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角色扮演 构建特色课堂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就像一台精彩的戏,一堂好课能把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相互碰撞的精彩画面呈现出来。角色表演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展示学生的个性。好的课堂角色表演充满生命活力,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认识的提升等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角色扮演;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56-02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课堂角色扮演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好动、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角色表演与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体会角色情感、认识角色的特点等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1]。
  一、角色扮演的教学价值
  (一)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象力丰富,乐于参与可触、可感的活动,但对于课本内一些枯燥、深奥的知识可能无法理解到位。角色扮演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能促使他们主动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教师也能通过角色扮演的效果掌握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角色扮演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得最切实的体验,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具有功能性、儿童性、文学性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游戏感受故事的深刻内涵。由于选材的多样性,针對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师应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其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情感与形象,再用口头与肢体语言来呈现,把抽象的课文内容变成可触可感的剧情,这样既能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也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发挥教师角色多样性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授业的解惑者、示范者、研究者、管理者、朋友等。多样化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大多怀有敬畏之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交流仅限于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引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角色扮演能大大激发学生对阅读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让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合作学习,解决课文学习中的问题。
  (四)巧借教材编写开放性
  统编版教材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既加强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且鼓励教师构建开放、活跃的教学模式。角色扮演能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生活化运用,保护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巧学、乐学、获得真知。
  二、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问题
  小学低段的童话故事简单美好,但其背后的道理往往深沉、难懂,如果教师直接分析故事内容,告诉学生故事阐述的道理,教学效果就不甚理想;高段的教材课文语言较理性、枯燥,如果教师直接讲述课文,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角色扮演能让道理在快乐的氛围中浮出水面,从而让学生轻松获得真知。
  角色扮演获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被教师们广泛运用,为课堂增添了光彩,但很多时候其运用收获甚微,原因主要在于师生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角色的形象不熟悉,抑或表演不符合课文的意境和氛围,违背课文的格调。下面,笔者就深入论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
  三、角色扮演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拒绝标签式表演,认识角色特点,学习课文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头饰,让学生在课上戴着头饰进行标签式角色扮演,旨在帮助学生标明角色,然后进行识字、朗读。如此运用角色扮演,一是制作头饰麻烦、费力,二是运用一两次可能很新鲜、有效,但是长时间如此,学生终将丧失兴趣。
  《青蛙卖泥塘》一文中,老牛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老牛读这句话。学生戴上头套,看似课堂氛围有了,但有的学生读得很急、很大声,不符合老牛的气质;有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字正腔圆,不符合文章的氛围。读和演看似都有了,但实则形似而神散,只演了个皮毛,学生也就无法体会到老牛给建议时的心境。
  理想的角色表演能教会学生正确把握角色的特点,老牛说话应该是不紧不慢的,而且他说这句话时没打算买水塘,所以他的语气应是漫不经心的。学生明白这点后,再来读就有感觉了。一个学生站起来,慢悠悠地学着老牛先“哞哞”叫了几声,接着不急不躁地说:“这个水坑坑嘛,哞哞,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哞哞,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老牛的语言艺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认识到给别人提建议时不要直接把缺点说出来,可以先说优点,再轻微提缺点,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学生明白了语言表达的特色及对语音、语速的掌控,教师再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学生就形似神似,效果也就直击灵魂了。   (二)避开无意义表演,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情感
  角色扮演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入境悟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故事情节。但是,很多课堂中的角色表演没有触及本质,没有认清角色扮演的目的,只是进行无意义表演,导致事与愿违。
  《将相和》一文中,课文结尾写道:“于是,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负荆来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课堂教学中,教师请学生背着木棍当作荆条,上台表演负荆请罪的后续,旨在让学生明白蔺相如的一片苦心与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只见,学生在讲台上踉跄地背着木棍,情感酝酿还不够到位,便“扑通”一声下跪,背上的木棍不小心掉到地上,还没等两名学生说出台词来,滑稽的动作便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样的表演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与课文中的主旨也背道而驰,表演十分蹩脚,对理解课文内容毫无帮助,也耽误教学进度。
  教师若能抓住重点段落,揣摩清楚人物情感,参与角色扮演,那么既能创设情境,又能凸显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将相和》中,教师扮演蔺相如手下的小官,请学生扮演蔺相如,教师问:“蔺大人,那个廉颇将军一直说你的坏话,你为什么还要躲着他呢?”学生回答:“秦王我都不怕,更何况是将军呢?我这样做无非是想让我们国家文有我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我们两个要争个输赢,秦国就会乘机来打我们!所以,我为了国家可以忍下这些。”由此,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把人物的情感揣摩到位,对蔺相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将故事的情节整合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进行角色扮演,人物的内心情感也能体验得到位。
