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与课外补习的负担,更是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再次突显出来;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流行音乐引入进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文对农村初中音乐课堂展现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流行音乐在课堂中起到的辅助作用及方式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农村初中 音乐教育 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流行音乐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目前,在农村初中,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单纯教授学生学习教材上的音乐,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够重视,同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一些学生出现对音乐课堂不感兴趣,不愿参与的现象。但如果教师适当的脱离教材,教学生演唱目前一些流行音乐时,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出,虽然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不过还存在一些学生在演唱技巧上掌握不当,虽然喜欢演唱,但是出现找不准音调的问题。这种矛盾冲突,反馈了流行音乐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但是如何通过流行音乐,辅助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将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辅助的可行性分析
(一)初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
音乐的出现,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还可以与人的情感达到共鸣,进而起到性感抒发的左右。流行音乐有着广泛的传唱度,初中生在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它们,甚至很多学生不经过教师的教学,也能哼唱几句,甚至是完整的唱出来整首歌曲。可见流行音乐已经在初中生生活中有着较好的融入,受到学生的喜欢。另外,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说,其表现形式众多,存在即兴与层次的特点,这也使其受到学生的喜欢。因而,如果在音乐课堂中,能适当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进来,则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从初中生的年龄和发育来看,当前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此时他们不仅潜力巨大,往往还带有一定的个体。流行音乐种类很多,一些是糟粕,也有许多是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在选曲时需要教师的严格把关。一些流行音乐的歌词优美、情境优雅,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欢,并且不少流行音乐带有浓烈的爱国元素及传统文化元素,这些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一定正向塑造,因此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有效培养。
三、流行音乐辅助农村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做好流行音樂的选曲工作
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流行音乐作为一项辅助教学手段,是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进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然而,流行音乐种类数量繁多,教师在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前,需认真做好选曲工作。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选择带有爱国情怀的歌曲,完成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例如:《歌唱祖国》、《国家》等都是良好的流行音乐。二是,可以选择带有民族特征的流行音乐,如传唱已久的《青藏高原》,近些年流行的《悟空》等,里面都带有浓厚的传统与文化气息。这些歌曲有的还融入了民族乐器,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审美的提升,还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三是,流行音乐的选择要注重正向与积极,让学生能通过音乐学习形成乐观、向上的情感,比如《少年中国》《隐形的翅膀》等。
(二)把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进行融合
流行音乐作为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辅助手段,并不意味着占有完全的主导甚至是代替传统音乐的作用,而是能够与传统教学中所教授的音乐进行有效融合。这就需要教师需要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特点,来进行结合,对当下教学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分析,从而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条件。比如,在《欢乐颂》中明天会更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隐形的翅膀》融入其中,通过励志情感,通俗的歌词,发挥出对初中生思想教育的作用,通过引入让初中生产生共鸣和鼓舞。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由于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且处于叛逆期,因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传统音乐,往往带有一定的抵触兴趣。但通过上文分析,初中生往往对流行音乐,较为热爱。因而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而加以引导。同时,在流行音乐辅助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例如,在学习西方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适当音乐流行音乐,增进课堂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流行音乐《不想长大》歌曲,其曲调源于莫扎特的交响乐,因此在给学生播放这种流行音乐时,可以进一步讲述莫扎特在创作时的心理。多媒体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有力工具,不管教师在教授传统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可以借助其向学生做进一步展示,从而使学生得到直观面对。当然,在对多媒体这一工具进行运用时,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流行音乐丰富性等特点展示出来,完成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初中音乐中《说唱脸谱》是一首有着浓厚京剧韵味的流行歌曲,但是学生对京剧接触得少,学生对该曲没有兴趣,那么教师可以适当转变思维,通过当前老歌翻唱比较火热的形式,给学生推荐新的版本,让学生在新老对比中,体会演绎的技巧。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演唱,这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保障教学效果,同时对作品的好坏、优劣等辨别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总结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流行音乐不仅深受初中学生喜爱,更能够与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在“双减”之后,教师不仅要加强对音乐等素质教育的重视,更应该丰富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心理,通过多种方法,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当中,使流行音乐也能够发挥更好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完成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等功能及作用,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王晓兰.参花(下).2020(11)
