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过后,知道威尔第的国人应该会比之前多很多,那张高帽大胡子的画像几乎被贴得到处都是。听过威尔第著名唱段、看过威尔第歌剧的国人也会比之前多很多,席卷世界的“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演出,绕不开中国这个大好市场。于是,《茶花女》《奥赛罗》《纳布科》《安魂曲》,还有此起彼伏、曲目让人流口水的纪念音乐会,惹得全国乐迷们一片雀跃。
就在大伙儿合不拢嘴的时候,上海大剧院大修之后的开幕歌剧爆了个大冷门:一部国人并不熟悉,甚至未必知晓,经常在介绍威尔第作品时被归入“等”字的歌剧——《阿蒂拉》。
其实,被归到“等”字的威尔第歌剧何止《阿蒂拉》这一部。从1844年至1850年,威尔第竟然完成了十三部歌剧,几乎占到他一辈子创作总数的一半。想想这平均一年两部作品的速度,称叹之余必然是摇头。尽管这些作品在当时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连一边享受着赞誉和订单的威尔第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些害得他不得片刻喘息的卖座歌剧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东西,而这也正是威尔第的痛苦所在。一败涂地的《一日国王》(1840年)让他在唾沫中吸取教训,观众不喜欢冗长拖沓,他们要情节迅猛,气势磅礴,带有悲剧色彩。经过与脚本作家索莱拉的据理力争,《纳布科》(1842年)不仅让两年抬不起头来的威尔第彻底翻身,也激起了他的愤怒和报复心。无论众人对他多么热情,他都始终报以微笑,不过是冷笑。因为记仇的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就是这帮人在两年前送给他那些尖酸刻薄的嘲讽。剧院、经理、媒体、观众都没有土地可靠,出身农民并乐意当农民的威尔第在作出这个结论后,萌发了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不光为争名,更为谋利,因为他已打好了买田置地、过踏实日子的如意算盘。面对不断来自各地剧院的新作订单,威尔第照单全收,且按期交货。尽管他坐地起价地索要酬劳,作品却从未让观众和经理们失望,因为他已找到博得观众欢心的妙方:“祖国、人民、自由、正义、赞歌、军队进行曲和上帝。”
阿蒂拉,这位被史学家称为“上帝之鞭”、在古北欧萨迦文献中被记载为“伟大的皇帝”的匈奴领袖,却也是入侵罗马帝国的暴君,是激发意大利人爱国热情的催化剂,自然也是威尔第心目中的理想题材。威尔第决定根据德国戏剧家撒迦利亚·维尔纳1809年的戏剧《匈奴王阿蒂拉》来改编歌剧脚本,而剧本作者最终选定为索莱拉,在《纳布科》创作中“不吵不相识”的好搭档。《伦巴第人》(1843年)的两度合作让索莱拉对威尔第喜好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当看到索莱拉的脚本后,威尔第对《阿蒂拉》的情节越来越有好感。他十分喜欢这个强悍的匈奴首领,这个被意大利人视为民族奴役者的仇敌。
然而,面对又一次利用民族救亡而博得众彩的大好机会,威尔第却很难兴奋起来。“笔耕不辍”在为他换来金钱和名誉的同时,也换来了体力上的透支和想象力的枯竭。虽然他有了田地、有了农场,虽然他每写完一部歌剧就种一棵树来庆祝,但是他还是快被这自找的苦役般的日子逼疯了。终于,威尔第“如愿以偿”地病了。他想撕毁那些合同、扔掉那些脚本,可是,他终究还是舍不得。病中换来的片刻喘息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除了土地,自己其实也早已离不开音乐。这就是“音乐虐我千万遍,我待音乐如初恋”的典范。自省过后,威尔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再不能像之前那样按照他人的要求来接受委约了,再不能凭着一剂万能药方来“完成任务”了,必须抛开以往那些得心应手的模式,必须探寻新路,开始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然而,口号易喊,决心易下,真正实践起来却是折磨死人不偿命的,更何况《阿蒂拉》的合约老早就签好了。尽管威尔第以病情为由向委约方提出推迟交稿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到比以往多得多的创作空间,但充电、思考、自驳、探路带来的痛苦,让威尔第的病情更加反复,情绪也时而消沉时而兴奋。当然,既然能被称为伟大的威尔第,意志力必须坚不可摧。凭借这股强大的意志,威尔第构想着剧中主人公们的音乐形象,入侵意大利的匈奴王阿蒂拉、沦为俘虏的阿圭拉城主之女奥达贝拉、罗马将军伊齐奥,只有急促的节奏、炽烈的旋律、狂暴的管弦乐,才配得上他们的狂暴、刚烈和坚强。
