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房颤对高血压病左室构型的影响以及慢性心衰并房颤的预后。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房颤组以及窦律组,房颤组52例、窦律组48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无房颤组和合并房颤组,无房颤组63例,合并房颤组37例,观察高血压患者各项超声指标,慢性心衰患者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结果:房颤组的LVM、IVST、LVPWT、LVEDV指标和窦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慢性心衰无房颤组生存率为95.3%,合并房颤组生存率为67.57%;无房颤组一年内再次入院治疗率为33%,房颤组为62.16%。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房颤症状的患者左室构型会有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左室重构程度会呈增加趋势不断发展;慢性心衰伴有房颤的患者有较高死亡率,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关键词】房颤;高血压病;左室构型;慢性心衰;预后分析
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房颤组以及窦律组。其中房颤组5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8例。(2)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房颤患者63例,合并房颤患者37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高血压病 患者入院24h内观察患者临床病症,比如高血压疾病常见的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等,经确认后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并指导患者服药治疗。诊断患者病情的方式包括测量血压、听诊确诊,根据听、触碰等方式对患者心脏情况初步判定,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包括选取病例之后在患者病床旁指导患者平卧进行心电图检查;实施超声心电图检查,观察窦律组以及房颤组患者的心脏节律,将检测的信息传入到数字超声工作站中并储存,对患者心率、血压进行脱机分析。(2)慢性心衰 所有患者均使用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进行观察,推算每一位慢性心衰患者心电参数。
1.3观察指标[1] (1)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分析患者的左室重量(LVM)、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DV)。(2)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一年内的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病两组患者部分超声参数对比 高血压病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影像资料检查后,我们对患者的部分超声参数进行了观察。观察后发现,房颤组与窦律组有明显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2.2慢性心衰两组患者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对比 我们对慢性心衰的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经观察后发现,无房颤组的63例患者死亡3例(4.7%),生存率为95.3%;合并房颤的37例患者死亡12例(32.43%),生存率为67.57%。无房颤组患者一年内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有21例(33%),房颤组23例(62.16%)。
3讨论
人体心脏长期超负荷运动以及神经激素出现变化都会使左室构型出现重构现象,包括形态结构、容积结构以及质量结构等,左室构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发展高血压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衰、猝死、心律失常等疾病。
研究发现,致使房颤发生的因素较多,所以导致心房压力不断增加,最终使心房肌增生、心房扩张、纤维化以及缺血等因素等在临床治疗中均属于房颤发生的病因[2]。高血压房颤的发病机制为高血压导致左室肥厚之后使患者左房压力负荷不断增加,使左房扩大。
本次研究联合多方面研究发现,慢性心衰常见并发症状为房颤,其发病率在35%以上[3]。经过临床实验之后发现慢性心衰与房颤联系密切,心衰可引发房颤,房颤也可以引起心衰,两种病情相互循环使患者病情加重,同时心衰、房颤共同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研究发现,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大部分合并有高血压。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房颤症状的患者左室构型会有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左室重构程度会呈增加趋势不断发展;慢性心衰伴有房颤的患者有较高死亡率,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李鑫,蔡久英,占育飞等.高血压病不同左室构型患者血清hs-CRP、ADMA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48):14-16.
[2]靳鹏,郑慧,靳松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与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3):290-294.
[3]周万兴,张卫,郑亚丽等.左室整体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局部心功能改变及对左房构型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8):986-989.
【摘要】目的:探讨房颤对高血压病左室构型的影响以及慢性心衰并房颤的预后。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房颤组以及窦律组,房颤组52例、窦律组48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无房颤组和合并房颤组,无房颤组63例,合并房颤组37例,观察高血压患者各项超声指标,慢性心衰患者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结果:房颤组的LVM、IVST、LVPWT、LVEDV指标和窦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慢性心衰无房颤组生存率为95.3%,合并房颤组生存率为67.57%;无房颤组一年内再次入院治疗率为33%,房颤组为62.16%。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房颤症状的患者左室构型会有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左室重构程度会呈增加趋势不断发展;慢性心衰伴有房颤的患者有较高死亡率,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关键词】房颤;高血压病;左室构型;慢性心衰;预后分析
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房颤组以及窦律组。其中房颤组5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8例。(2)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房颤患者63例,合并房颤患者37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高血压病 患者入院24h内观察患者临床病症,比如高血压疾病常见的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等,经确认后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并指导患者服药治疗。诊断患者病情的方式包括测量血压、听诊确诊,根据听、触碰等方式对患者心脏情况初步判定,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包括选取病例之后在患者病床旁指导患者平卧进行心电图检查;实施超声心电图检查,观察窦律组以及房颤组患者的心脏节律,将检测的信息传入到数字超声工作站中并储存,对患者心率、血压进行脱机分析。(2)慢性心衰 所有患者均使用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进行观察,推算每一位慢性心衰患者心电参数。
1.3观察指标[1] (1)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分析患者的左室重量(LVM)、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DV)。(2)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一年内的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病两组患者部分超声参数对比 高血压病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影像资料检查后,我们对患者的部分超声参数进行了观察。观察后发现,房颤组与窦律组有明显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
2.2慢性心衰两组患者生存率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率对比 我们对慢性心衰的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经观察后发现,无房颤组的63例患者死亡3例(4.7%),生存率为95.3%;合并房颤的37例患者死亡12例(32.43%),生存率为67.57%。无房颤组患者一年内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有21例(33%),房颤组23例(62.16%)。
3讨论
人体心脏长期超负荷运动以及神经激素出现变化都会使左室构型出现重构现象,包括形态结构、容积结构以及质量结构等,左室构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病情发展高血压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衰、猝死、心律失常等疾病。
研究发现,致使房颤发生的因素较多,所以导致心房压力不断增加,最终使心房肌增生、心房扩张、纤维化以及缺血等因素等在临床治疗中均属于房颤发生的病因[2]。高血压房颤的发病机制为高血压导致左室肥厚之后使患者左房压力负荷不断增加,使左房扩大。
本次研究联合多方面研究发现,慢性心衰常见并发症状为房颤,其发病率在35%以上[3]。经过临床实验之后发现慢性心衰与房颤联系密切,心衰可引发房颤,房颤也可以引起心衰,两种病情相互循环使患者病情加重,同时心衰、房颤共同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研究发现,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大部分合并有高血压。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伴有房颤症状的患者左室构型会有明显变化,随着病情发展,左室重构程度会呈增加趋势不断发展;慢性心衰伴有房颤的患者有较高死亡率,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李鑫,蔡久英,占育飞等.高血压病不同左室构型患者血清hs-CRP、ADMA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48):14-16.
[2]靳鹏,郑慧,靳松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与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3):290-294.
[3]周万兴,张卫,郑亚丽等.左室整体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局部心功能改变及对左房构型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8):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