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三语文复习的特殊性要求师生必须有效应对。采用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分组分类,自我重构语文知识结构和阅读与写作的技能,并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制作务实的写作检测和演练稿纸等方式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广泛参与、创造而带来的快乐中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快乐竞赛 重构 思维导图 检测 稿纸
高三语文复习是三年的最后冲刺,教师主讲是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单位时间内,我们固然可以提高知识、信息的传递量,但是却无法深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呢?关键点在于“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怕失去言语霸权,不怕浪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从而使他们在快乐中提高效率。
一、积极营造务实有趣的竞赛场景
人性定律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人具有排他性,总是构建自我中心的大厦,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遥遥领先于他人。高三学生同样具有这种强烈的意识。我们不妨适时设计恰当的竞赛形式,有趣地开展竞赛性复习活动,从而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词汇积累、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诗文名句的积累等,掌握这类知识技巧性不强,重在识记。枯燥的记忆自然事倍功半,而引用竞赛机制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这样引导。
(1)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持;(2)在课堂上迅速构建小组,分工负责;(3)分期分点展开竞赛;(4)由班委会设计奖励规则和形式;(5)明确竞赛内容。
即:竞赛一:听提示作抢答,即按照“目标+[语境(释义、场域)]”或“[目标]+语境(释义、场域)”设计多样有趣的题目。
竞赛二:围绕目标(重要而典型的词语、典故、诗句、故事等)即席发表演讲,当堂评分。
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当堂、分散、竞赛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记住了忽略的内容,强化了已经熟悉的,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快乐地享受着复习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真正的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自我的构建,而绝非来自于外界的强加。高三学生一方面需要对全部语文学习的知识、技能点进行一次相对比较彻底的梳理,一方面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短,二者形成的矛盾决定了复习必须有效。教师的讲解固然快速,但是学生的内化则相对滞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重构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对于所谓的“死知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分组梳理,比如重要作家及作品、重要而易错的词语、文体常识、经典写作素材等。
对于所谓的技能,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归纳,比如文学作品(散文、小说)或者是议论文、记叙文阅读的考点,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分类,根据历年多地的高考试卷进行归纳分类,提炼出常考题型,分析其答案,提炼出应答策略。
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真正发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才会得到增强。
三、引入实用的教学工具
1.编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网络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本质是思维的清晰化,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清晰度。由于思维导图具有科学与艺术、抽象和形象、概括与具体等较好地融为一体的特点,所以,学生绘制的体验就是个人彰显创造力、梳理和记忆知识、培养兴趣、活得快乐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高。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它从一个中心点开始,使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这样整合起来可构成无穷无尽的分支。”[2]高三学生面对的庞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全可以编制成一幅幅的图文并茂、直观易记的导图,将复习内容条理化、简洁化。
2.设计新型稿纸。作文复习不仅要在技巧上着眼,而且还应该在实战能力上发力。在短暂的语文高考时间内,提高学生布局答题时间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技术性失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运笔等一系列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长短分布,必须通过多次试验才能得出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况且,不同学生个体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指导学生切实进行临场写作演练必须科学有效。如果我们能够将写作的一般过程、评分标准等融进作文稿纸,包含写作所需要的素材和技巧,甚至首尾也都以关键词的形式提点出来,标清楚写作提纲、字数、时间等,创制出一个合适的写作演练工具,那么,学生就找到了写作路经,便于掌控考场写作的轻重缓急,轻松愉快地进行自我检测了。
当然,可用的复习方法不止以上几种,只要符合科学、有效而有趣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尝试。
【参考文献】
【1】林秋芸.高三语文课堂的“留白”【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08)
【2】王香.思维导图导思维【J】.湖北教育,2014(04)
高三语文复习的特殊性要求师生必须有效应对。采用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分组分类,自我重构语文知识结构和阅读与写作的技能,并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制作务实的写作检测和演练稿纸等方式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广泛参与、创造而带来的快乐中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快乐竞赛 重构 思维导图 检测 稿纸
高三语文复习是三年的最后冲刺,教师主讲是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单位时间内,我们固然可以提高知识、信息的传递量,但是却无法深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呢?关键点在于“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怕失去言语霸权,不怕浪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从而使他们在快乐中提高效率。
一、积极营造务实有趣的竞赛场景
人性定律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人具有排他性,总是构建自我中心的大厦,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遥遥领先于他人。高三学生同样具有这种强烈的意识。我们不妨适时设计恰当的竞赛形式,有趣地开展竞赛性复习活动,从而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词汇积累、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诗文名句的积累等,掌握这类知识技巧性不强,重在识记。枯燥的记忆自然事倍功半,而引用竞赛机制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这样引导。
(1)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持;(2)在课堂上迅速构建小组,分工负责;(3)分期分点展开竞赛;(4)由班委会设计奖励规则和形式;(5)明确竞赛内容。
即:竞赛一:听提示作抢答,即按照“目标+[语境(释义、场域)]”或“[目标]+语境(释义、场域)”设计多样有趣的题目。
竞赛二:围绕目标(重要而典型的词语、典故、诗句、故事等)即席发表演讲,当堂评分。
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当堂、分散、竞赛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记住了忽略的内容,强化了已经熟悉的,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快乐地享受着复习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真正的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自我的构建,而绝非来自于外界的强加。高三学生一方面需要对全部语文学习的知识、技能点进行一次相对比较彻底的梳理,一方面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短,二者形成的矛盾决定了复习必须有效。教师的讲解固然快速,但是学生的内化则相对滞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重构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对于所谓的“死知识”,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分组梳理,比如重要作家及作品、重要而易错的词语、文体常识、经典写作素材等。
对于所谓的技能,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归纳,比如文学作品(散文、小说)或者是议论文、记叙文阅读的考点,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分类,根据历年多地的高考试卷进行归纳分类,提炼出常考题型,分析其答案,提炼出应答策略。
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真正发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才会得到增强。
三、引入实用的教学工具
1.编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网络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本质是思维的清晰化,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清晰度。由于思维导图具有科学与艺术、抽象和形象、概括与具体等较好地融为一体的特点,所以,学生绘制的体验就是个人彰显创造力、梳理和记忆知识、培养兴趣、活得快乐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高。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它从一个中心点开始,使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这样整合起来可构成无穷无尽的分支。”[2]高三学生面对的庞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全可以编制成一幅幅的图文并茂、直观易记的导图,将复习内容条理化、简洁化。
2.设计新型稿纸。作文复习不仅要在技巧上着眼,而且还应该在实战能力上发力。在短暂的语文高考时间内,提高学生布局答题时间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技术性失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运笔等一系列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长短分布,必须通过多次试验才能得出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况且,不同学生个体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指导学生切实进行临场写作演练必须科学有效。如果我们能够将写作的一般过程、评分标准等融进作文稿纸,包含写作所需要的素材和技巧,甚至首尾也都以关键词的形式提点出来,标清楚写作提纲、字数、时间等,创制出一个合适的写作演练工具,那么,学生就找到了写作路经,便于掌控考场写作的轻重缓急,轻松愉快地进行自我检测了。
当然,可用的复习方法不止以上几种,只要符合科学、有效而有趣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尝试。
【参考文献】
【1】林秋芸.高三语文课堂的“留白”【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08)
【2】王香.思维导图导思维【J】.湖北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