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27年来,我经历了从教师到校长,从山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的过程。一路走来,发现的教育问题和对教育的思考很多。我以为,家庭教育在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我经常思考我们学校要如何推进家校共育模式,并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着。但要形成教育合力,最终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不用和更远的比,就是和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在生理上,个子高了,皮肤好了,相貌好看了;在心理上,个性明显了,情商宽泛了,智商高端了。我们现在到教室里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这些生理、心理上的特征就会得到印证,这是好的一面。但现在的孩子在思想道德层面,和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却滑坡了。表现为性格偏激,做事自私,心理承受力弱。在具体生活中,现在的孩子大多易暴易怒,以自我为主,面对压力好走极端。网络上、生活中伤害教师、攻击同学等事例也时有发生。
通过不断的琢磨和思考,我个人以为,出现这些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导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集体,抑或一个家庭、一个人,当以经济作为价值标尺时,这个社会、集体、家庭、个人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引领社会风尚,扭转社会风气。而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和每一个家庭,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呢?结合时弊,分析现状,我给学校和学生家庭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主题———别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中止步,以便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首先取得教育方式、教育方向、教育目的上的统一。
那么,如何不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生活中止步呢?我总结归纳了如下几条建議。
一、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跟种,地跟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家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都是说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身上有许多不适合在孩子面前展示的东西,然后坚决在孩子面前只展示好的、优秀的、正能量的内容,使其接受到美好事物的浸润。
二、放手让孩子做事,敢于让孩子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这句话很明白,意思就是把孩子的独立性塑造得越早,父母之爱越成功。因此,家长应尽早地放手让孩子做事。培养孩子独立面对身边世界的能力,是我们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事。
三、把陪伴作为教育孩子最大的投资
许多教育孩子成功的父母在谈到家庭教育的经验时,都谈到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最幸福的事是和父母在一起。”其中蕴含着极其深邃的教育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父母永远是子女心灵栖息的港湾。经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首先不是孤独的,其次是能够随时向父母吐露心声、倾诉心事。因为他可以及时地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得到父母的指导,从而提升有自己想法的处事能力,更加敢于独立地去面对生活中、学习上的挑战。
四、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让孩子也认识自己
“只有经历,才有能力;只有体验,才有感情。”只有在不断的经历和感悟中,别人才能认识你,你也才能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度呵护下,缺少了许多该经历的经历,更缺少了该有的体验,这样便容易形成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性格,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家长一定要努力帮助孩子增加生活的经历,增长生命的体验,并从中深入地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优缺点,并让孩子也能清楚地认识自我。
五、积极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心无杂念、思想稚嫩、心灵纯洁。只要我们用心走进他们的世界,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的。作为家长,只要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就一定要积极支持,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陶冶情感,在特长发挥中激发潜能,引发孩子在这方面智能的闪光。这种闪光持之以恒地积累,将会如星星之火一样,逐步点燃其他方面潜能的喷发燃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身边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喜欢唱歌的孩子,参加了合唱团;喜欢运动的孩子,参加了体育队;喜欢画画的孩子,参加了美术组。最终,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找到了自信,觉得自己“能行”,进而在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过程中,排除了畏难心理,从而促进了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六、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清苦一点,适当答应孩子的要求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当父母的,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让他知道好日子是需要劳动才能获得的,知道苦日子之后的甜日子才更有味道。切不可只要孩子有要求就不分析利弊,完全答应。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就如给孩子上学带水、带零花钱,看似父母是在爱孩子,其实是害孩子。试想,孩子在学校喝足了水,吃足了零食,一日三餐会吃得下、吃得香吗?还有,每天时时刻刻肠胃都在不断地运动,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吗?类似的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家长思考的。大家经常读到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是很适用于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
七、恰当地惩罚孩子,让孩子确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
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矛盾冲突可以说是时时处处存在的。对于小孩子来讲,更是这样。如果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思想深处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那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很可怕的。而这个是非观念、善恶标准确立的最有效的时机,就在孩子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冲突时的处理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分析清楚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要求孩子对的坚持、错的改正,对的奖励、错的惩罚,让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并不断剪裁,成为孩子重要的生命构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人生中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
八、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行为久了成习惯;习惯久了成性格;性格久了成命运!良好的习惯是美丽人生的基础。孩子正确行为的积累,独立个体的催生,会逐步形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沉淀形成为性格,那拥有这样性格的人,则一定会与美好结缘,与优秀为伍,成就美丽人生。伟大领袖毛泽东,他是终其一生要改变中国命运的人。他一生保持两个好习惯:一个是坚持洗冷水澡,一个是坚持读书。这两个好习惯,一个让他成为一个意志坚定、毅力非凡的人;一个让他才居高峰,成为一个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敢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何其重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别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生活中止步。
