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令师者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最辛苦的是作文的批改。按传统习惯,学生作文之后,老师便挑灯夜战,对其精批细改。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往往事半功倍,收效甚微。因为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常常关心的是此次作文的分数、等级或作文后的评语。顷刻之间,作文本便进入了书包或放进了抽屉,等待下次作文时,作文本才能重见天日。老师的苦心孤诣却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应,学生作文的优劣得失学生自己难以明察。老师在作文评讲时,因时间的局限,也只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而不能面面俱到。作文的评讲往往是马后炮。作文如何修改才有实效呢?我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种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自我修改法
学生作完作文后,让其自己对自己作文反复吟诵,自我陶醉、自我修改,自己给自己的作文下评语、打分数、划等级,自我感觉良好后,方可交卷。老师评阅时,不在原文上作过多的增删,只提建议,评定对该习作的感受,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意见,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或增、或减、或改,自己动手。结合老师的评语,给修改后的习作再下评语。一篇习作,三次评语,老师一次,学生两次。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初稿沾沾自喜,通过自己的潜心推敲,往往改得面目全非,或全盘否定。通过自己反复酝酿,最终定稿的习作,或妙语连珠,或神采飞扬,令老师叹为观止。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习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这一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训练时,时间一定给学生留充裕,之后逐渐压缩时间,最终从议、写、改、誊不超过八十分钟。平时习作重在训练,不像考试作文那样要求一气呵成,长此以往,便可功到自然成,即使是考试也游刃有余。
二、交换修改法
自我修改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的定向性。即使是搜肠刮肚,也难免山穷水尽,黔驴技穷之窘况。如果旁人稍加点拨,就会茅塞顿开,文思泉涌。学生对自己的习作的修改往往出现乏味,而对别人的习作评头论足,往往盎然,这也应证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古语。交换方式可:自主合作,也可抓阄,还可由老师指定安排。交换修改,老师预前可作些部署,提些要求,必须尊重对方,不可在别人原文上作过多修改,修改的意见一定与对方交流,注意评语的规范化、等级的合理化。充分肯定对方的优点,借鉴别人的长处,老师抽查时,一定要侃侃而谈自己的修改思路,谈出自己的感受,力争做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并举。交换修改一定要不断变换合作对象,才能使被修改者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使被修改者广纳百家之言。此项修改法,存在水平上的差异,作文水平高的学生若修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的习作,会居高临下,批驳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若去修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习作,会自惭形秽,无所适从。老师一定注意引导,贯彻交换修改的宗旨:大胆、友善、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对作文能力强的学生一定要他们发扬“帮、扶、带”的精神。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鼓励他们,给他们呐喊助威,鼓起“学、赶、超”的斗志。
三、分组修改法
一个教学班有几个学习小组,作文修改也可分成几个修改小组,在事前一定要有机搭配,一方面作文能力强弱的搭配;另一方面学生个性的搭配。所谓人物的个性,部分学生能力全面,能说、善写。作文修改必须口、手、脑并用,力求每个小组修改时气氛活跃,总结得体。分组修改法,要因时、因地而论,采取不同的手段。作为农村小学而言,没有先进的投影设备,学生的习作只能让其宣读,其他同学洗耳恭听,然后共同评议。这一方法虽有诸多弊端,如:文中的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不能一目了然。要解决这一缺陷,要么传阅,要么共同围观。此举却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自觉性,还训练了学生记忆、思维、总结的能力。分组修改法的最大优点是:百家争鸣,相得益彰。
四、课外修改法
所谓的课外修改法,就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习作,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如,春天到了,室外万木复苏,百花齐放,一派生机盎然,我曾布置一个题目:《山村的春天》,作文前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想象、自由作文。我在评阅时,发现学生的习作中,有许多句段带着明显的模仿痕迹。文章题目是“山村的春天”而内容却成了“城市的花园”。看后让人啼笑皆非。课余,我率全班学生走出校门,爬山涉水,饱览家乡春景,感悟家乡春韵,然后伫立山头,让学生开怀畅叙,老师适时点化,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即兴修改、即兴而作。此时此刻,学生文兴大发,欣然命笔,作罢互相观摩,反复润色。时下,学生笔下的习作再不是呆板的素描作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活泼、清晰的画面跃然纸上。
