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哮喘反复发作患儿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吸入性激素治疗)和对照组80例(传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82/88),对照组为80%(64/80),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哮喘反复发作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74-02
  喘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已成为十分普遍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对于儿童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哮喘发病机制复杂、患病时间长、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且因治疗费用消耗大,常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哮喘反复发作患儿168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168例,均为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反复发作患儿。其中男106例,女62例,年龄3~12岁,平均(5.9±2.1)岁。病程1~6年;其中轻度56例,中度98例,重度1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吸入性激素治疗)和对照组80例(传统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吸入性激素治疗方法:对患儿采取药物吸入治疗,主要运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剂量大小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而定,一般剂量在100~800 μg/d,2~3次/d,对年龄<6岁的患儿,其吸入方式主要选用活瓣的储雾罐辅助吸入,以及空气压缩泵加入雾化溶液吸入;年龄>6岁的患儿,在临床医生的引导、监护、观察下,可以合理、有效、熟练的运用压力定量气雾剂治疗。治疗效果评估:在患儿接受药物吸入治疗后的1个月内实施疗效评估,疗效主要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疗效判定标准。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82/88),对照组为80%(64/80),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哮喘在儿童阶段是一种多见的慢性疾病,其病发次数多、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威胁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若儿童时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则会引发成人哮喘。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哮喘形成、病发的重要因素,往往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病情程度。而吸入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则会导致气道的变应性炎性反应,这在临床医学上是支气管哮喘十分普遍的并发症状,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能使得“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互为因果关系。因儿童呼吸道结构复杂,其解剖具有特殊的特点,且生理上各项呼吸功能还处于完善阶段,呼吸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经常会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且病毒性感染率也在持续增加,其能够利用抗原抗体反应介导肥大细胞脱颗粒,最终导致儿童哮喘反复发作。
  医学资料分析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与哮喘病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连续,调查统计近85%的儿童哮喘是ARIs所致。该项数据提醒医生,在缓解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诱发因素尽早排除可有效防止儿童哮喘的反复发作率,效果十分显著。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该内容中将吸入皮质激素作为哮喘治疗的重点,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世界多个医疗协会的认可。临床疗效记录中表明,对患儿采取吸入性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因而,笔者倡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能力,储备足够的医学疾病知识,以保证患儿能尽早接受正确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治疗过程中需采取长期机制,对哮喘的诱发因素严格控制,做好科学的预防计划,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些都是坚持治愈哮喘的有效方式。临床医学中提到,儿童哮喘的气道除了病发时会出现显著的炎性反应外,到了缓解期或无喘息症状阶段,气道炎性反应依旧存在。此次研究中,正规治疗3例,持续时间1年,2例2年,期间停药后出现复发,因而治疗时需坚持长期原则,不得中断用药。而受到医学知识认识影响,很多人对吸入性激素不够了解,认为长时间运用该药会出现不良反应。本次治疗中,非吸入性激素组多数不愿接受此种治疗措施,吸入性激素治疗组近50%勉强接受治疗。医学专家则明确指出,吸入性激素局部用药可对病变部位针对性处理,效果显著、剂量教学、长期用药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本次使用持续1年的患者没有病发症状出现,说明了药物的安全可靠性。
  尽管激素对哮喘发作的控制效果显著,但也有少数患者疗效不够理想。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位患儿的治疗效果不一,在治疗时间加长的过程中依旧出现了异常症状。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体质下降、药物不合理、营养元素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患儿的身体机能难以有效控制,对治疗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次研究中,5例患儿在正规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依旧出现了复发情况,经研究得出是呼吸道感染、身体免疫力等原因造成的。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而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且需补充足够的需微量元素以增强免疫力,并配合中药调理。此次2例食欲差者,发生过敏、感冒、流汗等,配合健脾、补气等中药疗法效果显著,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参考文献
  [1]林荣军.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2):1007
  [2]盛晓明,沈晓明.锌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64
  [3]师冬琳,郝莉霞,卢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1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63-1165
  [4]陈艳萍,孟燕妮.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80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6):1901-19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治疗的17例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痊愈,1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无效转院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加强局部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体会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医学水平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很多疑难杂症都得到了很好地治疗。与此同时,各类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麻醉这一环节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麻醉在手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一个手术的成功与否,更是与病人的生命安全紧紧相连。但是,由于麻醉剂本身的毒性,麻醉操作的侵入性,手术中用量等操作不当,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从这点出发,根据平时的资料搜集和经验积累,本文对麻醉
期刊
摘要: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由于其创伤小、出血少、病人住院治疗期短,而得到了患者的认同,尤其以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常用。我院始建于1950年4月,“国家一级甲等”综合医院,位于四县交界的偏远山区,矿产资源丰富,饮用水钙含量超标,患胆囊结石疾病较多,为方便病人就医治疗,医院于2001年与成都363医院联合开展了“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特点及疗效。方法:我们随机选取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19~71岁,平均41岁;股骨骨折28例,其中新鲜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9例,股骨多段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重新固定1例;胫骨骨折42例,其中新鲜开放骨折8例,闭合骨折27例,胫骨多段骨折4例,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重新
期刊
摘要:肱骨外上踝炎又名网球肘,多因用力过度致劳损,肘关节外侧遭到强力损伤或受风寒。中医学认为是由于劳伤引起的筋脉气血壅滞不畅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踝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需反复作前臂运动,用力伸腕的成年人。采用小针刀加镇痛液治疗,针刀直达病灶,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加之镇痛液又有消炎消肿止痛,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了组织对炎症的吸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经外环入路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手术中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本院采用小切口经外环入路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6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观察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等手术状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手术疗效。结果:上述的62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好,治愈率为100%。患者切口短,术中出血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在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接受白内障手术的60例术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0.1%双氯芬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消炎,中医治疗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眼内炎、高眼压,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等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脑囊虫病患者采用吡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32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头颅CT等进行辅助检查确认患者的病情,且给予吡喹酮进行治疗,每日给患者口服吡喹酮25mg,连续服用一个疗程6d~10d,共3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治疗再进行下个疗程时需有2~3个月的时间间隔,治疗期间要随时对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本组脑囊虫病患者通过吡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人,女性22人;年龄在17-68岁,平均47.6岁;左侧27人,右侧23人;复杂性肾结石15人,肾癌9人,脓肾7人,肾盂癌6人,上尿路畸形4人,肾上腺肿瘤2人。连续硬膜外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90 侧卧位,沿十二肋骨中线作切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骨科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发展前景。方法:了解微创骨科的技术概念,应用现状及计算机的辅助,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评判。结果:微创骨科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危害,在创伤,脊柱,关节以及导航辅助等骨科领域应用广泛,但良好手术技能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却是微创手术的前提,一旦使用不当,危害极大。结论:微创骨科技术正朝着微创,微量,微观及无创的方向发展,其形势较为乐观。  关键词:微创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