(作者系长治市沁县育才小学校长)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不用和更远的比,就是和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在生理上,个子高了,皮肤好了,相貌好看了;在心理上,个性明显了,情商宽泛了,智商高端了。我们现在到教室里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这些生理、心理上的特征就会得到印证,这是好的一面。但现在的孩子在思想道德层面,和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却滑坡了。表现为性格偏激,做事自私,心理承受力弱。在具体生活中,现在的孩子大多易暴易怒,以自我为主,面对压力好走极端。网络上、生活中伤害教师、攻击同学等事例也时有发生。
通过不断的琢磨和思考,我个人以为,出现这些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导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集体,抑或一个家庭、一个人,当以经济作为价值标尺时,这个社会、集体、家庭、个人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引领社会风尚,扭转社会风气。而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和每一个家庭,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呢?结合时弊,分析现状,我给学校和学生家庭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主题———别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中止步,以便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首先取得教育方式、教育方向、教育目的上的统一。
那么,如何不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生活中止步呢?我总结归纳了如下几条建議。
一、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跟种,地跟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家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都是说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身上有许多不适合在孩子面前展示的东西,然后坚决在孩子面前只展示好的、优秀的、正能量的内容,使其接受到美好事物的浸润。
二、放手让孩子做事,敢于让孩子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这句话很明白,意思就是把孩子的独立性塑造得越早,父母之爱越成功。因此,家长应尽早地放手让孩子做事。培养孩子独立面对身边世界的能力,是我们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事。
三、把陪伴作为教育孩子最大的投资
许多教育孩子成功的父母在谈到家庭教育的经验时,都谈到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最幸福的事是和父母在一起。”其中蕴含着极其深邃的教育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父母永远是子女心灵栖息的港湾。经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首先不是孤独的,其次是能够随时向父母吐露心声、倾诉心事。因为他可以及时地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得到父母的指导,从而提升有自己想法的处事能力,更加敢于独立地去面对生活中、学习上的挑战。
四、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让孩子也认识自己
“只有经历,才有能力;只有体验,才有感情。”只有在不断的经历和感悟中,别人才能认识你,你也才能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度呵护下,缺少了许多该经历的经历,更缺少了该有的体验,这样便容易形成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性格,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家长一定要努力帮助孩子增加生活的经历,增长生命的体验,并从中深入地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优缺点,并让孩子也能清楚地认识自我。
五、积极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心无杂念、思想稚嫩、心灵纯洁。只要我们用心走进他们的世界,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的。作为家长,只要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就一定要积极支持,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陶冶情感,在特长发挥中激发潜能,引发孩子在这方面智能的闪光。这种闪光持之以恒地积累,将会如星星之火一样,逐步点燃其他方面潜能的喷发燃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身边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喜欢唱歌的孩子,参加了合唱团;喜欢运动的孩子,参加了体育队;喜欢画画的孩子,参加了美术组。最终,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找到了自信,觉得自己“能行”,进而在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过程中,排除了畏难心理,从而促进了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六、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清苦一点,适当答应孩子的要求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当父母的,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让他知道好日子是需要劳动才能获得的,知道苦日子之后的甜日子才更有味道。切不可只要孩子有要求就不分析利弊,完全答应。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就如给孩子上学带水、带零花钱,看似父母是在爱孩子,其实是害孩子。试想,孩子在学校喝足了水,吃足了零食,一日三餐会吃得下、吃得香吗?还有,每天时时刻刻肠胃都在不断地运动,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吗?类似的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家长思考的。大家经常读到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是很适用于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
七、恰当地惩罚孩子,让孩子确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
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矛盾冲突可以说是时时处处存在的。对于小孩子来讲,更是这样。如果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思想深处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那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很可怕的。而这个是非观念、善恶标准确立的最有效的时机,就在孩子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冲突时的处理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分析清楚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要求孩子对的坚持、错的改正,对的奖励、错的惩罚,让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并不断剪裁,成为孩子重要的生命构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人生中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
八、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行为久了成习惯;习惯久了成性格;性格久了成命运!良好的习惯是美丽人生的基础。孩子正确行为的积累,独立个体的催生,会逐步形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沉淀形成为性格,那拥有这样性格的人,则一定会与美好结缘,与优秀为伍,成就美丽人生。伟大领袖毛泽东,他是终其一生要改变中国命运的人。他一生保持两个好习惯:一个是坚持洗冷水澡,一个是坚持读书。这两个好习惯,一个让他成为一个意志坚定、毅力非凡的人;一个让他才居高峰,成为一个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敢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何其重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别让我们的孩子在幸福生活中止步。
(作者系长治市沁县育才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