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墨画因其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画,快速成型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它采用毛笔、水、色、墨等工具进行作画,大小、幹湿、浓淡、粗细在小画家手中挥洒自如,在形与无形,似与相似之间,感受着笔的韵律、墨的趣味、色的和谐。
与传统的水墨画教学相比,在幼儿间进行水墨画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材料的提供、选材的取舍以及技法的掌握,特别是如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方面,不象油画棒、水彩笔那样得心应手,执笔画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教学中能吸引孩子的兴趣,用孩子们的稚趣来表现水墨画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历经“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阶梯模式,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逐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意识和兴趣。
笔情墨趣添意韵。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丰富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要使所选用的材料在水墨画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功效,需掌握好材料运用的度,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幼儿的创作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笔头生花。多样的的材料有着各自的特征和性能,要完全发挥它们的美术功效,在一次操作中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有梯度地逐层开展活动。毛笔虽然是孩子们生活中难遇见的,接触的机会甚少,与材料的陌生感让孩子们与毛笔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为了打消孩子们的念头,我们从“毛笔的故事”开始,让孩子们了解笔的特征以及方法,让孩子们从心里接纳毛笔,喜欢毛笔,并愿意拿一拿这只马良口中的神笔。毛笔以其时而大小、时而粗细的变化让孩子大开眼界,它粗笔可细用、细笔可粗用,几笔便可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来。幼儿领略到毛笔的神奇,一下就提高了学水墨画的积极性及兴趣。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各种不同大小的笔用同样的力度作画出现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又让幼儿了解用同一支笔不同的力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等等。幼儿通过这些多次的对比尝试中感受了活动的乐趣,感知了在绘画活动中何时需要用大笔,何时需要用小笔等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笔墨横姿。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属性特征完美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世界,这对幼儿是一种美的启迪。在《黑白灰点点点》活动中,为孩子们准备了水和墨,开始时老师请幼儿分别用水、墨任意画画,感受黑白之间的对比差异,同时再将墨与水进行融合,调出淡墨,再次作画,从而发现了浓淡层次之别。接着老师又让孩子将三种色一并在宣纸上作画,在操作中,感受到了色当墨用、墨色互补、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对景作画将人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水墨画通过在山水、人物、禽兽、花鸟等作画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更多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水墨画内容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孩子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感兴趣的物体作为内容,如《美味的蔬果》、《可爱的动物》、《四季的花木》等等,这些物体存在于自然中,成为自然中的一景,让孩子们带着欣赏景物的心情去创作。绘画过程中尽量用直观形象化语言讲述,让孩子容易接受,更多地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更鲜活地体现作品。
良时美景时。含苞待放的荷花、盘中的樱桃、池塘中的青蛙等等都是孩子眼里的景中物。选择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熟悉而喜欢的事物作为水墨画的内容,让孩子们借助美好的事物展开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嬉戏的小金鱼》的活动中,首先欣赏了游动中的小金鱼的动态特征,再讨论怎样用水墨来表现圆鼓鼓的身体、飘逸的尾巴、层层的鱼鳞等,这时的孩子是积极地,有的说:我要画会转弯的金鱼,有的说,我要画碰头的金鱼,还有的说,我要把金鱼奶奶都找来,大家一起做游戏……此情此景,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浓墨重彩处。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水墨画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会遇到技法上、布局上、创意上的困难时,要把它作为帮助孩子们提高的一个契机,适当地运用提问、局部的示范、语言指导等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在《江南水乡》活动中,我建议孩子用“毛笔站一站,走直线”的中锋方法,让孩子勾出了船舷;“毛笔躺一躺,拖一拖,”的侧锋方法画出连绵的岸堤;在画《荷叶》的活动中,如果墨色太重可以适当加些清水染开重色,如果墨色太淡,可以蘸浓墨勾勒叶脉打破淡色。一个个小锦囊,一个个小妙计,是老师的独具匠心,可见浓墨重彩处,精彩飞扬时。
墨彩飞扬抒真情
每每欣赏水墨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笔饱墨酣之中体现的是一种特有的神韵和意味。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总能给人带来一种心灵的愉悦。
话长说短。在活动中,总有一些特别之处需要老师去引导、去关注,对于每一次在绘画中迸发出的创新火花,总是小心呵护,积极引导,帮助每一位幼儿演绎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美。在活动中,讲评幼儿的作品时,引导他们比较各自的画面,看看哪一幅画的内容主体突出,有前有后,安排得合理。使他们的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孩子们对于构图规律的理解和表现总不能十全十美,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更多地告知他们,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表现主体,这样孩子们的作品就会表现得更灵活,更有创造性。
精彩纷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开辟的特色墙就是让孩子们的作品得以展现。现在许多小朋友都觉得能让自己的作品“上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上墙的同时还暗藏着一些墙头语呢!“我的画在最上面,看我的淡墨深墨手拉手呢,”“我画的青蛙最独特,老师还配了古诗呢”
