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不同城市、不同时期双重比较的视角,提出一种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新方法。以青岛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其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结果表明,与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处于中上等,且在2000-2012年呈显著的快速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采取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比较视角;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19-05
一、引言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1]。为转变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区域主义”(Regionalism)、“城市成长管理”(Urban Growth Management)、“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等理念,并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副总统Gore的推动下汇合成“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洪流[2]。在国内,自2002年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来,中国开始了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2012年,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中国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与路径。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单篇阐述,将其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3],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4]。
当前,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已取得不少重大突破,但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或不足:第一,内涵界定丰富多样[5],可从多维视角出发进行阐释和解读,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第二,评价指标参差不齐[6],缺乏权威、统一的依据,构建视角或标准不一,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性较差,不利于推广应用。第三,实证研究多是区域内部的[7]或静态的[8]研究,缺乏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的对比,同时基于横向与纵向双重比较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不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征。第四,对策或路径研究多以宏观理论探讨为主[9],针对具体区域开展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需要加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与路径研究的针对性。
青岛市是国家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10]。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6年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同年,山东省、青岛市也先后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自此,“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无疑将开启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在青岛市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研究以青岛市为典型案例区,以“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权威依据,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对比分析,在新时期下系统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和对策研究,及时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最新状态与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一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级规划体系和双重比较视角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能为促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为推进其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基于“国—省—市”三级规划的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之前缺乏权威、统一的依据,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理解各异,所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不一[11-13],因此有必要基于“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筛选可量化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有利于避免评价结果产生片面性和模糊性及全面、客观、直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通过深入解读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剖析和界定新时期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内涵,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框架确定为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大方面[14]。同时,考虑指标的可比性、可量性、可获性,构建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见表1)。
(二)基于“熵权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测度
1. 数据库建立。根据指标体系,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资料中采集青岛市2000—2012年面板数据,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2012年的指标数据,构建满足研究需要的基础数据库平台。
2. 标准化处理。由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指标单位、量纲和数量级不一致,因而对所有测度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分,以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差异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结果的影响。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既有正向指标又有负向指标,本研究采用min-max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指标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
3. 权重确定。目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等。其中,熵权法主要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相比之下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赋权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赋权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15]。因此,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4. 加权求和。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三)基于双重比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与低、上升与下降,可以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与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中加以判别。研究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特征,不能局限于青岛市单个城市的研究,而应选择一些对比城市作为参照,通过横向比较认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程度;不能局限于单个年份的静态研究,而应是多个年份的动态研究,通过纵向比较认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首先将青岛市与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及“以人为本”等各子目标的发展水平及排名情况;其次,对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对其总体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段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四)基于现状与趋势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分析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征,找出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追根溯源,揭示影响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促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特征
首先,青岛市及31个省会城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如表2所示。在这32个城市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次低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武汉、长沙、南京和成都,位于第10,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与排名第1、2的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仅为北京、上海新型城镇化水平的50%左右。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分别排名第13、第8、第7、第3和第14。具体而言,青岛市“以人为本”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北京的38.82%,“统筹城乡”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杭州的80.86%,“集约高效”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上海的58.80%,“生态文明”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广州的83.37%,“文化传承”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北京的33.41%。由此可见,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状态良好,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较为领先的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以人为本”“文化传承”方面还相对薄弱。
其次,中国大陆18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如表3所示。在这18个城市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次低于深圳、上海、广州、天津,位于第5,总体处于中上等。其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仅为首位城市深圳的53.69%。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分别排名第6、第6、第5、第3和第5。具体而言,青岛市“以人为本”“集约高效”“文化传承”水平依次约为单项首位城市上海的42.11%、58.80%和34.72%,“统筹城乡”“生态文明”水平依次约为单项首位城市深圳的48.23%和54.83%。由此可见,与其他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状态总体位于前列,各方面排名区间相对集中,但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
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4所示。
2000—2012年,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比2000年上升了112.75%。其中,青岛市2002—2003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速度最快,为15.60%;2001—200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速度最慢,为2.25%。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2000—2012年“以人为本”水平上升最快,“文化传承”水平上升最慢。其中,“以人为本”水平上升了276.62%,“统筹城乡”水平上升了108.13%,“集约高效”水平上升了115.48%,“生态文明”水平上升了84.04%,“文化传承”水平仅上升了35.00%。究其原因,一方面,2000—2010年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共同促进了“以人为本”水平的迅速提升;另一方面,青岛市虽然在科学技术支出、大学生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三方面增长显著,但在增加剧场影剧院数量、公共图书馆个数、小学和中学专任教师数方面进展不大,导致“文化传承”水平增长缓慢。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改进对策
21世纪以来,与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中上等,并呈良好的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文化传承”方面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新型城镇化水平领先城市之间的差距尤其显著。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为推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下:
第一,在“以人为本”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稳步改善和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青岛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X5)、“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X10)、“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X11)和“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X12)等指标较于对比城市均处于中下水平,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19、第25、第19和第22,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分别位于第10、第8、第8和第9。2014年,青岛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150万农业转移人口未能享受到与市民同等水平的医疗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因此,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稳健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适度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第二,在“统筹城乡”建设方面,要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和消费差异,实现城乡协同发展。青岛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X21)和“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差异”(X22)指标上数值偏大,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9和第10,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均位于第7。这两项指标均属于负向指标,即排名越靠前,新型城镇化水平越低。据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农业转移人口平均工资仅为城镇平均工资的60%,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所占比重高达68%;进入市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108.5万农村劳动力中,无职业技术等级的高达96.31%。因此,在青岛市“统筹城乡”建设方面,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向城镇聚集,通过建立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家庭收入,进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
第三,在“文化传承”建设方面,要增加公益性文化设施投入,完善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青岛市“公共图书馆数量”(X42)、“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X44)、“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49)和“每万人在校中等职业学生数”(X50)等指标水平相对较低,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18、第26、第29和第21,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分别位于第13、第8、第8和第6。因此,在青岛市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路径,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重点推动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要适度扩充教育资源尤其是中高等教育,缓解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总体教育水平偏低的问题,形成适应新型城镇化需求、各类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发展的教育体系。
第四,在“集约高效”建设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的轨道。相较于对比城市,青岛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27)指标水平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25)指标也处于中下水平。其中,青岛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27)指标水平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只比福州市高出4个百分点而位于倒数第二,仅达到该指标水平最高的北京市的一半左右。因此,要切实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的引领作用,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和转型。
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执法力度。总体而言,与31个省会城市和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均位于第3。然而,从具体指标来看,青岛市“工业废水排放量”(X33)总体上偏高,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位列第12。该指标属于负向指标,排名越靠前,越拉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因此,要着力加强青岛市工业废水排放方面的控制和监管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青岛市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参考文献]
Grimm N B, Faeth S H, Golubiewski N E, et 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 Science, 2008, 319(5864): 756-760.
李强,杨开忠.城市蔓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48-54.
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25-30.
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8-43.
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1-4.
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69-75.
辜胜阻,李洪斌,曹誉波.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城镇化新政[J].江海学刊,2014(1):79-85,238.
于博,刘新梅,郑响理.青岛市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49-153.
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37(7):23-27.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34(8):72-76.
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65-74.
杨洋,王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7):51-58.
侯国林,黄震方.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J].地理研究,2010,29(10):1802-1813..
[责任编辑 张桂霞]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比较视角;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19-05
一、引言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1]。为转变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区域主义”(Regionalism)、“城市成长管理”(Urban Growth Management)、“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等理念,并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副总统Gore的推动下汇合成“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洪流[2]。在国内,自2002年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来,中国开始了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2012年,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中国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与路径。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单篇阐述,将其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3],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4]。
当前,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已取得不少重大突破,但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或不足:第一,内涵界定丰富多样[5],可从多维视角出发进行阐释和解读,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第二,评价指标参差不齐[6],缺乏权威、统一的依据,构建视角或标准不一,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性较差,不利于推广应用。第三,实证研究多是区域内部的[7]或静态的[8]研究,缺乏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的对比,同时基于横向与纵向双重比较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不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征。第四,对策或路径研究多以宏观理论探讨为主[9],针对具体区域开展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需要加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与路径研究的针对性。
青岛市是国家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10]。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6年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同年,山东省、青岛市也先后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自此,“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无疑将开启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在青岛市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研究以青岛市为典型案例区,以“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权威依据,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对比分析,在新时期下系统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和对策研究,及时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最新状态与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一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级规划体系和双重比较视角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能为促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为推进其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基于“国—省—市”三级规划的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之前缺乏权威、统一的依据,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理解各异,所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不一[11-13],因此有必要基于“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构建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筛选可量化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有利于避免评价结果产生片面性和模糊性及全面、客观、直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通过深入解读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剖析和界定新时期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内涵,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框架确定为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大方面[14]。同时,考虑指标的可比性、可量性、可获性,构建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见表1)。
(二)基于“熵权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测度
1. 数据库建立。根据指标体系,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资料中采集青岛市2000—2012年面板数据,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2012年的指标数据,构建满足研究需要的基础数据库平台。
2. 标准化处理。由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指标单位、量纲和数量级不一致,因而对所有测度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分,以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差异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结果的影响。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既有正向指标又有负向指标,本研究采用min-max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指标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