1846年3月16日,就在里米尼起义被残酷镇压的数月后,《阿蒂拉》十分应景地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了。独立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再次符合了意大利人民的愿望,观众依旧狂热地欢呼,威尔第依旧没完没了地上台谢幕。在确信观众们喜爱之后,威尔第逃离了威尼斯,他知道这次全凭意志力来挣脱以往创作套路的尝试,还距离自己的理想很远。他知道,这部艰难诞生的歌剧只是将来那些不朽篇章的练笔之作。他知道,它不可能成功,但它是充满希望的开端。
也许就像威尔第当年选择“阿蒂拉”这个题材一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选择《阿蒂拉》作为大剧院重修后的开幕歌剧,也算是机缘种种。一来,在去年与萨尔茨堡艺术节合作的《波西米亚人》中尝到甜头的大剧院艺术中心,希望再觅良伴、共襄盛举,让双赢的中外合作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来,匈牙利大艺术宫也正有“制作和中国有关联的歌剧”之意;三来,正如匈牙利大艺术宫总经理兼该剧导演卡萨巴·卡尔所说,“被中国古人赶到西边的一部分匈奴后来成为我们匈牙利人的祖先,这个讲述匈人统帅阿蒂拉征战的故事勉强算是和中国扯上点边了”。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歌剧也将与那些流芳百世的名作一起,登上“纪念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阿蒂拉》算不上威尔第最成功的作品,却有着突出的看点。首先,它是为数不多的、以男低音为男一号的歌剧,而且显而易见,威尔第在“阿蒂拉”的音乐中倾注了不少心血;其次,作为优秀男低音的盛产地,匈牙利为本次合作挑选了吉亚科莫·普雷斯提亚(Giacomo Prestia)作为“阿蒂拉”的扮演者。这位出道超过二十年,在几乎所有世界一流歌剧院都有过精彩演出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与祖宾·梅塔、阿巴多、里卡多·穆蒂、巴伦博伊姆等大师级指挥都有过合作。此外,女主角奥达贝拉(Odabella)的扮演者奇拉·伯罗斯(Csilla Boross)和男二号伊齐奥(Ezio)的扮演者加比列·维维安尼(Gabriele Viviani)也同样令人期待。2013年4月28日在匈牙利大艺术宫以音乐会版歌剧的形式首演之后,他们都将班师上海,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共同合作,去年在《波希米亚人》中担当指挥的丹尼尔·奥伦(Daniel Oren)也将应邀继续执棒。希望本轮合作也能如同威尔第创作《阿蒂拉》时一般,有所反思,有新的尝试,也许未必立竿见影,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需的迈步。
就在大伙儿合不拢嘴的时候,上海大剧院大修之后的开幕歌剧爆了个大冷门:一部国人并不熟悉,甚至未必知晓,经常在介绍威尔第作品时被归入“等”字的歌剧——《阿蒂拉》。
其实,被归到“等”字的威尔第歌剧何止《阿蒂拉》这一部。从1844年至1850年,威尔第竟然完成了十三部歌剧,几乎占到他一辈子创作总数的一半。想想这平均一年两部作品的速度,称叹之余必然是摇头。尽管这些作品在当时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连一边享受着赞誉和订单的威尔第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些害得他不得片刻喘息的卖座歌剧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东西,而这也正是威尔第的痛苦所在。一败涂地的《一日国王》(1840年)让他在唾沫中吸取教训,观众不喜欢冗长拖沓,他们要情节迅猛,气势磅礴,带有悲剧色彩。经过与脚本作家索莱拉的据理力争,《纳布科》(1842年)不仅让两年抬不起头来的威尔第彻底翻身,也激起了他的愤怒和报复心。无论众人对他多么热情,他都始终报以微笑,不过是冷笑。因为记仇的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就是这帮人在两年前送给他那些尖酸刻薄的嘲讽。剧院、经理、媒体、观众都没有土地可靠,出身农民并乐意当农民的威尔第在作出这个结论后,萌发了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不光为争名,更为谋利,因为他已打好了买田置地、过踏实日子的如意算盘。面对不断来自各地剧院的新作订单,威尔第照单全收,且按期交货。尽管他坐地起价地索要酬劳,作品却从未让观众和经理们失望,因为他已找到博得观众欢心的妙方:“祖国、人民、自由、正义、赞歌、军队进行曲和上帝。”
