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征几何理论是生成音系学在80年代关于音段内部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经过20年来的不断发展和修正,现已成为生成音系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本文从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理论主张及其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以使我们对这一理论有所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特征几何理论;特征树;音段同化
1.引言
特征几何理论(feature geometry),亦称特征架构理论1,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音系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把音段的区别性特征分门别类,组成一个树形的结构(即特征架)。近十几年来,音系学家们围绕这个特征架的结构,内容,及其在整个音系表征系统中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探讨的内容包括架构上应设那些特征,特征与特征之间有哪些关系,如何运用特征结构来表征自然语言的音系行为等等。本文将综述特征几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简略介绍该理论的重要主张及其应用。
2.特征几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68年,乔姆斯基和哈利(Chomsky & Hallle)合著的 《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以下简称SPE)一书正式出版,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以偶值的音系特征为基础、以规则为主体的生成音系学理论。SPE 在音系学界影响巨大,为生成音系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被称为生成音系学的标准理论。但从70年代起,随着语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SPE理论进行研究和修正,并提出各种新的理论。特征几何理论就是针对SPE理论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音系学理论。特征几何理论认为SPE理论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SPE线性音系表征不足以充分说明音系结构的复杂性:SPE理论区别于传统语音学。传统语音学讲发音特征,把发音特征分为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气流受阻之处,发音方法指气流成阻和除阻的方式与声带是否颤动等。SPE理论则不区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叫作特征。SPE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音系部分和语音部分。音系部分包括音系(底层)表达和语音(表层)表达两个主要层面以及连接两个层面的音系规则。音系表达和语音表达的基本单位是区别特征,这比传统语音学对语音的描写更加接近自然。音段是由特征矩阵2构成的,矩阵内的特征没有结构关系。SPE模式中,表达是线性的,即所有的成份出现在同一音层上。重音、声调等超音段特征也被视作音段成分。其区别特征系统主要包括一套以发音机制为基础的偶值特征。
70年代,一些音系学家在对声调、重音、音节等超音段的研究中发现,SPE 所提出的音系结构线性表征方法不能充分说明音系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为此提出了以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和依存音系学为代表的非线性音系表征理论。传统语音学讲发音特征,SPE理论讲区别特征。非线性音系学的特征几何理论与这两者都有继承关系,但又有发展。
(2)SPE模式中,音段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特征集。这种假设在分析某些涉及若干个特征同时扩散的音系过程时遇到了困难。对若干个特征同时扩散现象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以音段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几何论。
总之,SPE认为音段是由区别特征组成的一个无序集(unordered set),特征与特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Clements(1983)与Sagey(1986)提出的特征几何理论认为音段中的特征按层次组成一个树形图。这样一种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同化等语音现象进行说明。王志浩(1983,1995)还将这一理论结合独值特征提出了独值特征架理论,用以对汉语普通话进行分析,引起人们的重视。
3.特征几何的主要理论主张
特征几何理论是生成音系学在80年代关于音段内部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得名于Clements(1985)的论文《音系特征的几何》。其主要理论主张有:
3.1 器官和特征
SPE不区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叫做特征。特征几何说认为:从同一时间能否同时选择看,发音要素首先应分为主动的发音器官和发音状态的特点(含被动发音器官和方法)两大类,分称为器官(articulator)和特征(feature)。把发音要素分为器官和特征两大类是特征几何说的基础。
器官受控于不同的肌肉群,是彼此独立的。器官有喉,软腭,舌根,舌体,舌前,唇共6个,6个器官可以同时主动地动作。
特征是某群肌肉的一种或数种状况之一,因而一个特征总是与某些特征相互排斥,如舌体的前与后排斥,高与低排斥。彼此排斥的特征形成对立的一对,这是偶值特征的生理基础。如[±圆]受控于唇,所以一个音段是圆唇就不可能同时又是不圆唇,而[±前]受控于舌体的颔骨肌,[±高]则受控于舌体的舌骨肌,所以圆唇音段也可以同时是前的或后的,低的或高的。发音特征又分为两类。一类不限于只与一个发音器官有联系,称作“器官自由特征”;另一类只与某一个发音器官有联系,称为“器官黏着特征”。3
3.2 特征树
美国音系学家Clements于1985年首先提出,特征与特征之间具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有层次的树形图来表示。树的顶点代表整个音段的根节点;根节点制约着若干个高层次的次位节点,或者叫类别节点,对应于发音器官,没有正负值;这些次位节点又分别制约着一组终端成分,终端是具有正负值的特征。从逻辑的角度看,特征几何模型的必然结果是所有的特征以分枝树形的方式相互联系着,每一个特征在树形结构中都有各自的位置。这种方法使所有的特征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段结构体。
1986年Sagey 发现Clements 根据特征的功能得出的特征的聚合构架,与实际发音的生理结构有对应关系:经常在一起变化的特征往往隶属于同一个发音器官,或是邻近的发音器官,不在一起变化的特征则不具备这种关系。
4.特征几何理论的应用
本文讨论的主要是特征几何理论在解释语音同化现象中的应用。音段同化往往表现出两个特点:(1)根据OCP原则——强制非同值原则,与同化过程相关的音段共享某个或某些语音特征;e.g.Important[+labial],dogs[+voiced](2)同化过程涉及的往往是一组语音特征。在SPE模式中,音段是一个没有结构状态的特征集。显然,处于无结构状态的特征集以难以解释某些同化过程同时涉及若干个特征现象。这一问题的提出导致了以音段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几何理论的产生(Clements 1985,Sagey 1986)。特征几何理论认为特征与特征之间可用有层次的树形图来表示。这种树形图可以更好地表示音系规则和制约条件中哪些条件经常一起出现,形成组合,因而能对同化现象作出更好的解释。
5.结束语
特征几何理论是80年代产生的有重要影响是音系理论之一,该理论以其高度的形式化和在汉语分析上的可操作性引起音系学界的注意。特征几何以语音产生机制为基础,但在次位节点和终端成分的归属等具体问题上,研究者的意见并不一致,还有待于人们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Carlos Gussenhoven,Haike Jacobs.Understanding Phonol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72—186.
