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评其实没什么用。对于听不懂音乐的人,乐评同样也看不懂;对于能听懂音乐的人,不需要看乐评。真正需要乐评的是被评的音乐家和团体,就像企业需要宣传、产品需要广告,这类“乐评”业内叫做“软文”。
  乐评其实又很有意义:让不能亲历现场的人看过文章能够如临其境,让面对浩如烟海的唱片版本不知所措的人能够理出头绪,让被宣传口号和软文洗脑的人能够重新回归理性与独立思考。但这样的乐评太难写,写出来看的人又很少,于是很少有人写。郑延益先生的乐评就是这样难得的乐评。
  十多年来郑先生的《春风风人》是我最常读的音乐评论集和唱片工具书。作为专业小提琴家和教师,他对于弦乐和室内乐技艺的了解深入透彻,因此在评价弦乐家的唱片时能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永远的海菲茨》一文,对这位二十世纪声名最显赫、但在“发烧圈”又饱受争议的绝代大师,不仅在唱片录音方面逐曲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还从演奏技巧的角度说明了大师不同年代的演奏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不同,并与同时代其它小提琴大师作了充分的比较。这种纵向(演奏家自己)与横向(与其他演奏家)的比较正是唱片版本比较不可或缺的研究方式,更需要乐评人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逻辑功力。
  作为亲历了SP(快转唱片)、LP(满转唱片)、CD(激光唱片)三个时代的资深唱片收藏家,郑先生对于录音制品都是第一手、最直接的印象。他亲耳聆听过克莱斯勒、西盖蒂、吉泽金等二十世纪初的演奏大师的首版SP唱片从二十世纪初的音响系统里播放出来的声音,这和用二十一世纪的Hi-Fi音响播放经过“声音整理”的再版CD是大不一样的。这就像1942年在电影院里看刚拷贝出的胶片版《卡萨布兰卡》,和现在在高科技电影院看数字高清修复版的区别一样:也许现在的会更“清楚”,但细节必有太多损失和变形。有这些最原始的声音资料“印”在脑子里,就像家里有一面平整光洁的镜子一样,不会因为声音载体的变形和失真,而造成判断和评价的不准确。
  爱乐者通常都是感情丰富易冲动的神经类型;专业音乐工作者因为个人及所在团体的利益,难免会有“立场”和“倾向”的选择。因此爱乐者写乐评容易进入“恋爱”状态,爱憎过于分明:处于“热恋”状态中,对某张唱片或某位大师便“眼中只有他”“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处于“失恋”状态中,便会极尽刻薄之言,“一文不值一堆垃圾”;音乐圈内人写乐评因为要顾及的关系太复杂,很容易写成“报告文学”:音乐家和乐团小传。为了回避争议,尽量避免实质性的音乐评价和学术性的问题讨论,内容反而更加“业余”。郑延益先生是资深的爱乐者,他的文章能够始终保持理性与中立,用论证和比较的方式说明音乐的质量与特点。他的文章中也有褒贬,但很少下结论。他的好恶也是很明确的,但从不预设观点再收集证据。他喜欢“老古董”,对二十世纪末的一些演奏家追求外在效果和商业噱头的做法非常反感,但对于新近的年轻演奏家依然保持关注和研究,好的就肯定,不好的就批评,从没有“想当年”的思维定式。郑先生虽然曾经是音乐专业人士,但旅居香港多年,这些乐评又多是他耳顺之年之后所著,早已跳出纷乱复杂的体制内关系网,因此能够做到冷静、中立、言无不尽。他对于香港一些现场演出的评论严格而善意,不和稀泥也不抡大棒,对演员和音乐家没有伤害,又能有所脾益。
  乐评通常被归入“应用文”类型,但好的“应用文”也应该有文学性。评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如果能够和被评论对象相当,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郑延益先生的品位与格调不仅体现在他对音乐和唱片的选择与评价上,也体现在他的文字叙述与修辞方面:简洁、明确,偶有修饰但绝不堆砌。他的文章很少使用比喻,他的叙述足以令读者毫无障碍地领会他想表达的,无需再用打比方的手法解释。《春风风人》是两公分挺厚的一本书,字体不大插图不多,但如果是真正的爱乐者,一天就可以愉快地读完,正是因为其流畅的文字和精炼的文体,令读者不枯燥、不无聊、不走神、不傻笑。
  2013年7月28日是郑延益先生逝世两周年。两年来香港好几家唱片店停业,内地乐评业饱受攻击与质疑,老先生眼不见为净是福分。一本《春风风人》留给我们太多的知识与智慧,夏雨雨人,养润后辈。
  《春风风人——郑延益乐评集》部分目录

其他文献
“王者”归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风采  时隔三十五年再访中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最为令人期待。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79年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沪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泽征尔在音乐会的前一天带领着乐团诸多音乐家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艺术交流。那时的小泽征尔风华正茂,艺术事业如日中天。由于他出生在中国的沈阳,一直对中国非常友好,又是一个执掌世界顶尖乐团的日本指挥家,所以他的到来让上音的莘莘学
期刊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山西娃  初闻郭雅志这个名字还是在给中国民乐家吴彤做采访之时。我问吴彤还有哪位在西方的民乐大家值得一访,他坚定地报出这个名字,并帮助我联系上了正在美国波士顿钻研爵士乐的郭雅志。“民乐家学习爵士乐?”光是这点就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并开始收集有关这位民乐家的资料:山西出生,中央音乐学院唢呐专业老师,在纽约得过Pro Musicis的管乐比赛大奖,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创办了香港唢呐协会,