作文修改的方式很多,不可如法炮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论。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老师并非大撒乎,老师要密切注意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联通:637300 四川省南部县光中乡第二小学)
一、自我修改法
学生作完作文后,让其自己对自己作文反复吟诵,自我陶醉、自我修改,自己给自己的作文下评语、打分数、划等级,自我感觉良好后,方可交卷。老师评阅时,不在原文上作过多的增删,只提建议,评定对该习作的感受,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意见,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或增、或减、或改,自己动手。结合老师的评语,给修改后的习作再下评语。一篇习作,三次评语,老师一次,学生两次。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初稿沾沾自喜,通过自己的潜心推敲,往往改得面目全非,或全盘否定。通过自己反复酝酿,最终定稿的习作,或妙语连珠,或神采飞扬,令老师叹为观止。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习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这一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训练时,时间一定给学生留充裕,之后逐渐压缩时间,最终从议、写、改、誊不超过八十分钟。平时习作重在训练,不像考试作文那样要求一气呵成,长此以往,便可功到自然成,即使是考试也游刃有余。
二、交换修改法
自我修改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的定向性。即使是搜肠刮肚,也难免山穷水尽,黔驴技穷之窘况。如果旁人稍加点拨,就会茅塞顿开,文思泉涌。学生对自己的习作的修改往往出现乏味,而对别人的习作评头论足,往往盎然,这也应证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古语。交换方式可:自主合作,也可抓阄,还可由老师指定安排。交换修改,老师预前可作些部署,提些要求,必须尊重对方,不可在别人原文上作过多修改,修改的意见一定与对方交流,注意评语的规范化、等级的合理化。充分肯定对方的优点,借鉴别人的长处,老师抽查时,一定要侃侃而谈自己的修改思路,谈出自己的感受,力争做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并举。交换修改一定要不断变换合作对象,才能使被修改者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使被修改者广纳百家之言。此项修改法,存在水平上的差异,作文水平高的学生若修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的习作,会居高临下,批驳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作文水平低的学生若去修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习作,会自惭形秽,无所适从。老师一定注意引导,贯彻交换修改的宗旨:大胆、友善、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对作文能力强的学生一定要他们发扬“帮、扶、带”的精神。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鼓励他们,给他们呐喊助威,鼓起“学、赶、超”的斗志。
三、分组修改法
一个教学班有几个学习小组,作文修改也可分成几个修改小组,在事前一定要有机搭配,一方面作文能力强弱的搭配;另一方面学生个性的搭配。所谓人物的个性,部分学生能力全面,能说、善写。作文修改必须口、手、脑并用,力求每个小组修改时气氛活跃,总结得体。分组修改法,要因时、因地而论,采取不同的手段。作为农村小学而言,没有先进的投影设备,学生的习作只能让其宣读,其他同学洗耳恭听,然后共同评议。这一方法虽有诸多弊端,如:文中的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不能一目了然。要解决这一缺陷,要么传阅,要么共同围观。此举却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自觉性,还训练了学生记忆、思维、总结的能力。分组修改法的最大优点是:百家争鸣,相得益彰。
四、课外修改法
所谓的课外修改法,就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习作,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如,春天到了,室外万木复苏,百花齐放,一派生机盎然,我曾布置一个题目:《山村的春天》,作文前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想象、自由作文。我在评阅时,发现学生的习作中,有许多句段带着明显的模仿痕迹。文章题目是“山村的春天”而内容却成了“城市的花园”。看后让人啼笑皆非。课余,我率全班学生走出校门,爬山涉水,饱览家乡春景,感悟家乡春韵,然后伫立山头,让学生开怀畅叙,老师适时点化,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即兴修改、即兴而作。此时此刻,学生文兴大发,欣然命笔,作罢互相观摩,反复润色。时下,学生笔下的习作再不是呆板的素描作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活泼、清晰的画面跃然纸上。
作文修改的方式很多,不可如法炮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论。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老师并非大撒乎,老师要密切注意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联通:637300 四川省南部县光中乡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