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物质文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匹配。因此,对儿童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礼仪和品德教育等文化教育在现实中却难以落实。笔者认为,可采用《弟子规》等儿童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从而有效地塑造儿童的良好品格和精神文化。
关键词:弟子规;儿童教育;策略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弟子规》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得以流传并应用于现代儿童教育中,对现代的儿童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儿童都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却造成了部分儿童唯我独尊的坏脾气,如不懂得尊敬长辈,自私自利,不团结同学等,有时甚至忤逆父母师长。而这一切也正说明了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和正确行为意识的重要性。《弟子规》正是古代人们用以培养儿童行为举止和精神风貌的启蒙书籍。它分为孝、悌、慬、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方面,分别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指导教育,为启蒙期间的儿童如何与家庭成员和谐友爱地相处提供了参考范本。据已实施《弟子规》教育的学校反映,自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以来,很多儿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在言行礼仪方面,变得懂事而有礼貌。由此可见,《弟子规》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家庭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弟子规》的教育策略
1.优化教育内容。《弟子规》是自清朝起开始流行的启蒙书籍,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与历史局限性,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合于当代教育。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弟子规》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进行《弟子规》的启蒙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化《弟子规》的教育内容,使其真正适用于当代教育。因此,专家学者们应该结合我国发展的现状,重新解释和整理《弟子规》中的有益内容,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教育中,适合当代儿童。
2.创新教育模式。现行的《弟子规》多针对3-4岁的儿童。由于他们年纪较小,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更应该进行创新。不仅要结合他们的心理、生理情况,还应结合时代变化,创造出一套新型的教育模式并合理运用,让儿童更好地接受知识。
而创新后的《弟子规》教育模式,首先就是听。因为3-4岁的儿童吸收外界知识的来源主要靠听,即使听不懂,也在头脑中留下大概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时将《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改成朗朗上口的歌谣或绕口令,让儿童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熟记《弟子规》,也可以培养儿童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还能演。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对古文难以读懂,更别提理解了。因此,与其囫囵吞枣地给他们灌输知识,还不如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真正理解《弟子规》中所蕴含的道理。所以,教师可以将《弟子规》中的小道理改编成趣味小短剧。如在孝敬父母的短剧中,就可以让儿童演出,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只有让儿童深入父母的角色,才能真正理解孝顺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让儿童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玩耍中领悟真理。
而最重要的便是用。用是学习《弟子规》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将《弟子规》中所蕴含的道理转化为儿童各自的理解,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打下基础。因此,为了让儿童更好地领悟《弟子规》中的深层寓意和文化精神,教师要多鼓励儿童运用其中的知识,鼓励他们按其中的办法去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儿童帮父母洗脚,或者开展亲子日活动,让儿童亲手给父母准备礼物或表演才艺,从而让儿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家长的身体力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最初都是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学习来感知世界的,因此父母的行为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该当好榜样,与儿童共同学习《弟子规》,并为儿童创造实践的机会。只有父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将《弟子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综上可知,在素质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弟子规》等内容,能有效地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塑造精神内涵。因此,研究行之有效的《弟子规》教育策略,是现在儿童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罗瑞.传统文化对儿童启蒙教育的时效性研究——以弟子规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2]许雯霞.弟子规融入小班礼仪教育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92).
[3]邵晓雯.弟子规融入小班常规教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5(4).
关键词:弟子规;儿童教育;策略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弟子规》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得以流传并应用于现代儿童教育中,对现代的儿童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儿童都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却造成了部分儿童唯我独尊的坏脾气,如不懂得尊敬长辈,自私自利,不团结同学等,有时甚至忤逆父母师长。而这一切也正说明了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和正确行为意识的重要性。《弟子规》正是古代人们用以培养儿童行为举止和精神风貌的启蒙书籍。它分为孝、悌、慬、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方面,分别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指导教育,为启蒙期间的儿童如何与家庭成员和谐友爱地相处提供了参考范本。据已实施《弟子规》教育的学校反映,自从学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以来,很多儿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在言行礼仪方面,变得懂事而有礼貌。由此可见,《弟子规》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家庭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弟子规》的教育策略
1.优化教育内容。《弟子规》是自清朝起开始流行的启蒙书籍,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与历史局限性,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合于当代教育。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弟子规》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进行《弟子规》的启蒙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优化《弟子规》的教育内容,使其真正适用于当代教育。因此,专家学者们应该结合我国发展的现状,重新解释和整理《弟子规》中的有益内容,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教育中,适合当代儿童。
2.创新教育模式。现行的《弟子规》多针对3-4岁的儿童。由于他们年纪较小,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更应该进行创新。不仅要结合他们的心理、生理情况,还应结合时代变化,创造出一套新型的教育模式并合理运用,让儿童更好地接受知识。
而创新后的《弟子规》教育模式,首先就是听。因为3-4岁的儿童吸收外界知识的来源主要靠听,即使听不懂,也在头脑中留下大概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时将《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改成朗朗上口的歌谣或绕口令,让儿童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熟记《弟子规》,也可以培养儿童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还能演。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对古文难以读懂,更别提理解了。因此,与其囫囵吞枣地给他们灌输知识,还不如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真正理解《弟子规》中所蕴含的道理。所以,教师可以将《弟子规》中的小道理改编成趣味小短剧。如在孝敬父母的短剧中,就可以让儿童演出,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只有让儿童深入父母的角色,才能真正理解孝顺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让儿童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玩耍中领悟真理。
而最重要的便是用。用是学习《弟子规》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将《弟子规》中所蕴含的道理转化为儿童各自的理解,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打下基础。因此,为了让儿童更好地领悟《弟子规》中的深层寓意和文化精神,教师要多鼓励儿童运用其中的知识,鼓励他们按其中的办法去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儿童帮父母洗脚,或者开展亲子日活动,让儿童亲手给父母准备礼物或表演才艺,从而让儿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家长的身体力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最初都是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学习来感知世界的,因此父母的行为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该当好榜样,与儿童共同学习《弟子规》,并为儿童创造实践的机会。只有父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将《弟子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综上可知,在素质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弟子规》等内容,能有效地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塑造精神内涵。因此,研究行之有效的《弟子规》教育策略,是现在儿童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罗瑞.传统文化对儿童启蒙教育的时效性研究——以弟子规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2]许雯霞.弟子规融入小班礼仪教育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92).
[3]邵晓雯.弟子规融入小班常规教育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