期刊
霍洛维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在他的成功后面,也有长时期离开音乐舞台的人生低落阶段。霍洛维茨于1989年11月5日逝世后,世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许多媒体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内维尔·卡达斯(Neville Cardus)的赞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钢琴家。”但对霍洛维茨褒贬不一的说法也一直存在,钢琴大师里赫特就曾称他是“头脑简单的伟大钢琴家”。而作为一个男人,他又被认为性格古怪、傲慢而又愚蠢无趣。
期刊
作为上海音乐厅2013/2014音乐季的闭幕演出,6月7日德穆斯的钢琴独奏会格外牵动人心。德穆斯生于1928年,是位八十六岁高龄的音乐人——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因为他除了是钢琴家以外,还拥有多重身份,有着很多的头衔,而且一生从事的都是和音乐相关的工作:独奏、室内乐、作曲、撰文、开大师班、收藏钢琴和唱片等等,他的音乐生活丰富多彩。虽然音乐厅并没有给予很大的宣传力度,但是演出前几天票已售罄,为了满足听
期刊
德彪西,享誉世界的法国作曲家,他所写的两册二十四首前奏曲在钢琴文献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常成为各大唱片和音乐会的上榜曲目。据我目前所听过和了解的,有一百多张唱片录制了德彪西的前奏曲,其中包括全集录制和多次录制的版本。而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第七首《西风所见》,不同于作曲家绝大多数的作品,它全曲充斥着“李斯特”式的技巧,音调和语言又完全是德彪西的。这样一首看似矛盾结合体的作品,非常具有演奏和欣赏价值
期刊
2010年,曾任EMI Classics总裁的彼得·阿尔瓦临危受命,出任风雨动荡中的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总监。这位继承沃尔特·莱格衣钵的“老革命”在EMI Classics有着彪炳战绩,却在萨尔茨堡遇到了新问题。两位中层干部的经济丑闻和其中一位的自杀使得音乐节内部四分五裂,柏林爱乐乐团与音乐节理念不合渐行渐远最终导致塞蒙·莱托与乐团宣布2013年撤出复活节音乐节再为当头一棒,彻底改变了卡拉扬自19
期刊
赫尔曼·格茨,又一位曾被人遗忘、最近重新被人发现的十九世纪音乐家。  赫尔曼·格茨(Hermann Goetz),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1840年12月7日出生于克尼斯堡(K?ningsberg)。当时,克尼斯堡属于东普鲁士领地的一部分,后来成了德国东部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法联军轰炸了该城,严重损坏了城市建筑。大战结束,克尼斯堡划归苏联。1946年,克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拉(
期刊
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场“中外经典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与观众见面了。在这里,欧洲古典歌剧与中国现代歌剧相遇,三段中国歌剧与四段西洋歌剧同台演出,古典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交响合鸣,相映成辉,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歌剧大世界。  音乐会上,不仅有极易引起共鸣的中国民族歌剧选段——《白毛女》《江姐》《原野》,还有极富戏剧表演张力的来自西方的名家名作——多尼采蒂的意大利浪漫
期刊
2013年过后,知道威尔第的国人应该会比之前多很多,那张高帽大胡子的画像几乎被贴得到处都是。听过威尔第著名唱段、看过威尔第歌剧的国人也会比之前多很多,席卷世界的“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演出,绕不开中国这个大好市场。于是,《茶花女》《奥赛罗》《纳布科》《安魂曲》,还有此起彼伏、曲目让人流口水的纪念音乐会,惹得全国乐迷们一片雀跃。  就在大伙儿合不拢嘴的时候,上海大剧院大修之后的开幕歌剧爆了个大冷门
期刊
随着2013年内全套勃拉姆斯交响曲演出的成功,包括在莱比锡的演出、欧洲的巡演和Decca公司全球发行的唱片,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夏伊发扬光大莱比锡指挥学派精神的目标已经宣告实现。不管夏伊以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都能凭着这段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任音乐总监的成就扬名立万,载入乐史。  2005年,夏伊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的位置上卸任,到德国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任音乐总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