阿蒂拉,这位被史学家称为“上帝之鞭”、在古北欧萨迦文献中被记载为“伟大的皇帝”的匈奴领袖,却也是入侵罗马帝国的暴君,是激发意大利人爱国热情的催化剂,自然也是威尔第心目中的理想题材。威尔第决定根据德国戏剧家撒迦利亚·维尔纳1809年的戏剧《匈奴王阿蒂拉》来改编歌剧脚本,而剧本作者最终选定为索莱拉,在《纳布科》创作中“不吵不相识”的好搭档。《伦巴第人》(1843年)的两度合作让索莱拉对威尔第喜好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当看到索莱拉的脚本后,威尔第对《阿蒂拉》的情节越来越有好感。他十分喜欢这个强悍的匈奴首领,这个被意大利人视为民族奴役者的仇敌。
然而,面对又一次利用民族救亡而博得众彩的大好机会,威尔第却很难兴奋起来。“笔耕不辍”在为他换来金钱和名誉的同时,也换来了体力上的透支和想象力的枯竭。虽然他有了田地、有了农场,虽然他每写完一部歌剧就种一棵树来庆祝,但是他还是快被这自找的苦役般的日子逼疯了。终于,威尔第“如愿以偿”地病了。他想撕毁那些合同、扔掉那些脚本,可是,他终究还是舍不得。病中换来的片刻喘息让他清醒地认识到,除了土地,自己其实也早已离不开音乐。这就是“音乐虐我千万遍,我待音乐如初恋”的典范。自省过后,威尔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再不能像之前那样按照他人的要求来接受委约了,再不能凭着一剂万能药方来“完成任务”了,必须抛开以往那些得心应手的模式,必须探寻新路,开始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然而,口号易喊,决心易下,真正实践起来却是折磨死人不偿命的,更何况《阿蒂拉》的合约老早就签好了。尽管威尔第以病情为由向委约方提出推迟交稿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到比以往多得多的创作空间,但充电、思考、自驳、探路带来的痛苦,让威尔第的病情更加反复,情绪也时而消沉时而兴奋。当然,既然能被称为伟大的威尔第,意志力必须坚不可摧。凭借这股强大的意志,威尔第构想着剧中主人公们的音乐形象,入侵意大利的匈奴王阿蒂拉、沦为俘虏的阿圭拉城主之女奥达贝拉、罗马将军伊齐奥,只有急促的节奏、炽烈的旋律、狂暴的管弦乐,才配得上他们的狂暴、刚烈和坚强。
1846年3月16日,就在里米尼起义被残酷镇压的数月后,《阿蒂拉》十分应景地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了。独立和民族统一的思想再次符合了意大利人民的愿望,观众依旧狂热地欢呼,威尔第依旧没完没了地上台谢幕。在确信观众们喜爱之后,威尔第逃离了威尼斯,他知道这次全凭意志力来挣脱以往创作套路的尝试,还距离自己的理想很远。他知道,这部艰难诞生的歌剧只是将来那些不朽篇章的练笔之作。他知道,它不可能成功,但它是充满希望的开端。
也许就像威尔第当年选择“阿蒂拉”这个题材一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选择《阿蒂拉》作为大剧院重修后的开幕歌剧,也算是机缘种种。一来,在去年与萨尔茨堡艺术节合作的《波西米亚人》中尝到甜头的大剧院艺术中心,希望再觅良伴、共襄盛举,让双赢的中外合作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来,匈牙利大艺术宫也正有“制作和中国有关联的歌剧”之意;三来,正如匈牙利大艺术宫总经理兼该剧导演卡萨巴·卡尔所说,“被中国古人赶到西边的一部分匈奴后来成为我们匈牙利人的祖先,这个讲述匈人统帅阿蒂拉征战的故事勉强算是和中国扯上点边了”。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歌剧也将与那些流芳百世的名作一起,登上“纪念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阿蒂拉》算不上威尔第最成功的作品,却有着突出的看点。首先,它是为数不多的、以男低音为男一号的歌剧,而且显而易见,威尔第在“阿蒂拉”的音乐中倾注了不少心血;其次,作为优秀男低音的盛产地,匈牙利为本次合作挑选了吉亚科莫·普雷斯提亚(Giacomo Prestia)作为“阿蒂拉”的扮演者。这位出道超过二十年,在几乎所有世界一流歌剧院都有过精彩演出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与祖宾·梅塔、阿巴多、里卡多·穆蒂、巴伦博伊姆等大师级指挥都有过合作。此外,女主角奥达贝拉(Odabella)的扮演者奇拉·伯罗斯(Csilla Boross)和男二号伊齐奥(Ezio)的扮演者加比列·维维安尼(Gabriele Viviani)也同样令人期待。2013年4月28日在匈牙利大艺术宫以音乐会版歌剧的形式首演之后,他们都将班师上海,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共同合作,去年在《波希米亚人》中担当指挥的丹尼尔·奥伦(Daniel Oren)也将应邀继续执棒。希望本轮合作也能如同威尔第创作《阿蒂拉》时一般,有所反思,有新的尝试,也许未必立竿见影,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需的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