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劲 与桥梁。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构建的激情和灵感。 如何构建互动生成的精彩课堂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精心预设互动生成的预案。第二,挖掘激情互动的生成点。第三,寻找互动生成的途径。
关键词:互动生成 生成点 生成途径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大家也都在为此不断探索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更有魅力、更有活力,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互动生成”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构建互动生成的精彩课堂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预设互动生成的预案
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预设的过度量化、精确化,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病也容易如影随形。因此,预设应该是有弹性、有留白的。
二、挖掘课堂教学互动的生成点
(一)生成源于自然状态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生成源于大胆质疑
1、巧用学生的疑问
“生成”源于学生的大胆质疑。阅读教学应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让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并采用相关策略引导学生释疑解疑,实现动态生成。
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有一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曹操射出的是带上火的箭,诸葛亮他们不就全完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自己的预设强行施教。而是以这个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与文本展开更加深入的对话,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生1:“大雾天,敌军突然来袭,形势十分紧张,曹操哪里会想到是来借箭的草船?”生2:“我从《三国演义》里看到,曹军的水寨四周都是芦苇,使用带火的箭很容易烧着自己的军营,所以曹操一定不会用带火的箭。诸葛亮不仅知天文,还会利用地理条件,因此,他可以胸有成竹地去借箭。
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这一“现场资源”促进“现场生成”。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互动对话中,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有效提升了语言感悟、表达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课堂也因此成了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
2、妙用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应当允许学生犯错,错误往往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只有珍视并合理开发日常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给学生“知错”和“纠错”的机会,才能化“错”为“对”,激活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创造,走向成功。
3、善用学生的发现
“生成”源于学生的发现。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的发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感悟,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需求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随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作出恰当的反馈,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扩大”,让全班学生共赏分享;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可以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对一些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展开争辩,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形成共识。
三、互动生成的途径
(一)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以学定教
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学应以学习者即学生作为焦点。我们的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必定呈现多变性、丰富性、复杂性,课堂是生动可变的而非一潭死水。因此构建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以学定教,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道优美、流动的风景线。
(二)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体现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过程,这种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巧妙引入话题,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畅所欲言,抒发己见。当学生“节外生枝”的时候,教师面对种种意外生成,要宽厚对待学生的纯真,睿智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情感的迁移。在平等的对话的场景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使教学目标得到整合、生成,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舍得给予时间
教学作为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的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新课程教学容量较大,许多教师都觉得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是浪费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该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内容也变成了由教师包办,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舍得的勇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放”与“收”的维度,所给予的时间与空间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求相吻合,这样的才能使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而精彩。
综述以上: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教学中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互动精彩。
关键词:互动生成 生成点 生成途径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大家也都在为此不断探索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更有魅力、更有活力,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互动生成”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构建互动生成的精彩课堂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预设互动生成的预案
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预设的过度量化、精确化,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病也容易如影随形。因此,预设应该是有弹性、有留白的。
二、挖掘课堂教学互动的生成点
(一)生成源于自然状态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生成源于大胆质疑
1、巧用学生的疑问
“生成”源于学生的大胆质疑。阅读教学应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让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并采用相关策略引导学生释疑解疑,实现动态生成。
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有一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曹操射出的是带上火的箭,诸葛亮他们不就全完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自己的预设强行施教。而是以这个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与文本展开更加深入的对话,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生1:“大雾天,敌军突然来袭,形势十分紧张,曹操哪里会想到是来借箭的草船?”生2:“我从《三国演义》里看到,曹军的水寨四周都是芦苇,使用带火的箭很容易烧着自己的军营,所以曹操一定不会用带火的箭。诸葛亮不仅知天文,还会利用地理条件,因此,他可以胸有成竹地去借箭。
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这一“现场资源”促进“现场生成”。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互动对话中,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有效提升了语言感悟、表达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课堂也因此成了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
2、妙用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应当允许学生犯错,错误往往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只有珍视并合理开发日常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给学生“知错”和“纠错”的机会,才能化“错”为“对”,激活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创造,走向成功。
3、善用学生的发现
“生成”源于学生的发现。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的发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感悟,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需求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随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作出恰当的反馈,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扩大”,让全班学生共赏分享;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可以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对一些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展开争辩,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形成共识。
三、互动生成的途径
(一)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以学定教
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学应以学习者即学生作为焦点。我们的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必定呈现多变性、丰富性、复杂性,课堂是生动可变的而非一潭死水。因此构建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以学定教,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道优美、流动的风景线。
(二)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体现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过程,这种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巧妙引入话题,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畅所欲言,抒发己见。当学生“节外生枝”的时候,教师面对种种意外生成,要宽厚对待学生的纯真,睿智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情感的迁移。在平等的对话的场景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使教学目标得到整合、生成,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互动生成的课堂必须舍得给予时间
教学作为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的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新课程教学容量较大,许多教师都觉得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是浪费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该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内容也变成了由教师包办,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舍得的勇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放”与“收”的维度,所给予的时间与空间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求相吻合,这样的才能使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而精彩。
综述以上: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教学中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互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