3. 权重确定。目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等。其中,熵权法主要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相比之下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赋权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赋权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15]。因此,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4. 加权求和。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三)基于双重比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与低、上升与下降,可以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与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中加以判别。研究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特征,不能局限于青岛市单个城市的研究,而应选择一些对比城市作为参照,通过横向比较认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程度;不能局限于单个年份的静态研究,而应是多个年份的动态研究,通过纵向比较认识其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首先将青岛市与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及“以人为本”等各子目标的发展水平及排名情况;其次,对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对其总体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段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四)基于现状与趋势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分析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征,找出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追根溯源,揭示影响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促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特征
首先,青岛市及31个省会城市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如表2所示。在这32个城市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次低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武汉、长沙、南京和成都,位于第10,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与排名第1、2的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仅为北京、上海新型城镇化水平的50%左右。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分别排名第13、第8、第7、第3和第14。具体而言,青岛市“以人为本”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北京的38.82%,“统筹城乡”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杭州的80.86%,“集约高效”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上海的58.80%,“生态文明”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广州的83.37%,“文化传承”水平约为单项首位城市北京的33.41%。由此可见,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状态良好,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较为领先的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以人为本”“文化传承”方面还相对薄弱。
其次,中国大陆18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201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如表3所示。在这18个城市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次低于深圳、上海、广州、天津,位于第5,总体处于中上等。其中,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仅为首位城市深圳的53.69%。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分别排名第6、第6、第5、第3和第5。具体而言,青岛市“以人为本”“集约高效”“文化传承”水平依次约为单项首位城市上海的42.11%、58.80%和34.72%,“统筹城乡”“生态文明”水平依次约为单项首位城市深圳的48.23%和54.83%。由此可见,与其他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状态总体位于前列,各方面排名区间相对集中,但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
青岛市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4所示。
2000—2012年,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比2000年上升了112.75%。其中,青岛市2002—2003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速度最快,为15.60%;2001—200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上升速度最慢,为2.25%。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项目标层指标中,青岛市2000—2012年“以人为本”水平上升最快,“文化传承”水平上升最慢。其中,“以人为本”水平上升了276.62%,“统筹城乡”水平上升了108.13%,“集约高效”水平上升了115.48%,“生态文明”水平上升了84.04%,“文化传承”水平仅上升了35.00%。究其原因,一方面,2000—2010年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共同促进了“以人为本”水平的迅速提升;另一方面,青岛市虽然在科学技术支出、大学生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三方面增长显著,但在增加剧场影剧院数量、公共图书馆个数、小学和中学专任教师数方面进展不大,导致“文化传承”水平增长缓慢。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改进对策
21世纪以来,与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中上等,并呈良好的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和“文化传承”方面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新型城镇化水平领先城市之间的差距尤其显著。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为推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下:
第一,在“以人为本”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稳步改善和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青岛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X5)、“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X10)、“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X11)和“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X12)等指标较于对比城市均处于中下水平,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19、第25、第19和第22,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分别位于第10、第8、第8和第9。2014年,青岛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150万农业转移人口未能享受到与市民同等水平的医疗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因此,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稳健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适度增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第二,在“统筹城乡”建设方面,要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和消费差异,实现城乡协同发展。青岛市“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X21)和“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差异”(X22)指标上数值偏大,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9和第10,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均位于第7。这两项指标均属于负向指标,即排名越靠前,新型城镇化水平越低。据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农业转移人口平均工资仅为城镇平均工资的60%,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所占比重高达68%;进入市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108.5万农村劳动力中,无职业技术等级的高达96.31%。因此,在青岛市“统筹城乡”建设方面,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向城镇聚集,通过建立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家庭收入,进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
第三,在“文化传承”建设方面,要增加公益性文化设施投入,完善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青岛市“公共图书馆数量”(X42)、“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X44)、“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49)和“每万人在校中等职业学生数”(X50)等指标水平相对较低,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分别位于第18、第26、第29和第21,与17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相比分别位于第13、第8、第8和第6。因此,在青岛市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路径,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重点推动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要适度扩充教育资源尤其是中高等教育,缓解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总体教育水平偏低的问题,形成适应新型城镇化需求、各类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发展的教育体系。
第四,在“集约高效”建设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的轨道。相较于对比城市,青岛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27)指标水平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25)指标也处于中下水平。其中,青岛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27)指标水平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只比福州市高出4个百分点而位于倒数第二,仅达到该指标水平最高的北京市的一半左右。因此,要切实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的引领作用,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和转型。
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执法力度。总体而言,与31个省会城市和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均位于第3。然而,从具体指标来看,青岛市“工业废水排放量”(X33)总体上偏高,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位列第12。该指标属于负向指标,排名越靠前,越拉低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因此,要着力加强青岛市工业废水排放方面的控制和监管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青岛市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参考文献]
Grimm N B, Faeth S H, Golubiewski N E, et 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 Science, 2008, 319(5864): 756-760.
李强,杨开忠.城市蔓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48-54.
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25-30.
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8-43.
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1-4.
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69-75.
辜胜阻,李洪斌,曹誉波.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城镇化新政[J].江海学刊,2014(1):79-85,238.
于博,刘新梅,郑响理.青岛市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49-153.
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37(7):23-27.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34(8):72-76.
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65-74.
杨洋,王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7):51-58.
侯国林,黄震方.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J].地理研究,2010,29(10):1802-1813..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