水墨画表现的特性符合儿童的天性,学习水墨画有利于促进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水墨画教学是一种是一个感受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唯有我们凭借审美的眼光、提携趣味的内容、把握评价的尺度,不断引领着孩子们一路水墨欢歌到底。
与传统的水墨画教学相比,在幼儿间进行水墨画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材料的提供、选材的取舍以及技法的掌握,特别是如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方面,不象油画棒、水彩笔那样得心应手,执笔画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教学中能吸引孩子的兴趣,用孩子们的稚趣来表现水墨画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历经“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阶梯模式,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逐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意识和兴趣。
笔情墨趣添意韵。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丰富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要使所选用的材料在水墨画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功效,需掌握好材料运用的度,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幼儿的创作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笔头生花。多样的的材料有着各自的特征和性能,要完全发挥它们的美术功效,在一次操作中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有梯度地逐层开展活动。毛笔虽然是孩子们生活中难遇见的,接触的机会甚少,与材料的陌生感让孩子们与毛笔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为了打消孩子们的念头,我们从“毛笔的故事”开始,让孩子们了解笔的特征以及方法,让孩子们从心里接纳毛笔,喜欢毛笔,并愿意拿一拿这只马良口中的神笔。毛笔以其时而大小、时而粗细的变化让孩子大开眼界,它粗笔可细用、细笔可粗用,几笔便可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来。幼儿领略到毛笔的神奇,一下就提高了学水墨画的积极性及兴趣。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各种不同大小的笔用同样的力度作画出现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又让幼儿了解用同一支笔不同的力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等等。幼儿通过这些多次的对比尝试中感受了活动的乐趣,感知了在绘画活动中何时需要用大笔,何时需要用小笔等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笔墨横姿。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属性特征完美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世界,这对幼儿是一种美的启迪。在《黑白灰点点点》活动中,为孩子们准备了水和墨,开始时老师请幼儿分别用水、墨任意画画,感受黑白之间的对比差异,同时再将墨与水进行融合,调出淡墨,再次作画,从而发现了浓淡层次之别。接着老师又让孩子将三种色一并在宣纸上作画,在操作中,感受到了色当墨用、墨色互补、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对景作画将人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水墨画通过在山水、人物、禽兽、花鸟等作画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更多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水墨画内容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孩子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感兴趣的物体作为内容,如《美味的蔬果》、《可爱的动物》、《四季的花木》等等,这些物体存在于自然中,成为自然中的一景,让孩子们带着欣赏景物的心情去创作。绘画过程中尽量用直观形象化语言讲述,让孩子容易接受,更多地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更鲜活地体现作品。
良时美景时。含苞待放的荷花、盘中的樱桃、池塘中的青蛙等等都是孩子眼里的景中物。选择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熟悉而喜欢的事物作为水墨画的内容,让孩子们借助美好的事物展开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嬉戏的小金鱼》的活动中,首先欣赏了游动中的小金鱼的动态特征,再讨论怎样用水墨来表现圆鼓鼓的身体、飘逸的尾巴、层层的鱼鳞等,这时的孩子是积极地,有的说:我要画会转弯的金鱼,有的说,我要画碰头的金鱼,还有的说,我要把金鱼奶奶都找来,大家一起做游戏……此情此景,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浓墨重彩处。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水墨画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会遇到技法上、布局上、创意上的困难时,要把它作为帮助孩子们提高的一个契机,适当地运用提问、局部的示范、语言指导等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在《江南水乡》活动中,我建议孩子用“毛笔站一站,走直线”的中锋方法,让孩子勾出了船舷;“毛笔躺一躺,拖一拖,”的侧锋方法画出连绵的岸堤;在画《荷叶》的活动中,如果墨色太重可以适当加些清水染开重色,如果墨色太淡,可以蘸浓墨勾勒叶脉打破淡色。一个个小锦囊,一个个小妙计,是老师的独具匠心,可见浓墨重彩处,精彩飞扬时。
墨彩飞扬抒真情
每每欣赏水墨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笔饱墨酣之中体现的是一种特有的神韵和意味。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总能给人带来一种心灵的愉悦。
话长说短。在活动中,总有一些特别之处需要老师去引导、去关注,对于每一次在绘画中迸发出的创新火花,总是小心呵护,积极引导,帮助每一位幼儿演绎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美。在活动中,讲评幼儿的作品时,引导他们比较各自的画面,看看哪一幅画的内容主体突出,有前有后,安排得合理。使他们的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孩子们对于构图规律的理解和表现总不能十全十美,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更多地告知他们,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表现主体,这样孩子们的作品就会表现得更灵活,更有创造性。
精彩纷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开辟的特色墙就是让孩子们的作品得以展现。现在许多小朋友都觉得能让自己的作品“上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上墙的同时还暗藏着一些墙头语呢!“我的画在最上面,看我的淡墨深墨手拉手呢,”“我画的青蛙最独特,老师还配了古诗呢”
水墨画表现的特性符合儿童的天性,学习水墨画有利于促进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水墨画教学是一种是一个感受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唯有我们凭借审美的眼光、提携趣味的内容、把握评价的尺度,不断引领着孩子们一路水墨欢歌到底。