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誉下的茫然,丰产中的苦难,自省后的挣扎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过后,知道威尔第的国人应该会比之前多很多,那张高帽大胡子的画像几乎被贴得到处都是。听过威尔第著名唱段、看过威尔第歌剧的国人也会比之前多很多,席卷世界的“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演出,绕不开中国这个大好市场。于是,《茶花女》《奥赛罗》《纳布科》《安魂曲》,还有此起彼伏、曲目让人流口水的纪念音乐会,惹得全国乐迷们一片雀跃。
  就在大伙儿合不拢嘴的时候,上海大剧院大修之后的开幕歌剧爆了个大冷门:一部国人并不熟悉,甚至未必知晓,经常在介绍威尔第作品时被归入“等”字的歌剧——《阿蒂拉》。


  其实,被归到“等”字的威尔第歌剧何止《阿蒂拉》这一部。从1844年至1850年,威尔第竟然完成了十三部歌剧,几乎占到他一辈子创作总数的一半。想想这平均一年两部作品的速度,称叹之余必然是摇头。尽管这些作品在当时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连一边享受着赞誉和订单的威尔第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些害得他不得片刻喘息的卖座歌剧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东西,而这也正是威尔第的痛苦所在。一败涂地的《一日国王》(1840年)让他在唾沫中吸取教训,观众不喜欢冗长拖沓,他们要情节迅猛,气势磅礴,带有悲剧色彩。经过与脚本作家索莱拉的据理力争,《纳布科》(1842年)不仅让两年抬不起头来的威尔第彻底翻身,也激起了他的愤怒和报复心。无论众人对他多么热情,他都始终报以微笑,不过是冷笑。因为记仇的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就是这帮人在两年前送给他那些尖酸刻薄的嘲讽。剧院、经理、媒体、观众都没有土地可靠,出身农民并乐意当农民的威尔第在作出这个结论后,萌发了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不光为争名,更为谋利,因为他已打好了买田置地、过踏实日子的如意算盘。面对不断来自各地剧院的新作订单,威尔第照单全收,且按期交货。尽管他坐地起价地索要酬劳,作品却从未让观众和经理们失望,因为他已找到博得观众欢心的妙方:“祖国、人民、自由、正义、赞歌、军队进行曲和上帝。”
  阿蒂拉,这位被史学家称为“上帝之鞭”、在古北欧萨迦文献中被记载为“伟大的皇帝”的匈奴领袖,却也是入侵罗马帝国的暴君,是激发意大利人爱国热情的催化剂,自然也是威尔第心目中的理想题材。威尔第决定根据德国戏剧家撒迦利亚·维尔纳1809年的戏剧《匈奴王阿蒂拉》来改编歌剧脚本,而剧本作者最终选定为索莱拉,在《纳布科》创作中“不吵不相识”的好搭档。《伦巴第人》(1843年)的两度合作让索莱拉对威尔第喜好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当看到索莱拉的脚本后,威尔第对《阿蒂拉》的情节越来越有好感。他十分喜欢这个强悍的匈奴首领,这个被意大利人视为民族奴役者的仇敌。


  然而,面对又一次利用民族救亡而博得众彩的大好机会,威尔第却很难兴奋起来。“笔耕不辍”在为他换来金钱和名誉的同时,也换来了体力上的透支和想象力的枯竭。虽然他有了田地、有了农场,虽然他每写完一部歌剧就种一棵树来庆祝,但是他还是快被这自找的苦役般的日子逼疯了。终于,威尔第“如愿以偿”地病了。他想撕毁那些合同、扔掉那些脚本,可是,他终究还是舍不得。病中换来的片刻喘息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除了土地,自己其实也早已离不开音乐。这就是“音乐虐我千万遍,我待音乐如初恋”的典范。自省过后,威尔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再不能像之前那样按照他人的要求来接受委约了,再不能凭着一剂万能药方来“完成任务”了,必须抛开以往那些得心应手的模式,必须探寻新路,开始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然而,口号易喊,决心易下,真正实践起来却是折磨死人不偿命的,更何况《阿蒂拉》的合约老早就签好了。尽管威尔第以病情为由向委约方提出推迟交稿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到比以往多得多的创作空间,但充电、思考、自驳、探路带来的痛苦,让威尔第的病情更加反复,情绪也时而消沉时而兴奋。当然,既然能被称为伟大的威尔第,意志力必须坚不可摧。凭借这股强大的意志,威尔第构想着剧中主人公们的音乐形象,入侵意大利的匈奴王阿蒂拉、沦为俘虏的阿圭拉城主之女奥达贝拉、罗马将军伊齐奥,只有急促的节奏、炽烈的旋律、狂暴的管弦乐,才配得上他们的狂暴、刚烈和坚强。