[2]George N.Clements.The geomet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Phonology Yearbook,2[C].1985:225—252.
[3]John Clark,Colin Yallop.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81—383.
[4]毛洪波.徐州话儿化现象的特征几何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3).
[5]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7—186.
[6]王志洁.独值特征架[J].外国语言学,1995(1).
[7]赵忠德.音系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6:124—148.
注释:
①有的学者认为Feature Geometry一词该译作特征架构,而不是特征几何。如王志洁(见王志洁.独值特征架[J].外国语言学,1995(1).)本文并不特别区分这两个译名,都使用“特征几何”这一词。
②英语辅音音位特征矩阵:
器官自由特征有:[±辅音][±响音][±持续][±刺耳][±边音]
器官黏着特征有:喉头特征:[±紧带[±松带][±展声门][±挤压声门]
软腭特征:[±鼻音]
③舌根特征:[±前推舌根][±挤压咽腔]
舌体特征:[±高][±低][±后]
舌前特征:[±齿龈桥前][±面状][±舌下腔]
唇的特征:[±圆][±面状]
【关键词】特征几何理论;特征树;音段同化
1.引言
特征几何理论(feature geometry),亦称特征架构理论1,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音系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把音段的区别性特征分门别类,组成一个树形的结构(即特征架)。近十几年来,音系学家们围绕这个特征架的结构,内容,及其在整个音系表征系统中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探讨的内容包括架构上应设那些特征,特征与特征之间有哪些关系,如何运用特征结构来表征自然语言的音系行为等等。本文将综述特征几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简略介绍该理论的重要主张及其应用。
2.特征几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68年,乔姆斯基和哈利(Chomsky & Hallle)合著的 《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以下简称SPE)一书正式出版,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以偶值的音系特征为基础、以规则为主体的生成音系学理论。SPE 在音系学界影响巨大,为生成音系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被称为生成音系学的标准理论。但从70年代起,随着语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SPE理论进行研究和修正,并提出各种新的理论。特征几何理论就是针对SPE理论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音系学理论。特征几何理论认为SPE理论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SPE线性音系表征不足以充分说明音系结构的复杂性:SPE理论区别于传统语音学。传统语音学讲发音特征,把发音特征分为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气流受阻之处,发音方法指气流成阻和除阻的方式与声带是否颤动等。SPE理论则不区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叫作特征。SPE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音系部分和语音部分。音系部分包括音系(底层)表达和语音(表层)表达两个主要层面以及连接两个层面的音系规则。音系表达和语音表达的基本单位是区别特征,这比传统语音学对语音的描写更加接近自然。音段是由特征矩阵2构成的,矩阵内的特征没有结构关系。SPE模式中,表达是线性的,即所有的成份出现在同一音层上。重音、声调等超音段特征也被视作音段成分。其区别特征系统主要包括一套以发音机制为基础的偶值特征。
70年代,一些音系学家在对声调、重音、音节等超音段的研究中发现,SPE 所提出的音系结构线性表征方法不能充分说明音系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为此提出了以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和依存音系学为代表的非线性音系表征理论。传统语音学讲发音特征,SPE理论讲区别特征。非线性音系学的特征几何理论与这两者都有继承关系,但又有发展。
(2)SPE模式中,音段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特征集。这种假设在分析某些涉及若干个特征同时扩散的音系过程时遇到了困难。对若干个特征同时扩散现象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以音段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几何论。