[2]引入流行音乐 营造课堂氛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李志峰.求知导刊.2020(37)
[3]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潘晓慧.科技资讯.2020(15)
关键词:农村初中 音乐教育 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流行音乐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目前,在农村初中,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单纯教授学生学习教材上的音乐,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够重视,同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一些学生出现对音乐课堂不感兴趣,不愿参与的现象。但如果教师适当的脱离教材,教学生演唱目前一些流行音乐时,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出,虽然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不过还存在一些学生在演唱技巧上掌握不当,虽然喜欢演唱,但是出现找不准音调的问题。这种矛盾冲突,反馈了流行音乐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但是如何通过流行音乐,辅助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将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辅助的可行性分析
(一)初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
音乐的出现,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还可以与人的情感达到共鸣,进而起到性感抒发的左右。流行音乐有着广泛的传唱度,初中生在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它们,甚至很多学生不经过教师的教学,也能哼唱几句,甚至是完整的唱出来整首歌曲。可见流行音乐已经在初中生生活中有着较好的融入,受到学生的喜欢。另外,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说,其表现形式众多,存在即兴与层次的特点,这也使其受到学生的喜欢。因而,如果在音乐课堂中,能适当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进来,则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从初中生的年龄和发育来看,当前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此时他们不仅潜力巨大,往往还带有一定的个体。流行音乐种类很多,一些是糟粕,也有许多是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在选曲时需要教师的严格把关。一些流行音乐的歌词优美、情境优雅,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欢,并且不少流行音乐带有浓烈的爱国元素及传统文化元素,这些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一定正向塑造,因此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有效培养。
三、流行音乐辅助农村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做好流行音樂的选曲工作
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流行音乐作为一项辅助教学手段,是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进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然而,流行音乐种类数量繁多,教师在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前,需认真做好选曲工作。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选择带有爱国情怀的歌曲,完成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例如:《歌唱祖国》、《国家》等都是良好的流行音乐。二是,可以选择带有民族特征的流行音乐,如传唱已久的《青藏高原》,近些年流行的《悟空》等,里面都带有浓厚的传统与文化气息。这些歌曲有的还融入了民族乐器,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审美的提升,还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三是,流行音乐的选择要注重正向与积极,让学生能通过音乐学习形成乐观、向上的情感,比如《少年中国》《隐形的翅膀》等。
(二)把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进行融合
流行音乐作为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辅助手段,并不意味着占有完全的主导甚至是代替传统音乐的作用,而是能够与传统教学中所教授的音乐进行有效融合。这就需要教师需要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特点,来进行结合,对当下教学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分析,从而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条件。比如,在《欢乐颂》中明天会更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隐形的翅膀》融入其中,通过励志情感,通俗的歌词,发挥出对初中生思想教育的作用,通过引入让初中生产生共鸣和鼓舞。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由于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且处于叛逆期,因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传统音乐,往往带有一定的抵触兴趣。但通过上文分析,初中生往往对流行音乐,较为热爱。因而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而加以引导。同时,在流行音乐辅助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例如,在学习西方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适当音乐流行音乐,增进课堂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流行音乐《不想长大》歌曲,其曲调源于莫扎特的交响乐,因此在给学生播放这种流行音乐时,可以进一步讲述莫扎特在创作时的心理。多媒体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有力工具,不管教师在教授传统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可以借助其向学生做进一步展示,从而使学生得到直观面对。当然,在对多媒体这一工具进行运用时,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流行音乐丰富性等特点展示出来,完成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初中音乐中《说唱脸谱》是一首有着浓厚京剧韵味的流行歌曲,但是学生对京剧接触得少,学生对该曲没有兴趣,那么教师可以适当转变思维,通过当前老歌翻唱比较火热的形式,给学生推荐新的版本,让学生在新老对比中,体会演绎的技巧。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演唱,这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保障教学效果,同时对作品的好坏、优劣等辨别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总结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流行音乐不仅深受初中学生喜爱,更能够与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在“双减”之后,教师不仅要加强对音乐等素质教育的重视,更应该丰富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心理,通过多种方法,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当中,使流行音乐也能够发挥更好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完成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等功能及作用,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王晓兰.参花(下).2020(11)
[2]引入流行音乐 营造课堂氛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李志峰.求知导刊.2020(37)
[3]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潘晓慧.科技资讯.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