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声音越来越沉默,心却越来越孤独。
——题记
失语现象,顾名思义是指失去了语言表达的意识。本文所言及的失语现象是学生被动式地被绑架了言语表达状态。在当下教育教学中,这种被失语现象可谓比比皆是,不禁令人痛心万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语”?是失语的时代,亦或是在迎合教师中“被失语”,还是失语者的弱势——无法言说,不可说?
一、虚假质疑,在迎合教师中“被失语”
孙双金在《公开课,到底为了谁?》一文中写到:“然而无情的现状是,这样看表象的教师占了一定的比例,有逐渐形成‘热闹的大多数’的趋势。一些教师就开始迎合他们,在外在形式花样上做表面文章,追求表演效果、现场效应,以赢得些喝彩和掌声为满足。对此现象,我深深地忧虑。”
公开课教学是很多青年教师模仿的示范课、样板课。作为听众的学习者,听到的是什么,收获了什么,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听课不是看课,听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精彩表演,更要关注学生的上课反应。结果往往是喧宾夺主,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公开教学学生第一,这是不容动摇的!不能因为换了一个大场子上课,下面坐着几千位教师,就变成了观众第一,学生第二了。教师迎合观众,学生迎合教师,教学就变成表演了。
公开课,你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这是理直气壮的答案!有了这杆标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那些公开课: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而不再是仅仅关注:哪里教师课件画面美,哪里运用了好听的音乐和视频,哪里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哪个环节现场响起了掌声。教师们应多在学生思维语言发展上下功夫,少在展示自己才艺上做文章!少一些表演的成分,多一些教学的规律!
二、有中生无,在不被理解中“真失语”
对一个学生而言,当代社会最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你站在这个世界里,你的思想在脑中不断划出一道道闪耀的光芒。但没人知道这一点,因为你是一个失语者。
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你无法说出你的感受,你无法让人们驻足听一听你的声音,人们似乎看不见你的存在,而你却不知道为什么。
相信这是当下很多人的感受。与人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归根结底是要彼此信任,相互交心,做到“真正在意对方,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这是《跟所有人都聊得来》一书的出发点。该书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基准,细致阐述其用人之道,着眼于提高沟通能力。美国人迈克·贝克特尔将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交流障碍归因于个性差异:外向的人善交际,内向的人爱自省云云。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蔡康永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好好说话,你才会过得好”。所谓“好好说话”,是要正视他人,把对方放在心上,简而言之,就是“讨人喜欢”。蔡康永作为一位资深主持人。“说话”是其终身志业,他所有成就皆仰赖于八面玲珑的处事之道。他自称他在意的不是“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由此得出结论:只有推倒阻隔思维的高墙,耐心倾听他人的想法,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影响他人和世界的机会。
“励志男神”的艾力26岁时就一说成名。不过,他的“说话之道”并不同于“以我心换彼心”的谈话技巧。比之逐条逐款地铺陈,他的理念极为简单,即“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精神”。好比“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同样的话说上千遍百遍,还怕什么交流障碍?因此,我们看《你一年的8760小时》,看到的是连篇累牍的正能量和苦行僧式的励志故事。
若是照着此类秘籍一路修炼下去,将来的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还是动辄鸡汤加身的温情主义者,或者是跻身世界500强的成功主义者?一切仍是个未知数。
三、无可奈何,在适应社会中“被失语”
作为“2014年度最佳图书”小说《无声告白》围绕一个华裔混血家庭的故事展开,只是为了展现出这样的“失语现象”。为了体现华人受到排挤的处境,就安排一个事业优秀却被种族限制而郁郁不得志的父亲;为了体现妇女受到束缚,就安排一个怀抱理想却被迫委身家庭的母亲。“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这对父母甚至将人际交往也变成了一门任务,送给莉迪亚《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希望她能尽快融入白人朋友圈,为了显得更像“自己人”。
于是顺理成章,失意的丈夫一定会出轨(对象还是给他归属感的华裔同事);哥哥总会保护妹妹,并且对妹妹的男友心怀敌意;妹妹也一定会在家庭和朋友间受到人际挫折时投入到一个“坏孩子”身旁(也就是典型的“负心男孩”模式),最后总是会被自己复杂的心绪纠结得产生脱身的想法,这一脱身,要么借助由某件事情获得“新生”,要么就是死亡。
国人好热闹,更讲究人脉。某种程度上,人脉是否兴盛,简直就是人生完满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这又是一个崇尚成功的国度。不信,只要打开电视,立马就被各式成功理念、完美人生的宣讲所淹没。要成功,首先要人脉。在成熟的商品社会里,这是唯一的成功模式。这样看来,现代人无疑是不成功的。
这是一个重视亲情的国度。中国社会作为一个人情社会,父母的爱往往变成过多干涉子女生活的暴力,孩子们也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痛苦地实现着他们寄予的期待,最后失去了真实的自己。伍绮诗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你的外表和周围的人非常不同,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体验。你会觉得自己很显眼,并且因此活得很累、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你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社群,但别人却不这么想的时候。”
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所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我想说的也是如此,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人的灵魂已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作为嘴巴的一大功能——说话,已经慢慢被主动或被动的“失语”状态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这就是中国式的“失语”时代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打下的烙印。
然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保留内心的一份真诚,让自己的灵魂赶上自己的脚步,亦或是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正如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所写:“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所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所以,慢慢来就是一辈子用心去发声。我们才不会“失语”。
——题记
失语现象,顾名思义是指失去了语言表达的意识。本文所言及的失语现象是学生被动式地被绑架了言语表达状态。在当下教育教学中,这种被失语现象可谓比比皆是,不禁令人痛心万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语”?是失语的时代,亦或是在迎合教师中“被失语”,还是失语者的弱势——无法言说,不可说?