总之,SPE认为音段是由区别特征组成的一个无序集(unordered set),特征与特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Clements(1983)与Sagey(1986)提出的特征几何理论认为音段中的特征按层次组成一个树形图。这样一种模型可以更好地对同化等语音现象进行说明。王志浩(1983,1995)还将这一理论结合独值特征提出了独值特征架理论,用以对汉语普通话进行分析,引起人们的重视。
3.特征几何的主要理论主张
特征几何理论是生成音系学在80年代关于音段内部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得名于Clements(1985)的论文《音系特征的几何》。其主要理论主张有:
3.1 器官和特征
SPE不区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叫做特征。特征几何说认为:从同一时间能否同时选择看,发音要素首先应分为主动的发音器官和发音状态的特点(含被动发音器官和方法)两大类,分称为器官(articulator)和特征(feature)。把发音要素分为器官和特征两大类是特征几何说的基础。
器官受控于不同的肌肉群,是彼此独立的。器官有喉,软腭,舌根,舌体,舌前,唇共6个,6个器官可以同时主动地动作。
特征是某群肌肉的一种或数种状况之一,因而一个特征总是与某些特征相互排斥,如舌体的前与后排斥,高与低排斥。彼此排斥的特征形成对立的一对,这是偶值特征的生理基础。如[±圆]受控于唇,所以一个音段是圆唇就不可能同时又是不圆唇,而[±前]受控于舌体的颔骨肌,[±高]则受控于舌体的舌骨肌,所以圆唇音段也可以同时是前的或后的,低的或高的。发音特征又分为两类。一类不限于只与一个发音器官有联系,称作“器官自由特征”;另一类只与某一个发音器官有联系,称为“器官黏着特征”。3
3.2 特征树
美国音系学家Clements于1985年首先提出,特征与特征之间具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有层次的树形图来表示。树的顶点代表整个音段的根节点;根节点制约着若干个高层次的次位节点,或者叫类别节点,对应于发音器官,没有正负值;这些次位节点又分别制约着一组终端成分,终端是具有正负值的特征。从逻辑的角度看,特征几何模型的必然结果是所有的特征以分枝树形的方式相互联系着,每一个特征在树形结构中都有各自的位置。这种方法使所有的特征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段结构体。
1986年Sagey 发现Clements 根据特征的功能得出的特征的聚合构架,与实际发音的生理结构有对应关系:经常在一起变化的特征往往隶属于同一个发音器官,或是邻近的发音器官,不在一起变化的特征则不具备这种关系。
4.特征几何理论的应用
本文讨论的主要是特征几何理论在解释语音同化现象中的应用。音段同化往往表现出两个特点:(1)根据OCP原则——强制非同值原则,与同化过程相关的音段共享某个或某些语音特征;e.g.Important[+labial],dogs[+voiced](2)同化过程涉及的往往是一组语音特征。在SPE模式中,音段是一个没有结构状态的特征集。显然,处于无结构状态的特征集以难以解释某些同化过程同时涉及若干个特征现象。这一问题的提出导致了以音段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几何理论的产生(Clements 1985,Sagey 1986)。特征几何理论认为特征与特征之间可用有层次的树形图来表示。这种树形图可以更好地表示音系规则和制约条件中哪些条件经常一起出现,形成组合,因而能对同化现象作出更好的解释。
5.结束语
特征几何理论是80年代产生的有重要影响是音系理论之一,该理论以其高度的形式化和在汉语分析上的可操作性引起音系学界的注意。特征几何以语音产生机制为基础,但在次位节点和终端成分的归属等具体问题上,研究者的意见并不一致,还有待于人们对这一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Carlos Gussenhoven,Haike Jacobs.Understanding Phonol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72—186.
[2]George N.Clements.The geomet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Phonology Yearbook,2[C].1985:225—252.
[3]John Clark,Colin Yallop.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81—383.
[4]毛洪波.徐州话儿化现象的特征几何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3).
[5]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7—186.
[6]王志洁.独值特征架[J].外国语言学,1995(1).
[7]赵忠德.音系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6:124—148.
注释:
①有的学者认为Feature Geometry一词该译作特征架构,而不是特征几何。如王志洁(见王志洁.独值特征架[J].外国语言学,1995(1).)本文并不特别区分这两个译名,都使用“特征几何”这一词。
②英语辅音音位特征矩阵:
器官自由特征有:[±辅音][±响音][±持续][±刺耳][±边音]
器官黏着特征有:喉头特征:[±紧带[±松带][±展声门][±挤压声门]
软腭特征:[±鼻音]
③舌根特征:[±前推舌根][±挤压咽腔]
舌体特征:[±高][±低][±后]
舌前特征:[±齿龈桥前][±面状][±舌下腔]
唇的特征:[±圆][±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