  这样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思考、感悟,通过对话式的表演,使学生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技巧式表演,延伸想象,读懂背后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角色扮演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扮演,让课本知识从单一变得饱满。
  童话故事大多结局美好,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不能只沉浸在幸福的结局中,更要懂得美好结局背后的深意。《青蛙卖泥塘》读起来生动有趣,学生们都沉浸在结局的美好中,却没有留意美好背后的辛勤与付出。青蛙不仅懂得听取接受别人的意见,还特别有恒心。文章弱化了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每次改造都是用几句话简单带过,这个过程必定是艰难、复杂、劳累的。如果教师忽视了对这个过程的教学,学生就无法深刻体会青蛙勤劳的美好品质。
  在课上,教师可示意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思考:“把烂泥塘变成豪宅容易吗?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青蛙在改造泥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能扮演青蛙,说一说你改造时最想说的心里话?学生七嘴八舌,有的学生唉声叹气地说:“我不知道爬了几座山才找到上等的山泉水,我的脚都被树枝野草刮伤了,你看这青蛙脚趾现在还有伤疤呢!”有的学生还撩起袖子说:“我找到水源后,可没法闲着,还得去竹林砍很多的竹子,把山泉水引入我的烂泥塘里,我的手都起老茧了,身体也被蚊子咬得没一处好的。你看我这一身绿色的青蛙皮都被太阳晒得乌黑乌黑的!”……这一段演下来,学生都明白了,原来课文中简单的几句话后面竟有如此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的思路被打开了,很快,学生纷纷扮演起青蛙,有的说种草播种很辛苦,有的说开路麻烦很多……整个课堂沉浸在青蛙的辛苦改造中,这时,教师顺勢导入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既然改造那么辛苦,为何青蛙如此执着,一次次听从别人的建议修改烂泥塘呢?这便是青蛙令人佩服的人格魅力:不怕艰辛、勤劳肯吃苦、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持之以恒。”学生被青蛙的个人魅力折服,也明白了美好生活来得确实不易,故事读起来轻轻松松,但其背后的艰辛只有勤劳的人才能体会到。
  一篇简单有趣的童话,通过角色扮演变得更加丰满,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了知识、理解了道理。
  结 语
  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会带领学生持续发力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学习是重复枯燥的,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才会自主积极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合理、正确地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肖俊宇.徜徉语文教研[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林炎敏(1991.7—),女,福建厦门人,二级职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依旧是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的内容之一。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增强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是推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如今,部分农村也应用了“小班额”的教学模式,这对农村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农村课堂向“活”、向“新”发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农村小班额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开始从传统知识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教师应以塑造学生文学素养为切入点。但从我国高中生文学素养现状分析可知,学生的文学素养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塑造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以期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让学生掌握拼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英语知识。绘本阅读与自然拼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均有着积极意义,以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拼读能力。本文对绘本阅读与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绘本阅读;
摘 要:活泼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趣味游戏,既能够顺应学生的天性,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充分体现出数学的操作性、实践性特点,使枯燥无趣的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趣味游戏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策略
摘 要:通过阅读,人们不仅可以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甄别和获取关于世界的有效、重要的信息,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阅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级阅读;认知发展;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当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已成为教师开展阅读训练的有效助手,在促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训练的效果,达成预期的训练目标。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建构更加高效、精彩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不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同时,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巧,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并提升思维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可利用导学案教学法,使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中,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做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量的积累等工作,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获得感悟、积累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阐述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城乡接合部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体验能够大大丰富小学语文习作内容,在提高其习作热情的同时,增强其习作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提高学生语文习作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理念概述、城乡接合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生活化教学策略三方面,对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提高城乡接合部小学生习作水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理念
摘 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展现了各个地区的气候特色、地势特征等。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挖掘图片、图表的信息,更好地了解地理特征,习得地理常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和读图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