  1846年3月16日,就在里米尼起义被残酷镇压的数月后,《阿蒂拉》十分应景地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了。独立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再次符合了意大利人民的愿望,观众依旧狂热地欢呼,威尔第依旧没完没了地上台谢幕。在确信观众们喜爱之后,威尔第逃离了威尼斯,他知道这次全凭意志力来挣脱以往创作套路的尝试,还距离自己的理想很远。他知道,这部艰难诞生的歌剧只是将来那些不朽篇章的练笔之作。他知道,它不可能成功,但它是充满希望的开端。
  也许就像威尔第当年选择“阿蒂拉”这个题材一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选择《阿蒂拉》作为大剧院重修后的开幕歌剧,也算是机缘种种。一来,在去年与萨尔茨堡艺术节合作的《波西米亚人》中尝到甜头的大剧院艺术中心,希望再觅良伴、共襄盛举,让双赢的中外合作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来,匈牙利大艺术宫也正有“制作和中国有关联的歌剧”之意;三来,正如匈牙利大艺术宫总经理兼该剧导演卡萨巴·卡尔所说,“被中国古人赶到西边的一部分匈奴后来成为我们匈牙利人的祖先,这个讲述匈人统帅阿蒂拉征战的故事勉强算是和中国扯上点边了”。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歌剧也将与那些流芳百世的名作一起,登上“纪念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阿蒂拉》算不上威尔第最成功的作品,却有着突出的看点。首先,它是为数不多的、以男低音为男一号的歌剧,而且显而易见,威尔第在“阿蒂拉”的音乐中倾注了不少心血;其次,作为优秀男低音的盛产地,匈牙利为本次合作挑选了吉亚科莫·普雷斯提亚(Giacomo Prestia)作为“阿蒂拉”的扮演者。这位出道超过二十年,在几乎所有世界一流歌剧院都有过精彩演出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与祖宾·梅塔、阿巴多、里卡多·穆蒂、巴伦博伊姆等大师级指挥都有过合作。此外,女主角奥达贝拉(Odabella)的扮演者奇拉·伯罗斯(Csilla Boross)和男二号伊齐奥(Ezio)的扮演者加比列·维维安尼(Gabriele Viviani)也同样令人期待。2013年4月28日在匈牙利大艺术宫以音乐会版歌剧的形式首演之后,他们都将班师上海,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共同合作,去年在《波希米亚人》中担当指挥的丹尼尔·奥伦(Daniel Oren)也将应邀继续执棒。希望本轮合作也能如同威尔第创作《阿蒂拉》时一般,有所反思,有新的尝试,也许未必立竿见影,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需的迈步。
其他文献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是一个室内乐品牌,每年初夏,这个“高大上”的艺术品牌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拉开帷幕。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连十几场顶级水平的音乐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室内乐名团演释得精彩纷呈。2014年的五月音乐节被冠以“完全莫扎特”主题,从开幕式音乐会到闭幕式音乐会,其间贯穿着“以莫扎特为核心”的乐团、演奏家和曲目。不过,有几场音乐会则不尽然,但相对的“独立性”和看点仍然很多(比如嘉兰古
期刊
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德国科隆爱乐乐团是今年第一个访华的一流乐团。这个乐团2007年在中国举行过巡演,2010年又受邀与科隆歌剧院一起,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演出了瓦格纳的全本《尼伯龙根的指环》。此次他们携单簧管大师萨宾娜·梅耶,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萨宾娜·梅耶曾经多次访华,她真是难得的大师,演奏时,她与单簧管完全
期刊
“王者”归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风采  时隔三十五年再访中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最为令人期待。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79年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沪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泽征尔在音乐会的前一天带领着乐团诸多音乐家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艺术交流。那时的小泽征尔风华正茂,艺术事业如日中天。由于他出生在中国的沈阳,一直对中国非常友好,又是一个执掌世界顶尖乐团的日本指挥家,所以他的到来让上音的莘莘学
