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的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卢梭在《忏悔录》的开头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这表明,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研究生是社会中个性最为突出的社会群体,他们强调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具有他人所无法代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个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实施,着力于提高研究生社会化程度与心理意识发展水平,用“需”来诱导,拨动他们心灵深处的“需要”点,激发他们正当而合理的“需要”,启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成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关于发展个性的需要。
其次,必须培养对社会时事政治的认同感。时逢国内外政治局势纷乱复杂,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就要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目标明确,着重加强培养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判别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掌握现代文化知识。由此可见,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已经被历史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必须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拓展。
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当前,一些研究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辅导员是高校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鉴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系统思考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首先,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方向,至此,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才有了正式的政策。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设计出清新的路径确保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成长。
其次,要切实推进研究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基础薄弱,路径不通畅,是我国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现实中,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特征明显,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非辅导员工作相关专业,致使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缺乏专业基础;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参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机会和精力有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可持续性不足。而研究生是我国创新型专业人才的中坚力量,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最好与其所管理的研究生专业相关,有利于全方位的开展学生工作。
(二)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由导师全面负责。导师与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两个核心要素,这两个要素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导学关系而建立的。导学关系即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在这种导学关系中,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导师是研究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研究生日常的思想教育者和管理者,两者关系辩证统一,必须明确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工、角色定位,协调好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职责关系。学校要重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与导师队伍的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牵头搭建导师和辅导员的交流互动平台,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使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认可和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并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书育人的教学实践中长期磨练,历久弥新自觉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其基本内涵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认同信守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校园风尚和道德行为准则。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结构,制度文化为中层结构,精神文化为核心结构。明确了校园文化的构建之后,从内涵入手,多方面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发挥最大功效。
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文化营造,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建立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载体。其次,优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做好新时期研究生思想工作,要建立起良好的管理体制,即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逐步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导师,专业教师要在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的同时,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全校范围内“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体制。
198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早日建立马克思主义德育学》一文中说:“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科学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几年来,教育部先后召开网络教育、助困育人、实践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专题研讨会,研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有效的新途径、新办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专业亦包罗万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既要考虑不同层次研究生的起点,又要注意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进性,从而使研究生认识到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使命,从而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的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卢梭在《忏悔录》的开头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这表明,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研究生是社会中个性最为突出的社会群体,他们强调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具有他人所无法代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个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实施,着力于提高研究生社会化程度与心理意识发展水平,用“需”来诱导,拨动他们心灵深处的“需要”点,激发他们正当而合理的“需要”,启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成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关于发展个性的需要。
其次,必须培养对社会时事政治的认同感。时逢国内外政治局势纷乱复杂,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就要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目标明确,着重加强培养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判别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掌握现代文化知识。由此可见,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已经被历史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必须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方向拓展。
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当前,一些研究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辅导员是高校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鉴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系统思考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来提高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首先,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方向,至此,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才有了正式的政策。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设计出清新的路径确保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成长。
其次,要切实推进研究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基础薄弱,路径不通畅,是我国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现实中,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特征明显,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非辅导员工作相关专业,致使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缺乏专业基础;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参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机会和精力有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可持续性不足。而研究生是我国创新型专业人才的中坚力量,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最好与其所管理的研究生专业相关,有利于全方位的开展学生工作。
(二)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研究生的成长、成才由导师全面负责。导师与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两个核心要素,这两个要素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导学关系而建立的。导学关系即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在这种导学关系中,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导师是研究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是研究生日常的思想教育者和管理者,两者关系辩证统一,必须明确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工、角色定位,协调好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职责关系。学校要重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与导师队伍的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牵头搭建导师和辅导员的交流互动平台,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使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引导广大研究生导师认可和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并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书育人的教学实践中长期磨练,历久弥新自觉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其基本内涵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认同信守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校园风尚和道德行为准则。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结构,制度文化为中层结构,精神文化为核心结构。明确了校园文化的构建之后,从内涵入手,多方面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发挥最大功效。
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文化营造,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建立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有效载体。其次,优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做好新时期研究生思想工作,要建立起良好的管理体制,即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逐步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导师,专业教师要在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的同时,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全校范围内“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体制。
198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早日建立马克思主义德育学》一文中说:“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科学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几年来,教育部先后召开网络教育、助困育人、实践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专题研讨会,研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有效的新途径、新办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专业亦包罗万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既要考虑不同层次研究生的起点,又要注意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进性,从而使研究生认识到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使命,从而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