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出现了选修制、校选制、学分制、分化教学、特科学校、非正规教育、无学年制、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方法与途径,旨在尽可能尊重每一个人的特点,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探讨因材施教就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一般之材而进行教育,即进行统一教育,保证效率和质量。二是因特殊、个别之材进行教育,即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旨在提供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因一般之材而进行统一教育
  从时间投入和教育教学效率等方面分析,此类因材施教活动占有绝对地位和优势。教师要通过谈话、观察、调查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对他们开展统一教育,虽然“统一”和“一般”等情形已经很难描述和把握,但现代学校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效率,如果不考虑“统一”和“一般”,则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也难以满足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发展需要。这可以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其积极性及主动性。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大学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时,既注意在同一集体、班级的教学中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又强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一般”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文科班学生比理科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所以对他们的教学要求也不能一样。对文科班学生的“一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直观思维力相对而言更好一些,所以,教学主要以“几何直观”为主线,培养他们利用“直观”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理科班学生的“一般”则更多地表现为抽象思维力,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培养他们直观能力外,还着重进一步训练他们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
  2.因个别之材而进行个性化教育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注意个别教学,针对每个学生实际和特点进行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个别来教育一般。即以个别为契机,把其所包含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推广到全班同学,做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这可以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基础上体现教师主导。
  具体而言,这要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1)教师主动教学生。教师要深入观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并进行广泛交流,主动去教育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难度,教师面对的往往是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规模的班级,对学生有一个不熟悉到逐渐熟悉的过程,再到深入了解,谈何容易。况且,教师还面临着经常调换等情况,往往对学生的了解是浮光掠影的。而在农业社会时期,个别化教学形式下,教师了解学生相对容易。在当前工业化、规模化的社会时期,教育的“规模经济”状态往往不允许教师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于个别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能体现因材施教。但需要指出的是,注意教师集体的沟通和交流,也非常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2)学生主动请教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主动请教教师,这是当前因材施教落实的关键措施。这需要做几件事情:第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融洽的课堂文化氛围;在日常活动和生活中,营造融洽的班级及学校文化氛围,做到解放学生,启迪学生智慧,发挥学生特长。第二,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不断鼓励。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不断设疑、引导和鼓励中。第三,培养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强烈求知欲,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生。学生的提问,往往是教师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辅导也才有针对性,教师的讲解和补充才会对症下药。这也是教师反思教学的主要环节。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大学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时,除了注意进行“一般”的教育,还注意对优秀生和落后生单独开“小灶”,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在每周设答疑辅导时间,为学生主动请教教师创造时空条件。通过学生的提问,可以很容易发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对那些落后生,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学习困难所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正确归因,找到差距,然后“对症下药”,使他们尽快赶上来;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向新的高度发出挑战,单独给他们留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或者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新的问题,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也收到因材施教之效。
  三、结束语
  因材施教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随着社会、时代及人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实施策略。在当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落实因材施教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远哲.中国文化与教育[N].明报,1999-10-02.
  [2]论语·先进[Z].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44.
  [4]论语集注[Z].
  [5]论语·述而[Z].
  [6]王策三.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74.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从对材料专业教改的讨论入手,分别介绍了材料的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所属的领域,进而对材料专业无机非方向的专业实验的设置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无机非方向专业实验宜采用实验模块架构形式,主要分成四个综合实验模块,即包括粉体的制备及测试(系列)部分、玻璃的制备实验部分、水泥综合实验部分、陶瓷制备综合实验部分。具体实验模块宜设置成综合性、设计性的内容。  关键词:材料专业;实验体系;实验模块;无机非
期刊
摘要:部分大学生学业成绩欠佳的问题不但影响到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也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分析大学生学业成绩欠佳的的成因,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切实加强和改进学业成绩欠佳大学生转化、提高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建立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成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李想(1975-),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党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在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及对策,为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独
期刊
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基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许多学校管理的问题突显,是否能认识和处理好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使其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持教育、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转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民主管理进程的推进,要认识到学生权力在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对于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的
期刊
摘要:大学辅导员是初高中班主任的延伸,是学生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引导者,是大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自身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标杆和桥梁,是大学生已定人生观、价值观向新人生观、新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大学生心理、素养、品格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引路人。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解决新问题,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新生入学时面临的各种情况的分析,来探讨大学辅导员如何
期刊
高职院校学生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  摘要: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在校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的研究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三年教育管理实施方案研究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育人工作的目标,构建了分年级教育管理的侧重点和工作内容,对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刘永立(1967-),男,山西隰县人,保定电力职业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从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程晓丹(1985-),女,江苏张家港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教;孙宇(1969-),男,江苏兴化人
期刊
摘要:刚脱离父母羽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会存在迷茫与困惑,家长、社会、学校、周围环境都可能成为他们失落、挫败的原因,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尽快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勇于开拓进取的健康生活态度是每个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大一新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几条关于高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一新生;大学生活;应对措施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方式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每种方式在发挥其独特效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对此,高校助学工作应更新资助理念,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期刊
国家电网公司选拔培养“十大”专业领军人才  3月,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十大”专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和实施专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2012年,公司计划在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金融、国际商务“十大”专业,各选拔50名优秀人才,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养。培训考核合格,授予“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称号,纳入公司人才序列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专业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