期刊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山西娃  初闻郭雅志这个名字还是在给中国民乐家吴彤做采访之时。我问吴彤还有哪位在西方的民乐大家值得一访,他坚定地报出这个名字,并帮助我联系上了正在美国波士顿钻研爵士乐的郭雅志。“民乐家学习爵士乐?”光是这点就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并开始收集有关这位民乐家的资料:山西出生,中央音乐学院唢呐专业老师,在纽约得过Pro Musicis的管乐比赛大奖,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创办了香港唢呐协会,
期刊
霍洛维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在他的成功后面,也有长时期离开音乐舞台的人生低落阶段。霍洛维茨于1989年11月5日逝世后,世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许多媒体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内维尔·卡达斯(Neville Cardus)的赞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钢琴家。”但对霍洛维茨褒贬不一的说法也一直存在,钢琴大师里赫特就曾称他是“头脑简单的伟大钢琴家”。而作为一个男人,他又被认为性格古怪、傲慢而又愚蠢无趣。
期刊
作为上海音乐厅2013/2014音乐季的闭幕演出,6月7日德穆斯的钢琴独奏会格外牵动人心。德穆斯生于1928年,是位八十六岁高龄的音乐人——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因为他除了是钢琴家以外,还拥有多重身份,有着很多的头衔,而且一生从事的都是和音乐相关的工作:独奏、室内乐、作曲、撰文、开大师班、收藏钢琴和唱片等等,他的音乐生活丰富多彩。虽然音乐厅并没有给予很大的宣传力度,但是演出前几天票已售罄,为了满足听
期刊
德彪西,享誉世界的法国作曲家,他所写的两册二十四首前奏曲在钢琴文献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常成为各大唱片和音乐会的上榜曲目。据我目前所听过和了解的,有一百多张唱片录制了德彪西的前奏曲,其中包括全集录制和多次录制的版本。而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第七首《西风所见》,不同于作曲家绝大多数的作品,它全曲充斥着“李斯特”式的技巧,音调和语言又完全是德彪西的。这样一首看似矛盾结合体的作品,非常具有演奏和欣赏价值
期刊
2010年,曾任EMI Classics总裁的彼得·阿尔瓦临危受命,出任风雨动荡中的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总监。这位继承沃尔特·莱格衣钵的“老革命”在EMI Classics有着彪炳战绩,却在萨尔茨堡遇到了新问题。两位中层干部的经济丑闻和其中一位的自杀使得音乐节内部四分五裂,柏林爱乐乐团与音乐节理念不合渐行渐远最终导致塞蒙·莱托与乐团宣布2013年撤出复活节音乐节再为当头一棒,彻底改变了卡拉扬自19
期刊
赫尔曼·格茨,又一位曾被人遗忘、最近重新被人发现的十九世纪音乐家。  赫尔曼·格茨(Hermann Goetz),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1840年12月7日出生于克尼斯堡(K?ningsberg)。当时,克尼斯堡属于东普鲁士领地的一部分,后来成了德国东部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法联军轰炸了该城,严重损坏了城市建筑。大战结束,克尼斯堡划归苏联。1946年,克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拉(
期刊
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场“中外经典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与观众见面了。在这里,欧洲古典歌剧与中国现代歌剧相遇,三段中国歌剧与四段西洋歌剧同台演出,古典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交响合鸣,相映成辉,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歌剧大世界。  音乐会上,不仅有极易引起共鸣的中国民族歌剧选段——《白毛女》《江姐》《原野》,还有极富戏剧表演张力的来自西方的名家名作——多尼采蒂的意大利浪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