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飞速发展的“快餐”时代,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举措,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与实施
引言
“整本书”阅读显然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品的书本阅读,它其实是针对“片段”、“节选”而言的,指的是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著作,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也可以是一部哲学著作如《理想国》,也可以是一些文集如《论语》、《飞鸟集》等,它们虽然是片段式的存在,但是整体上存在其自身的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因此也是“整本书”。在飞速发展的“快餐”时代,“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名著节选是其能够对一部名著有所了解的最快途径,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受着大量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信息,从而对长文阅读渐渐失去兴趣,耐下性子看完一部大部头的名著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想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一本名著的节选片段,对这本书的整体阅读和感受是不能少的。如必修四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通过这一节选的学习,学生或许能够感受到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下的善良之心,但是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是只能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阅读才能够真正理解与感悟的,而其具有的“悲剧美”也只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才能够真正体会。
其次,名著节选带有编者的很强的主观意识,者容易造成学生对整部名著的曲解。如必修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学生通过学习见到的只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生活,揭露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封建贵族的奢侈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依赖的封建王朝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而真正的《红楼梦》,学生们却没有接触到,只有通过对《红楼梦》的整本书的阅读,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其中的包罗万象和魅力所在。
最后,只有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学生才能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灵魂和气质有深入的把握。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对作者的感观都是通过阅读其作品而形成的,而片段式的阅读总归会存在“断章取义”的嫌疑,从而对作品中的形象和作者都形成片面化的认识,“非立体化”的人物形象都是不真实、不准确的。只有阅读了整本书,才能在这一方面有所避免。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与实施
首先,教师的自身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而自己却没有对书本的全面的认知和感悟,那只能是“天方夜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得跟着学生一起阅读,“常读常新”,在和学生的共同阅读中,体会出书中不一样的味道。“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节选名著,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其发展的、修身养性的“整本书”,这也正符合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求。
其次,“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不意味着每一本书都要精读、细读,也并不是每一本书所要关注的重点都一样。由此,教师的阅读指导与引领便是不可少的。老师在自己对书的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应采取泛读还是精读的方式,应着重书中的哪些方面——描写、议论或是抒情。如讲授完《最后的常春藤叶》后,可以组织学生閱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指导学生注重欧亨利式的语言和结局,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悟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和精彩之处。学完《边城》的节选后,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完成《边城》全本的阅读,在体会过节选片段中江西的风土人情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和描写之上,从而才能更好地感受沈从文在这本小说中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整本书”阅读教学还要注意学生对所读书籍的感悟的表达和交流。只有让学生养成读每一本书都能有所感悟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地从阅读中有所收益,否则只会是“囫囵吞枣”,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此,交流与表达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同书籍的阅读,适合不同的交流和表达方式。如在学完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部分的诗歌后,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诗集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诗集的读后交流无需采用成篇的呈现方式,随读、随感、随记就好,小小片段的记录便是与诗人的思维碰撞的火花,同时也可以采用续写、仿写诗歌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诗人,诗意地学语文,这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如果是一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如《百年孤独》,作为一部外国作品,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译本。交流时则可以采取读书会的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形成主题进行汇报,在交流中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与感悟。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将所想所感进行记录、整理,形成完整的文字记录,这也训练了其写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将学生的成果整理、汇编成集,形成激励,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小结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策略,是快速发展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教师应努力实施并不断完善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
参考文献:
[1]余党绪.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Z1期.
[2]王涧.关于”名著“导读[J].现代语文,2005年01期.
[3]李怀源.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J].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03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与实施
引言
“整本书”阅读显然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品的书本阅读,它其实是针对“片段”、“节选”而言的,指的是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著作,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也可以是一部哲学著作如《理想国》,也可以是一些文集如《论语》、《飞鸟集》等,它们虽然是片段式的存在,但是整体上存在其自身的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因此也是“整本书”。在飞速发展的“快餐”时代,“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名著节选是其能够对一部名著有所了解的最快途径,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受着大量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信息,从而对长文阅读渐渐失去兴趣,耐下性子看完一部大部头的名著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想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一本名著的节选片段,对这本书的整体阅读和感受是不能少的。如必修四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通过这一节选的学习,学生或许能够感受到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下的善良之心,但是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是只能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阅读才能够真正理解与感悟的,而其具有的“悲剧美”也只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才能够真正体会。
其次,名著节选带有编者的很强的主观意识,者容易造成学生对整部名著的曲解。如必修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学生通过学习见到的只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生活,揭露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封建贵族的奢侈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依赖的封建王朝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而真正的《红楼梦》,学生们却没有接触到,只有通过对《红楼梦》的整本书的阅读,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其中的包罗万象和魅力所在。
最后,只有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学生才能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灵魂和气质有深入的把握。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对作者的感观都是通过阅读其作品而形成的,而片段式的阅读总归会存在“断章取义”的嫌疑,从而对作品中的形象和作者都形成片面化的认识,“非立体化”的人物形象都是不真实、不准确的。只有阅读了整本书,才能在这一方面有所避免。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与实施
首先,教师的自身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而自己却没有对书本的全面的认知和感悟,那只能是“天方夜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得跟着学生一起阅读,“常读常新”,在和学生的共同阅读中,体会出书中不一样的味道。“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节选名著,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其发展的、修身养性的“整本书”,这也正符合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求。
其次,“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不意味着每一本书都要精读、细读,也并不是每一本书所要关注的重点都一样。由此,教师的阅读指导与引领便是不可少的。老师在自己对书的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应采取泛读还是精读的方式,应着重书中的哪些方面——描写、议论或是抒情。如讲授完《最后的常春藤叶》后,可以组织学生閱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指导学生注重欧亨利式的语言和结局,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悟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和精彩之处。学完《边城》的节选后,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完成《边城》全本的阅读,在体会过节选片段中江西的风土人情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和描写之上,从而才能更好地感受沈从文在这本小说中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整本书”阅读教学还要注意学生对所读书籍的感悟的表达和交流。只有让学生养成读每一本书都能有所感悟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地从阅读中有所收益,否则只会是“囫囵吞枣”,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此,交流与表达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同书籍的阅读,适合不同的交流和表达方式。如在学完必修一的“向青春举杯”部分的诗歌后,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诗集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诗集的读后交流无需采用成篇的呈现方式,随读、随感、随记就好,小小片段的记录便是与诗人的思维碰撞的火花,同时也可以采用续写、仿写诗歌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诗人,诗意地学语文,这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如果是一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如《百年孤独》,作为一部外国作品,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译本。交流时则可以采取读书会的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形成主题进行汇报,在交流中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与感悟。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将所想所感进行记录、整理,形成完整的文字记录,这也训练了其写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将学生的成果整理、汇编成集,形成激励,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小结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策略,是快速发展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教师应努力实施并不断完善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
参考文献:
[1]余党绪.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Z1期.
[2]王涧.关于”名著“导读[J].现代语文,2005年01期.
[3]李怀源.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J].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