一、虚假质疑,在迎合教师中“被失语”
孙双金在《公开课,到底为了谁?》一文中写到:“然而无情的现状是,这样看表象的教师占了一定的比例,有逐渐形成‘热闹的大多数’的趋势。一些教师就开始迎合他们,在外在形式花样上做表面文章,追求表演效果、现场效应,以赢得些喝彩和掌声为满足。对此现象,我深深地忧虑。”
公开课教学是很多青年教师模仿的示范课、样板课。作为听众的学习者,听到的是什么,收获了什么,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听课不是看课,听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精彩表演,更要关注学生的上课反应。结果往往是喧宾夺主,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公开教学学生第一,这是不容动摇的!不能因为换了一个大场子上课,下面坐着几千位教师,就变成了观众第一,学生第二了。教师迎合观众,学生迎合教师,教学就变成表演了。
公开课,你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学生,这是理直气壮的答案!有了这杆标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那些公开课: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而不再是仅仅关注:哪里教师课件画面美,哪里运用了好听的音乐和视频,哪里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哪个环节现场响起了掌声。教师们应多在学生思维语言发展上下功夫,少在展示自己才艺上做文章!少一些表演的成分,多一些教学的规律!
二、有中生无,在不被理解中“真失语”
对一个学生而言,当代社会最艰难的不是如何与人交流,而是如何让人倾听。
你站在这个世界里,你的思想在脑中不断划出一道道闪耀的光芒。但没人知道这一点,因为你是一个失语者。
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你无法说出你的感受,你无法让人们驻足听一听你的声音,人们似乎看不见你的存在,而你却不知道为什么。
相信这是当下很多人的感受。与人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归根结底是要彼此信任,相互交心,做到“真正在意对方,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这是《跟所有人都聊得来》一书的出发点。该书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基准,细致阐述其用人之道,着眼于提高沟通能力。美国人迈克·贝克特尔将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交流障碍归因于个性差异:外向的人善交际,内向的人爱自省云云。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蔡康永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好好说话,你才会过得好”。所谓“好好说话”,是要正视他人,把对方放在心上,简而言之,就是“讨人喜欢”。蔡康永作为一位资深主持人。“说话”是其终身志业,他所有成就皆仰赖于八面玲珑的处事之道。他自称他在意的不是“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由此得出结论:只有推倒阻隔思维的高墙,耐心倾听他人的想法,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影响他人和世界的机会。
“励志男神”的艾力26岁时就一说成名。不过,他的“说话之道”并不同于“以我心换彼心”的谈话技巧。比之逐条逐款地铺陈,他的理念极为简单,即“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精神”。好比“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同样的话说上千遍百遍,还怕什么交流障碍?因此,我们看《你一年的8760小时》,看到的是连篇累牍的正能量和苦行僧式的励志故事。
若是照着此类秘籍一路修炼下去,将来的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还是动辄鸡汤加身的温情主义者,或者是跻身世界500强的成功主义者?一切仍是个未知数。
三、无可奈何,在适应社会中“被失语”
作为“2014年度最佳图书”小说《无声告白》围绕一个华裔混血家庭的故事展开,只是为了展现出这样的“失语现象”。为了体现华人受到排挤的处境,就安排一个事业优秀却被种族限制而郁郁不得志的父亲;为了体现妇女受到束缚,就安排一个怀抱理想却被迫委身家庭的母亲。“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这对父母甚至将人际交往也变成了一门任务,送给莉迪亚《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希望她能尽快融入白人朋友圈,为了显得更像“自己人”。
于是顺理成章,失意的丈夫一定会出轨(对象还是给他归属感的华裔同事);哥哥总会保护妹妹,并且对妹妹的男友心怀敌意;妹妹也一定会在家庭和朋友间受到人际挫折时投入到一个“坏孩子”身旁(也就是典型的“负心男孩”模式),最后总是会被自己复杂的心绪纠结得产生脱身的想法,这一脱身,要么借助由某件事情获得“新生”,要么就是死亡。
国人好热闹,更讲究人脉。某种程度上,人脉是否兴盛,简直就是人生完满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这又是一个崇尚成功的国度。不信,只要打开电视,立马就被各式成功理念、完美人生的宣讲所淹没。要成功,首先要人脉。在成熟的商品社会里,这是唯一的成功模式。这样看来,现代人无疑是不成功的。
这是一个重视亲情的国度。中国社会作为一个人情社会,父母的爱往往变成过多干涉子女生活的暴力,孩子们也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痛苦地实现着他们寄予的期待,最后失去了真实的自己。伍绮诗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你的外表和周围的人非常不同,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体验。你会觉得自己很显眼,并且因此活得很累、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你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社群,但别人却不这么想的时候。”
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所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我想说的也是如此,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人的灵魂已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作为嘴巴的一大功能——说话,已经慢慢被主动或被动的“失语”状态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这就是中国式的“失语”时代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打下的烙印。
然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保留内心的一份真诚,让自己的灵魂赶上自己的脚步,亦或是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正如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所写:“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所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所以,慢慢来就是一辈子用心去发声。我们才不会“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