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阅读鉴赏诗歌不仅能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提高艺术修养,而且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领悟诗的意境,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诗歌;意境;教学;感悟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岭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的三境之一;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至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而晚清学者王国维则集其大成,认为“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由此可见,凡评价学意义上的诗歌,都应该具备“意境”。意境虽然并非诗歌所专有,但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却以诗歌最为讲究、最为突出、最有代表性。人们在阅读和品位优秀诗歌时,常常会超脱于言语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并由之进入一种溟漠恍惚的境界之感,这种引人于溟漠恍惚之境的诗的氛围、内蕴、旨趣或情味,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它体现了美,在文学作品及艺术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它作为衡量美的一个标准。那么,意境为什么能引起我们强烈的美感?
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泛的吸引着读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刻画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到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窗前明月光”,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读者的心便被唤起了。
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抛开意境而孤立地跟学生讲解诗意,那样将会犯下舍本逐末的错误。下面我谈一谈诗歌教学中如何挖掘诗歌的意境:
一、 激发想象,进入意境。
诗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活动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出现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的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讀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句诗又是多么快乐而优美的草原牧歌!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二、 品味语言, 体会意境。
我们知道中国诗歌特别讲究炼字炼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形象构成意境,而构成意境的感情又是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绘之中,达到艺术上的含蓄,使意境深远。可是,在当前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语言的讲解往往流于形式和片面,只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简单对译或表面理解,恰恰忽视了对诗歌意境的体味。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会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是深入体会诗歌意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诗歌语言精练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分析诗歌语言要讲清楚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下面我仅以作品中含有“诗眼”的诗句为例进行分析。
三、 联系背景,感悟意境。
我国诗歌丰厚博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条件和不同的人间关系,构成诗歌的不同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和诗人情感。我们知道,“诗言志”、“诗缘情”,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教学时做到感知意境与领略清官的并重,唯有这样才能透析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意境,更进一步领悟到诗作的思想内蕴。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有的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只重视作者简介,隐没背景介绍;或由于长年形成的应试教学习惯,只介绍作者的字号以及所处的时代,便开始讲授诗歌内容,这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很费力。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做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更有利于进入诗歌意境。如在教学杜甫的《登楼》时,如果不了解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时,就无法理解诗人“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诗人沉重忧伤的感情。再者,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也是常给出一些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注释,且诗歌鉴赏的选题的作者大多都是我们熟悉的,所以就应该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知识来“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根据诗歌注释来了解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如2005年福建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明确此诗的题目提供了写作环境及人物,注释提供此诗的写作背景:流放途中遇赦,李白的心情自然非常高兴。这种心情也会影响所看到的景和物。再加上对李白惯常的浪漫主义情怀及诗歌特色的了解,学生对于诗中意境的把握就会准确得多。
四、调动体验,融入意境。
对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验和感悟,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到诗中所展示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分析意境的内涵后,就应让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和诗人沟通对话,从而融入到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获得美感和创造性的阅读的乐趣。
总之,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让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审美感知,去想象画面,领会感情,体味主旨,融入诗境,感受诗歌的魅力,进而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诗歌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参考文献:
[1]社科院文学所编《唐诗选》(上下册),上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社科院文学所编《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6年。
[4]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诗歌;意境;教学;感悟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岭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的三境之一;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至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而晚清学者王国维则集其大成,认为“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由此可见,凡评价学意义上的诗歌,都应该具备“意境”。意境虽然并非诗歌所专有,但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却以诗歌最为讲究、最为突出、最有代表性。人们在阅读和品位优秀诗歌时,常常会超脱于言语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并由之进入一种溟漠恍惚的境界之感,这种引人于溟漠恍惚之境的诗的氛围、内蕴、旨趣或情味,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它体现了美,在文学作品及艺术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它作为衡量美的一个标准。那么,意境为什么能引起我们强烈的美感?
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泛的吸引着读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刻画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到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窗前明月光”,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读者的心便被唤起了。
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抛开意境而孤立地跟学生讲解诗意,那样将会犯下舍本逐末的错误。下面我谈一谈诗歌教学中如何挖掘诗歌的意境:
一、 激发想象,进入意境。
诗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活动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歌),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出现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的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讀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句诗又是多么快乐而优美的草原牧歌!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二、 品味语言, 体会意境。
我们知道中国诗歌特别讲究炼字炼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形象构成意境,而构成意境的感情又是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绘之中,达到艺术上的含蓄,使意境深远。可是,在当前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语言的讲解往往流于形式和片面,只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简单对译或表面理解,恰恰忽视了对诗歌意境的体味。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会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是深入体会诗歌意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诗歌语言精练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分析诗歌语言要讲清楚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下面我仅以作品中含有“诗眼”的诗句为例进行分析。
三、 联系背景,感悟意境。
我国诗歌丰厚博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条件和不同的人间关系,构成诗歌的不同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和诗人情感。我们知道,“诗言志”、“诗缘情”,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教学时做到感知意境与领略清官的并重,唯有这样才能透析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意境,更进一步领悟到诗作的思想内蕴。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有的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只重视作者简介,隐没背景介绍;或由于长年形成的应试教学习惯,只介绍作者的字号以及所处的时代,便开始讲授诗歌内容,这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很费力。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做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更有利于进入诗歌意境。如在教学杜甫的《登楼》时,如果不了解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时,就无法理解诗人“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诗人沉重忧伤的感情。再者,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也是常给出一些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注释,且诗歌鉴赏的选题的作者大多都是我们熟悉的,所以就应该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知识来“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根据诗歌注释来了解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如2005年福建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明确此诗的题目提供了写作环境及人物,注释提供此诗的写作背景:流放途中遇赦,李白的心情自然非常高兴。这种心情也会影响所看到的景和物。再加上对李白惯常的浪漫主义情怀及诗歌特色的了解,学生对于诗中意境的把握就会准确得多。
四、调动体验,融入意境。
对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验和感悟,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到诗中所展示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分析意境的内涵后,就应让学生积极调动生活体验和诗人沟通对话,从而融入到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获得美感和创造性的阅读的乐趣。
总之,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让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审美感知,去想象画面,领会感情,体味主旨,融入诗境,感受诗歌的魅力,进而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感悟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诗歌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参考文献:
[1]社科院文学所编《唐诗选》(上下册),上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社科院文学所编《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6年。
[4]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