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教育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普通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其任务具有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性。所以,高中教育必须向全体学生,为学生今后各方面的需要打好基矗化学学科同样担负着这一任务。为圆满完成这一 任务,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尤其要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不仅是其他学科的教育任务,也是化学学科的任务。
  所以,作为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素质教育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自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次,作为一 名教师,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着想,自觉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升学率高一点、考分高一点而沾沾自喜。
  再次,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备课、上课、实验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要认真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教学的三大任务,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掘化学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和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促进他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同时,还应在日常的教学中,细水长流式地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此外,还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变“高分低能”为“高分高能”。
  二、高考和会考的关系。
  高中化学学科涉及高考和会考两次统考,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对此都十分重视。作为教师来说,当然也不会等闲视之。会考与高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会考是普及性的水平考试。会考合格,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通过,并可毕业。高考则是选拔性的考试,高考成绩合格者就可升入高一 级学校。会考与高考又有联系,会考是高考的基础,高考只可带动、推进会考。
  作为教师来说,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所偏废。否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高考成绩的好坏,对教师个人声誉和切身利益关系极大,在现实工作中,有少数教师往往出现重视高考,忽视会考的倾向,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也是应加以纠正的。
  高中化学教师,既要注意提高全体学中的化学素质,又要重点培养一批有志于化学专业的人才。在这样双重任务的要求下,对于大部分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掌握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使之能够顺利地通过会考:对于一小部分将来想从事化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让他们掌握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化学知识外,还应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以及娴熟的化学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知识和技能上同步提高,做到融会贯通。至于那些极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教师更应该耐心帮助他们补缺补差,使之能顺利通过会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习化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化学教师才能够在潜心研究和把握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使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化学素质成为可能。
  三、化学竞赛与大面积提高的关系
  区、市级的各年级化学竞赛每年都有,它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化学尖子,并为参加更高一级的竞赛输送优秀的选手。虽说能够入围的学生是很少,但是作为教师则应看到它的重要作用。一是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使学生适应今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能在竞争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被淘汰,就必须尽早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化学竞赛中强手如林,要想在竞赛中出成绩,得名次,积极进娶顽强拼搏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每一次竞赛都给每一 位参赛者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为那些对化学有很高热情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作为化学教师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去参加竞赛,去拼去争,争取成为胜利者。而竞赛从表面看来,似乎与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毫无关系,因为竞赛毕竟是少数学生的事。但实际上,由于要对参赛选手作高质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会在培训学生的过程小得到提高。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显得更得心应手,教学手段就会越加多样有效,对于教学大纲的把握也会更加牢固。
  此外,由于各个教学班中都分散有一些竞赛选手,这些学生在班组的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就如催化剂,他们可以做教师的小帮手,做同学的小教师,为其他同学自觉主动地学习化学起到“带头羊”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隐性作用,无一不使全班同学的化学素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逐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同一主题建构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由于群文阅读文本的增加,如教师在课前设计不当,课堂上落实不够,课后缺乏有效的反馈,必然会导致群文阅读教学量足而质不优。下面就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量足质优”谈谈个人看法。  什么是群文阅读教
期刊
建国之初,中国就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再有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都把“德育”就放在了首位。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阐述“教育中国梦”时讲到:“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
期刊
在递推数列中,经常提到“不动点法”求数列的通项。我翻阅了几本竞赛书籍(高中教材中没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只给出了结论,而且数列类型总结也不完整。如果我们只讲结论,不讲过程。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记忆负担(有些结论很难记),若学生记不住公式就做不起题。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讲述整个过程,特别是思维的来源。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在做题的时候,可把证明过程融入到解题过程中去,则降低了记忆公式的负担,提高解题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人文素质的培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积极的状态。那么,如何创设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中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日益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当今高中政治课堂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低的成因,积极探讨提升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上的探究、实用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堂 探究能力 实用能力  引言  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问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整个教室往往鸦雀无声、无人应答,没有人敢站出来大胆质疑。主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的演唱不仅仅只有内在的声音技术,更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演唱者想要在舞台上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就需要充分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挖掘蕴藏于其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做到声音技术和情感表现的完美融合。本文在论述流行演唱中情感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和情感把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应体现在对作品基调风格的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对歌曲艺术处理的不同等方
期刊
【摘要】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和吐字一些小技巧,这门歌唱艺术,它要求演唱者必须掌握过硬的歌唱技能,在保留风格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发声训练;借鉴美声唱法有关理论和方法,改进原有声音,使其更加合理化,下面我简单对民族唱法做个简单的介
期刊
【摘要】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要让学生走向生活本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关键词】灵性;个性写作;源泉  个性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而一个人的习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生活体验、情感、性格、思想、思维、
期刊
【摘要】围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意义及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不论是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还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及教学培养目标,均体现了以企业为根本的一种教学理念。  【关键词】一体化 教学 探索  无论学生是在“订单式”培养,还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生产需求“零接轨”,这些无不是以企业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即以企业为根开发出“任务驱动型模式、项目引领型模式”的不同地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
期刊
拼音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初阶段,更是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那么,如何让听力障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  一、优化教材,挖掘和运用课程资源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健听的孩子都有难度,而对和田地区听力障碍儿童民族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有听力障碍,他们的口语的发展和形成较困难、缓慢,大部分学生的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